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曲线瑕疵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976453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需求曲线瑕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需求曲线瑕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需求曲线瑕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需求曲线瑕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需求曲线瑕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需求曲线瑕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需求曲线瑕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捕命题之“新风”,捉曲线之“瑕影”来源:重庆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张建 浏览数:467 发布时间:2013-07-23 由命中全国新课标卷选择题“透视”供需曲线命题重庆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张建新课程高考实施以来,供给、需求曲线试题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它将马克思政治经济基本原理与西方经济学数学模型分析相结合,图文并茂、新颖灵活。既能考查学生从图表中获取解读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又体现了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与大学经济学理论数学分析的衔接过渡。2013年高考我们再次见证了中学政治学科旗舰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杂志“新题速递”栏目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多位作者参赛试题、热点分

2、析与今年高考试题考查角度、命题立意不谋而合。笔者在本刊第三期“新题速递”栏目第1题(供需曲线试题)有幸“一箭双雕”全国新课标I卷第12题和新课标II卷第15题,在此以经验之谈“透视”供需曲线试题新思路,“捉曲线之瑕影”指出广东省选择题27出现了命题失误,从而纠正不必要的失误。 一、“曲线上的瑕疵” 笔者曾在2012年撰文商品价格、弹性理论拓展与试题归类例析兼与 2012年高考文综四川卷 24题命题者商榷(后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2012年12期全文转载)一文中指出2012年高考文综四川卷24题瑕疵,命题者意在考查“需求的变动”,但题干表述时一字之差将“需求”与“需求量”混用,造

3、成了题目表述的不科学和不规范。2013年高考文综广东卷第27题命题者出现失误,将“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不分,导致题目没有正确答案。 (2013年广东卷27)假设甲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甲国对进口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受此影响,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使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发生变动。不考虑其他因素,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此题所给的参考答案是D,考查经济生活中价格变动的影响一课相关知识。对进口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根据需求规律,该商品价格上升,则其需求量减少(需求量的变动);进口化妆品价

4、格飙升,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那么国产中低端品牌需求增加(需求的变动)。所给答案图形表示是错误的,D选项所表示两条曲线均为需求的变动。我们知道经济生活教材中并没有讲“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在教学和复课中应予以适度拓展和延伸。我们首先得知道“需求”和“需求量”两个概念的区别,在西方经济学中,需求是消费者在各个可能的价格下希望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它的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左右移动;需求量是指在一定价格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商品的数量,需求量是一个具体的数量,是需求曲线上面的一个点,是针对一既定价格的具体消费数量。为了区别商品本身价格和其他因素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微观经济学提出

5、了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学家把由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它表现在图上为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上点移动;而假定商品的自身价格不变,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表现在图上则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很显然,进口化妆品需求量减少是由于提高关税导致进口化妆品价格飙升,是需求量的变动,表现在图上应该是需求曲线D1上点AB(如下图所示)的移动。进口化妆品与国产中低档化妆品互为替代商品,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变动(增加)是由于进口化妆品价格飙升引起,而并非由国产中低端品牌自身价格变动引起,是需求的变动,表现在图上则是需求曲线D2的平行移动。因此,正确答

6、案的图形应该是二、“曲线上的亮点”2013年,全国各省市(广西大纲卷除外)均已进入新课程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II卷也是首次以曲线形式考查商品价格供、给需求理论,今年的曲线试题出现了新的“亮点”,为今后供需曲线命题树立良好新风,为中学政治课教学起着重要导向作用。取材生活,关注民生凸显人文关怀与2012年曲线试题相比,2013年没有出现纯粹直白的理论知识考查题,而是更多与生产、生活相联系,以生产、生活材料为背景,关注民生。如全国新课标I卷12题以农民土豆丰产不丰收为背景,四川卷10题以学生熟悉的微信为取材,福建卷33题更是以H7N9禽流感对禽类市场的影响为方向等,试题立意均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产、

7、生活的关注,充满人文情怀。 (2013全国新课标I卷12)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增大,但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下图的中,能够反映这种“丰产不丰收”经济现象的是( )【赏析】此题考查供给变动与总收益的关系,以图形的形式形象表示农民“丰产不丰收”的原因所在。在此考生首先要学会读图,明白“总收益=P(价格)Q(数量)”,用图形表示总收益,需求曲线下面虚线方框的面积等于总收益。读题可知,土豆产量增大市场供给增多,供给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与需求曲线交与E,点E所在虚线方框的面积小于点E所在虚线方框的面积,总收益减少,故选B。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引起了全社

8、会的关注。中共中央多年下发了“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此题一语道破了农民“丰产不丰收”的症结所在,体现了我国对农民增收问题的高度重视。结合政策,注重迁移强化价值导向 2013年曲线试题第二个亮点就是,结合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以供求曲线工具来分析政府政策的效果,注重知识的迁移和整合,有助于提高学生关注政府决策的政治参与意识,又能增强学生对政府政策的拥护和认同。笔者在本刊“新题速递”第三期参赛试题,与全国II卷第15题的命题理念不谋而合,在此作以对比赏析。 (全国新课标II卷15)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

9、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图所示。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 )AP0,Q0 B.P1,Q2 C.P1,Q4 D.P2,Q1(新题速递第3期1)2012年10月25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提高201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某市根据国家发改委通知并结合当地市场情况,对小麦市场收购价格进行最低限价。右图为该市小麦供给、需求状况图,供给曲线S和需求曲线D相交于点E。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价格由P0P1时,市场需求增加,处于买方市场价格由P0P2时,市场供给增加,处于买方市场若价格下限确定为P1,可能对小麦市场价格影响不会很大若价格下

10、限确定为P2,会导致市场小麦的过剩总收益提高A. B. C. D. 全国新课标II卷15题,首先判断P1应该是支持价格,若支持价格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支持价格对市场没有影响,导致支持价格措施无效,P1所对应的供给数量为Q4,故选C;“新题速递”第1题中,当价格由P0P1时,市场需求增加,此时供不应求,应该处于卖方市场,故错误;价格由P0P2时,市场供给增加,此时供过于求,处于买方市场,故正确;价格下限确定为P1,价格下限低于均衡价格,对市场价格造成影响很小,正确;价格下限确定为P2,最低限价高于均衡价格,会使市场小麦供给大量增加造成过剩,但是总收益是否会提高,还不能确定,故错误选C。两道试题均以

11、供给、需求知识与政府政策关系入手,考查均衡价格的确定及政府价格下限(支持价格)的对市场的影响。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价格却是平衡供求从而协调市场经济活动的关键,支持价格的出现恰恰体现了政府对市场的调控,但是支持价格的滥用也会导致市场供给过剩的现象。政府政策与供给需求曲线的结合,是今后曲线试题命题的一个方向,在今后的教学和复习中应该重视。“新题速递”的1题是对全国新课标I卷12题、II卷15题考查知识的整合,它的考查知识,试题立意,取材方向都有全国新课标全国新课标II卷相吻合,新题速递中小麦总收益更是与新课标I卷12“丰产不丰收”考查知识相一致。 2013年曲线试题呈现出了“瑕疵”,但是更多的是出现了新的命题思路和耀眼亮点,尤其是全国新课标的“领头作用”,为今后教学和复习备考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供给、需求曲线内容是大学西方经济学重要内容,中学教材里面讲的知识有限,一线教师要“自我补课”,充实理论,高考命题者更要注重命题严谨与科学。作业人员在生产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符合生产作业要求的工作服,袖口与腰带必须牢牢扎紧,不得穿破损工作服,以免在机器运行或设备旋转时受到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