《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进阶练习(一)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81572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0.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进阶练习(一)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进阶练习(一)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进阶练习(一)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进阶练习(一)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进阶练习(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进阶练习(一)(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进阶练习一、选择题1.一个阻值为10的电阻,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0.5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阻两端的电压是10VB该电阻20s内的发热量为50JC该电阻1s内的发热量为5JD该电阻发热功率为50W2.有两根阻值分别为R1、R2的电阻丝,分别采用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法接在同一电源上后,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最大的是()A BC D3.电阻R和电动机M串联,电阻R与电动机线圈的电阻相等,当开关闭合,电动机正常工作,设电阻R与电动机两端的电功率分别是P1和P2,经过时间t电流产生的热量分别是Q1和Q2,则有()A.P1P2 BP1=P2 CQ1Q2 DQ1=Q2二、非选择题

2、4.基本导体的电阻是6,当3A的电流通过时,1分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5.一台电动机,额定电压是100V,电阻是1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为5A,求电动机因发热损失的功率。参考答案1.【分析】已知电阻的阻值和流过的电流,为纯电阻电路,即可求得流过的电荷量和产生的内能及热功率【解答】解:A、由欧姆定律可得该电阻两端的电压:U=IR=0.510=5 V故A错误;B、由焦耳定律:Q=I2Rt=0.521020=50J故B正确;C、D、该电阻发热功率为:P=I2R=0.5210=2.5W,所以该电阻1s内的发热量为2.5J故C错误,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纯电阻电路中热功和热功率的计算,将相关的数

3、据代入公式即可,基础题目2.【分析】因为题中已知电源电压相同,通电时间也相同,所以要比较四个电路产生的热量关系,我们应采用公式t去进行分析由此公式可知,在电压和通电时间都相同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成反比,所以只要分析出四个电路的电阻关系就可以知道它们谁产生的热量最大电阻的串联: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电阻的并联: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解答】解:因为串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并联后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所以在四个电路中,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最小根据公式t可知,当电源电压和通电时间都相同时,电阻小的产生的热量多因为并联电路的总电

4、阻最小,所以并联电路产生的热量最大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需要用公式进行分析,而用哪个公式去分析这值得注意:我们一定要根据题中的条件即等量关系去选择公式,不要一味的只用课本上的公式,有时它的变形式会让我们的分析、解答变得非常简单本题同时也考查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是一道比较好的综合题3.【分析】开关接通后,电动机正常工作,其电路非纯电阻电路,电动机两端的电压大于线圈电阻与电流的乘积而电阻R是纯电阻,其两端电压等于电阻与电流的乘积,再依据功率表达式,即可求解功率的关系,再根据焦耳定律研究热量关系【解答】解:AB、设开关接通后,电路中电流为I对于电阻R,由欧姆定律得U1=IR对于电动机,U2IR,则

5、U1U2 根据功率表达式P=UI;可知,P1P2,故AB错误;CD、根据焦耳定律得 Q1=I2Rt,Q2=I2Rt,则Q1=Q2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把握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区别的能力,抓住欧姆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不适用于非纯电阻电路,而焦耳定律对两种电路均适用4.【分析】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大小和通电时间均有关,其计算公式为:Q=I2Rt【解答】解:某导体的电阻R=6,通过的电流I=3A,通电时间t=60s,产生的热量是:Q=I2Rt=(3A)2660s=3240J答:l分钟产生的热量是3240J【点评】本题的意图是考查利用焦耳定律计算电流产生热量多少的能力,只要将相关的数据代入公式即可基础题目5.【分析】根据焦耳定律,发热功率P热=I2r,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发热电阻是电动机内阻产生的焦耳热,根据焦耳定律得到:P热=I2r=(5A)21=25W答:电动机因发热损失的功率25W【点评】本题关键要明确电功率表达式P=UI和发热功率表达式P热=I2r的适用范围,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