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下册第一次学情调查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974858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治下册第一次学情调查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政治下册第一次学情调查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政治下册第一次学情调查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政治下册第一次学情调查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政治下册第一次学情调查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政治下册第一次学情调查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治下册第一次学情调查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w.w.w.k.&s.5*u.c.#om高.考.资.源.网第卷(选择题,7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民主是指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这里“一定范围”是指 ( ) A. 全体公民 B. 统治阶级 C.全体人民 D.全体选民2.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权是指( )A.选举一切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 B.选举全国人大代表的权利C.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 D.依法投票的权利3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人民的利益得到

2、充分的实现,这表明人民民主具有( )A广泛性 B阶级性C平等性 D真实性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 ( )A.把坚持党的领导放在首位 B.把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放在首位C.把坚持依法治国放在首位 D.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5.任何人都离不开政治生活,因此,我们应当以热情的态度参与政治生活。我们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 )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需要学习和懂得政治知识要重视政治生活实践 把权利与义务完全统一起来A. B. C. D.2004年12月15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李维一在新闻发布会上就陈水扁当局进来频抛“”分裂言论发表讲话。李维一指出,近一段时

3、间以来,陈水扁变本加厉、肆无忌惮地抛出“”分裂言论,戳穿了他自己所谓的促进两岸和平、缓和两岸关系的伪装,加剧了两岸关系的紧张。如果陈水扁执意按其所谓“时间表”,蓄意改变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地位,中国政府和人民决不会坐视不理。据此回答67题6.从公民个人的角度来看,反对“”分裂活动,属于( )A.享受政治权利 B. 享受公民权利 C. 履行政治义务 D.权利与义务统一7.国家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具有( )专政的职能 维护国家统一的职能 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国家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A. B. C. D.8.在我国,公民之所以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是因为 ( ) A. 只有既享有广泛的权利,又充分履

4、行义务,就能依法治国B. 权利和义务始终是不可分割的C.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9下列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在我国,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 C它是公民基本的政治性义务,体现了公民的主人翁地位 D它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10当前,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两岸关系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但“”分裂势力没有放弃“”图谋,没有停止“”活动。面对“”分裂活动,每一个中国公民都应( ) 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增强民族自

5、尊心和自信心 坚决反对一切民族歧视 与一切危害国家主权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A B C D 2008年10月13日,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因利用职务之便索取收受他人钱财折合人民币600余万元,被法院一审判处死缓。据此回答1112题。1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我国坚持( )A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C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D民主与专政不可分的原则12刘志华被判处死缓,主要是因为他( ) 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损害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 没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没有看到应该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 A B C D132008年9月

6、18日江南时报报道,连云港市赣榆县城西镇在大接访活动中,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并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结果”,受到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之所以要教育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是因为( ) 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公民应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公民应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 国家尊重和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A B C D14有的中学生认为:“政治是大人、政府官员的事,政治与我无关,参与不参与政治生活无所谓。”这种观点( ) 是错误的,政治生活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 是错误的,如果每个人都对政治生活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受损害的

7、必然是全体人民的利益 是错误的,说明该同学缺乏公民的责任感,不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是错误的,因为中学生都具有选举权 A B C D 152009年上海市政府实施项目网上征集市民意见于2008年9月28日正式启动后,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提出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我国公民( )A具有批评监督义务 B享有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权C可以任意表达自己的意见 D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16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也越来越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 ) 增强责任感,自觉地投入政治生活之中 学习政治知识,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积极参与民主选举、民主监

8、督、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活动 A B C D17胡锦涛指出,一定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根本上说,这是因为 ( )A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B我国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C国家要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 D我国公民有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182008年4月3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当代大学生要充分发挥青年骨干的作用,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积极促进者。这是因为,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 ) 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公民参加管理国家的基础和标志。 各

9、民族人民平等参加管理国家的政治保证 A B C D19“公民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行使自己的集会、游行、示威权利,这是对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观点( ) 认为公民应无拘无束地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割裂了自由与法律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 主张公民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认为法律与自由是统一的 A. B. C. D.20.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污染排放,从2008年10月11日起,北京市机动车开始试行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的交通管理新措施。这一措施实施后,北京市民能够顾大局、识大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这表明,北京市民坚持了( ) A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正确行使了权利 B个人利

10、益和国家利益的统一,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C贡献和索取的统一,为个人和集体创造了物质财富 D自由和纪律的统一,把纪律放在首位21漫画警示我们() 应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增强公众参与热情对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必须予以公示应真正使公众能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避免流于形式应真正做到听证于民、决策利民A BC D村委会组织法正式颁行近10年来,我国村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进一步保障,村民自治已成为村民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主”。据此回答2224题。22近年来,各地相继建立了村民选举、村民议事、村务公开等一系列村民自治制度。这表明()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在逐步完善我国民主具有

11、广泛性、真实性的特点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的轨道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能力不断增强A B C D23.目前,我国96%的农村已经建立了实施民主决策的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制度;80%以上的村庄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91%的农村建立了民主理财、财务审计、村务管理等制度。这样做()A体现了村民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说明我国村民自治法律体系日臻完善C有利于保障农村居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D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24. 2010年10月,国家发改委就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小张通过电子邮件向其反映了自己的意见。这是公民通过一定途径参与()A民主选举 B民

12、主决策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252010年11月11日河北省在北京召开“环首都经济圈规划编制座谈会”,启动环首都经济圈规划方案的意见征集。这说明()A我国公民可以直接参与民主决策 B我国公民崇尚民主与法制C我国公民可以参与民主监督D我国公民可以参与决策的形成26所谓晒客,指的是那些热衷于用文字、照片和视频等方式将私人物件以及生活经历放在网上曝光、与人分享的网友。“晒客”族的一个口号就是:“只有不想晒的,没有不能晒的。”这种观点()A是正确的,因为网络是一片无拘无束的天空B是正确的,因为公民不是网络世界的权利主体C是错误的,因为真正的自由是不存在的D是错误的,因为公民的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27某市多名农民工建议市人大代表向市人大提交一份关于农民工医疗、养老等问题的提案。农民工的行为是()A公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的体现B依法参与民主监督C依法参与民主管理D依法参与民主选举282010年6月,浙江省信息化促进条例(草案)中有关立法禁止人肉搜索的规定引起了广泛争议,有专家指出:“总的说来,针对人肉搜索的态度已经基本达成共识:不要禁止,但要规范。”这一共识体现了()A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