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长江之歌》(北师大)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76469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9.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长江之歌》(北师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长江之歌》(北师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长江之歌》(北师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长江之歌》(北师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长江之歌》(北师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长江之歌》(北师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长江之歌》(北师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江之歌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首诗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诗句读来浅显易懂,句式整齐,节奏轻快,极富感染力,并会在朗读、体悟中荡漾起自己激情,产生心的共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正确认识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4个要求会写的生字,理解“风采、荡涤、尘埃、灌溉、磅礴”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朗诵诗句,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搜集长江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长江;2、扫清字词障碍,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谈收获和感

2、受;3、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赞美长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长江,体会它无穷的力量和无私的母亲情怀,感受长江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了解长江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教学难点】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朗诵诗句,激发学生对长江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播放歌曲龙的传人思考:刚才在歌曲中你听到唱的是哪两条河流? 教师作总结引出新课: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

3、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二、作家介绍:胡宏伟,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副团长,国家一级编剧;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 代表作:中国共青团团歌、长江之歌、永不陨落的星雷锋组歌、大型歌剧羽娘等。 三、资料袋:长江源头:青海省 青藏高原 唐古拉山脉的 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638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罗河(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流经九省二市分

4、别是:(指着地图)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三、初读课文:1、检查生字词(同桌相互讨论提出理解与不理解的生字词)(1)注意读音:哺b 涤d 埃i 灌un 溉i (2)讨论理解词语的意思。灌溉 哺育 尘埃 荡涤 风采 磅礴 回荡 依恋 源泉(3)听写十个词语。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投影字幕核对)2、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自由交流总结: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板书:无穷的源泉 母亲的情怀3、你还发现作者赞美了几次?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4、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5、鼓励大家仿读(

5、正确、流利、感情),女生读第一部分,男生读第二部分。刚才大家读了课文,读得不错,我们读书就是应该这样,仔仔细细地读,认认真真地读,带着感情来读。那么刚才在读的过程中碰到了哪些词和句是你不懂的,先在书上作个记号,然后同桌讨论讨论。四、整体感知,细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节。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2、说说你读课文后的感受。(热血沸腾、心潮澎湃、气势恢弘、雄壮豪迈,读起来有荡气回肠之感)领悟歌词基调,参照“我的视角”中丁丁说的话:朗读长江之歌,我豪情满怀。3、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请听长江之歌,让我们一起再次感受长江的磅礴气势。4、练习朗读课文

6、。(1)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导读:从祖国的最西部“雪山” 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东海” 奔去,她有无穷的源泉,无尽的力量。再读这几句。(2)指名读评价再次练习读。(从雪山走来,带着无穷的源泉,是那样从容;向东海奔去,是那样大气恢弘。读书时要由轻到重,语气逐渐加强。突出长江的变化。)(3)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几句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对长江进行了赞美,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引导学生理解: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宽阔;把长江拟人化,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

7、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指导朗读:读出深情、大气的语气。(4)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引读:长江,你一泻千里,源远流长,滋润两岸的土地,哺育各族儿女,我们赞美长江(学生接读); 我们赞美长江(学生接读);我们赞美长江(学生接读) 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5)自由练习朗读第一节,读出感情的变化。(6)汇报朗读,升华情感。(7)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二)学习第二节。1、自由读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远古”是指遥远的古代,她有悠久的历史,她

8、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奔腾不息,她那磅礴的气势惊天动地,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灌溉着如花般美丽的国土,滋润着两岸的人民。她有着青春的活力,她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指导朗读第2节。3、背诵第2节。4、体会课文的两段是怎样对应着写的。请同学寻找两段中一样的部分,用斜线画出。第一部分的“走”、“奔”句 与第二段中第一句“走”、“奔”句对比,体现了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两部分都用:“你用”句式,她养育人民,灌溉国土,推动时代发展表达了长江母亲的博大无私,抒发了作者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两部分最后5、6句相同,反复吟诵,更加深情地赞美长江,使人在感受长江的伟大的同时,有一种强烈的时代感。五、课堂小结: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从长江的源远流长,奔腾浩荡的特点生发开去,赋予长江一种豪迈、奋进的精神气质。她宏伟博大、多姿多彩;她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六、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背诵课文。 2、积累优美词句。3、预习下一篇课文。七、板书设计:长江之歌雪山走来 东海奔去 乳汁哺育 臂膀挽起 无穷的源泉远古走来 未来奔去 清流灌溉 力量推动 母亲的胸怀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