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管理制度(同名14315)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976579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门诊管理制度(同名14315)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门诊管理制度(同名14315)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门诊管理制度(同名14315)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门诊管理制度(同名14315)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门诊管理制度(同名14315)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门诊管理制度(同名1431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门诊管理制度(同名14315)(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门诊工作制度一、各科主任应加强对本科门诊的业务技术领导。各科确定一名主治医师以上业务人员协助科主任负责本科的门诊工作。 二、派有经验的医师和护士担任门诊工作,要求门诊医师相对固定,护士长期固定。 三、门诊医师应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严守工作岗位。停诊、调换时,应及时通知门诊部。实行病房医师兼管门诊的科室必须明确要求,安排好人力。专家门诊人员固定出诊时间,并由门诊部制表公布。 四、门诊各科应根据本专业特点制定各种治疗常规、操作规程以及岗位责任制。 门诊工作人员对病人应关心体贴,态度和蔼,有礼貌,有耐心地解答问题,尽量简化手续,有序安排患者就诊。 六、门诊医师应认真诊查病人,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

2、疗、合理用药,尽量减轻病人的负担。规范书写处方、门诊病历、申请单;医技科室所做各种检查结果,必须做到准确、及时。 七、科主任、主任医师应定期出门诊解决疑难病例。对疑难病症两次复诊仍不能确诊者,暜诊医师应及时请上级医师诊视,三次未确诊者应报请门诊部组织会诊。 八、对基层或外地转诊病人,要认真诊治。在转回原地治疗时,要提出书面诊治意见。 九、门诊各科要注重与医技科室、病区加强联系与沟通,以便及时收治病人和早日明确诊断;10、 加强检诊做好分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好疫情报告 11、 导医做好分诊工作,维持好正常的就诊、候诊秩序。12、 治疗室护士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

3、叉感染。 13、 门诊应保持清洁整齐、改善候诊环境,加强候诊病人健康教育,防病治病卫生知识宣传14、 门诊大厅提供便民服务,便利病人选择医生就医,设立病人意见箱及投诉电话,建立专门处理投诉的规章制度,接受群众监督15、 开展多种预约服务,以便患者进行就诊。 门诊前台工作制度一、 门诊前台负责导医、分诊、咨询及维持大厅的工作秩序等工作。二、 准时上班,坚守工作岗位,热情主动接待病人。三。服务台人世间员必须熟悉本院门诊各科医师的特点与专长、开展治疗项目、科室组成、医疗器械、设备等医院概况,以便能正确的引导病人。四、 病人选择医师时,则应详细介绍专业特长及相关资料,具体方法等。五、 服务人员应仪表端

4、庄、着装整齐、佩带胸卡、文明用语、有问必答、百问不烦、礼貌待人、温馨服务。六、主动帮助病人就医、交费、取药,引导各项检查,解答有关事宜,其中环节出现问题,及时给予协调解决。七、经常巡视候诊厅,以便随时引导和协助老年人、残疾人、体弱人员就医。八、协助门诊部接待团体体检人员到相关科室体检,维持秩序,负责安排个体体检工作。九、 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发送卫生宣传资料,监督保洁员,劝阻病人不要随地吐痰、吸烟、乱扔果皮纸屑。十、 负责收集病人的意见,沟通医患关系,随时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十一、 每日将接诊情况表,统计上报医院。十二、为患者提供便民服务,便于患者就诊,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治疗室工作制度一、治疗室

5、工作人员上班时,必须规范着装,做好洗手、消毒、备水、清点物品以及检查设备等工作。二、 对病人所持医师开具的治疗申请单,要认真核对,耐心询问病情和以前治疗情况,以便作好必要的应对。三、 治疗前,医务人员要履行告知义务,详细讲解治疗中有关注意事项,并调整病人的心理状态,以便确保配合治疗。四、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密切观察治疗中的病情变化,不得擅自离开岗位,以确保治疗中的安全。五、 治疗中,如病人出现病情变化,必须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以及有关设备管理人员,并采取积极措施。六、 治疗结束后,应反复询问治疗感觉,并交待回家后相关注意事项。七、抢救药品及物品,管理规范,做到“五定、三无、二及时、一专”,

6、急救仪器、设备处于备用状态。 平时注意对抢救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8、 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做到物品定位,摆放有序,取之方便,及时消毒,污物及时清理。 输液室工作制度1、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常规及三查七对制度。2、 护士在患者输液的不同时段做好其安全宣教工作,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及接触患者前后洗手;操作后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4、 对前后输液药物有配伍禁忌的,护士做好“警示标识”。5、 严格按安全给药管理制度中的“输液巡视制度”进行。6、 随观察输液病人的病情变化,如发生输液反应及时汇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并做好抢救准备。7、 合理安排高峰期的人力配备,杜

7、绝排队等候现象发生。8、 对于病情较重、年老体弱、小儿及行动不便的患者及时安排输液座位,帮助解决实际问题。9、 若遇传染病人,严格按传染病管理制度进行。10、 抢救药品及物品,管理规范,做到“五定、三无、二及时、一专”,急救仪器、设备处于备用状态。11、 每日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和消毒,定期采样培养,并做好记录12、 严格按规范做好相关护理文件书写及保管。13、 如遇医疗纠纷及事故,按法律规定做好相关药品、器械、输液单的保留,以备鉴定。 注射室工作制度1、 凡各种注射应按处方和医嘱执行,对易过敏的药物,询问有无过敏史及必须按药物说明书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药物过敏试验,做好皮试记录。2、 严格执行查对制

8、度。3、 对待患者热情体贴。做好注射相关的建康教育及卫生宣传。4、 密切观察注射后的病人病情变化,若发生药物反应或意外,应及时进行处置,并通知医生。5、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及接触患者前后洗手;操作后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规定进行处理。6、 抢救药品及物品,管理规范,做到“五定、三无、二及时、一专”,急救仪器、设备处于备用状态。7、 每日做好室内清洁卫生和消毒,定期采样培养,并做好记录。8、 严格按规范做好相关护理文件书写及保管。9、 如遇医疗纠纷及事故,按法律规定做好相关药品、器械、注射单的保留,以备鉴定。 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制度与程序为切实做好急诊患者的抢救及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快速

9、、有序、有效和安全的诊疗服务,尽大可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让人们真正感受到“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保证病情危重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制定优先处置制度:1、建立优先处置通道符合条件者及时启动优先处置通道。进入“有限处置通道”的病人:是指各种休克、昏迷、心肺骤停,严重心律失常,急性重要脏器功能衰竭垂危者。2、“优先处置通道”的工作要求及诊疗程序如下:(1)急诊必须对所有急诊病人实行24小时应诊制和首诊负责制。(2)送入急诊抢救室的病人,是否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由抢救室的当班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凡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不需办理挂号、候诊等手续,立即给与抢救,提供全程

10、服务。(3)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各有关科室必须优先诊治和简化手续,各科室间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4)危重患者优先入院抢救,有急诊科医生、护士护送,后补办住院手续。(5)病区科室每日预留1-2张床位。(6)全院职工必须执行我院设立急诊“优先处置通道”的决定,凡对进入“优先处置通道”的病人如有发现推诿病人或呼叫不应、脱岗、离岗的个人和科室,除按规定处理外视对病人抢救的影响程序追究其责任。3、对群体伤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情危重者,急诊科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上报行政总值班,必要时上报主管副院长、院长及卫生局。 急 危 重 患 者 处 理 流 程急诊危重病人先抢救后挂号交费急诊医生接诊病人评估

11、,必要的辅助检查危重病人立即抢救,危重症病人的监护待抢救结束、病情平稳,护士协助补挂号、交费病情再评估 病情稳定 病情未好转 转普通病房观察,治疗 转上级医院治疗 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和肠道门诊设置规范要求一、预检分诊点设置规范(一)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预检分诊工作,没有设立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传染病分诊点。各医院不得用导医台(处)代替预检分诊点。(二)预检分诊点一般设立在门诊醒目位置,标识清楚,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三)预检分诊点要备有发热病人用的口罩、体温表、流水洗手设施或手消毒液、病人基本情况登记表等物品。(

12、四)承担预检分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一般防护着装,即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五)经预检查出的发热病人,应由预检分诊处的工作人员告知到其发热门诊的路线(不宜带病人就诊),预检人员发现异常或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六)门诊预检分诊医务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晚间预检分诊可设在急诊,但应设有醒目标识),以保证能24小时应诊。二、发热门诊设置规范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感染性疾病科设立发热门诊,乡镇卫生院及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独立的发热门诊,其他医疗机构设立发热诊室。发热门诊要求:1通风良好、远离其他门诊、急诊,独立设区,出入口与普通门急诊分开,要设立醒目的标识

13、。2诊室基本设备。适量口罩、诊察床、诊察桌、诊察凳、观察床、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有加盖的非接触式污物桶、一次性压舌板、处置台、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纱布罐、方盘、药品柜、紫外线灯、有流动性洗手设施、干手设施和手消毒剂灭菌消毒器材等并有备用诊室。3设隔离卫生间。4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取药等能全部在该区域完成。5设立独立的医护人员工作区域,医护人员有专用通道。6设置隔离留观室。7发热门(急)诊承担接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一级防护着装(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对就诊的发热病人要立即给其戴防护口罩,诊室内不得同时进入多人,候疹者需在诊室外指定位置等候就诊。进入隔离留

14、观室按二级防护着装(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护目镜或防护面罩)。隔离留观室设置要求:1标识明显,与其他诊室保持一定距离。2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病人专用通道。3留观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4患者病情允许时,应当戴外科口罩,并限制在留观室内活动。建立接诊病人登记本。内容包括:接诊时间、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诊断、患者去向及接诊医生签名。建立终末消毒登记本。内容包括:空气、地面、物体表面及使用过的医疗用品等消毒方式及持续时间、医疗废物及污染衣物的处理等,最后有实施消毒人和记录者的签名,并注明记录时间。发热门诊(室)医务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三、肠道门诊设置规范1设置原则:合理安排布局,严格设置防护分区,严格区分人流、物流的清洁与污染路线流程,采取安全隔离和消毒措施,严防交叉污染和院内感染。2肠道门诊的具体要求(1)选址:应设置在医疗机构内的独立区域,与普通门诊相隔离,分设病人专用出入口和医务人员专门通道;设有污染、半污染和清洁区,三区划分明确,相互无交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