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汉代的文化与科技》(华师大)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73228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汉代的文化与科技》(华师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汉代的文化与科技》(华师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汉代的文化与科技》(华师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学设计】《汉代的文化与科技》(华师大)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汉代的文化与科技》(华师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汉代的文化与科技》(华师大)(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代的文化与科技宿州市埇桥区杨庄中心学校 苏凤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汉代的文化与科技是2016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第三单元第14课内容,讲述的是秦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一时期的科技成就在一些领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特别是在造纸术、医学等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成就的取得是中华民族先民们智慧的结晶,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学好本课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深学生们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司马迁和史记,如何看待司马迁忍辱负重写成史记的史实,进一步理解司马迁得到后人尊敬和赞扬的原因。2.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3.了解

2、中医学家张仲景与华佗的医学成就;道教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汉代造纸图,了解造纸的工序,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2.道教在我国得以传播的原因及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分析历史文化现象的初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识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先例,鉴于司马迁在历史学和文学上的杰出贡献,1956年被列为世界名人。 教学重难点2.通过学习汉代辉煌的文化成就,增强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司马迁与史记;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教学难点】 道教教义的合理性、消极性,七年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不可能达到很深入

3、的程度,不易掌握其本质,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 课前准备 1.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2.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已学过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方面的情况,这个时期,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正是文化大发展的有利条件。秦汉时期不仅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同时在宗教、史学和艺术等方面也获得了重大发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秦汉的史学、科技、医学和宗教。第一环节 阅读质疑,自主探究(认真预习课文,把握所学基本内容,自主完成)1.司马迁生活在时期,他的著作是我国第一部,被鲁迅称赞为“,”。2.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早在时

4、期,已经开始使用了大麻造的纸。3.东汉时,宦官总结前人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被人称为,此后,纸成为了主要的书写材料。4.我国传统的医学称为,秦汉以后,中医学名医辈出,是其中的佼佼者。5.是东汉后期的著名医学家,后人被称为,他总结前人经验,撰写出不朽的医学著作,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6.擅长针灸与外科手术,创制出一种外科手术前使用的麻醉药,名叫。7.时期,产生了我国的一种本土宗教,道教的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第二环节 问题展示,合作交流(学生小组内交流,师生共同总结)1.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说你心中的司马迁?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的盛世,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游历全国收集资料,

5、担任史官博览群书,蒙受腐刑忍辱负重,以顽强毅力完成巨著。2.司马迁写史记是由哪些因素促成的?在学生发表看法之后,师生共同总结:客观上:汉武帝时统一局面得到巩固,文化也发展起来,为司马迁编写史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司马迁在国家藏书处阅读了大量的藏书,也到过很多地方游历。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曾任太史令,司马迁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有较好的学习环境。主观上:司马迁刻苦写作,且能忍辱负重,表现出顽强坚韧的意志,同时对生命的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得他最终完成了史记全书的编写和修改工作。3.史记的内容、体裁、史学地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传说中的黄帝至西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不虚美,不隐恶

6、”,力求实事求是,而且文辞精炼优美,人物栩栩如生,因而被称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4.在纸发明以前,我国的祖先用什么东西作为书写的材料?龟甲、兽骨(甲骨文)青铜器(钟鼎文)竹简、木简丝帛5.用竹木简或帛作为书写材料有什么缺点?竹木简太笨重,携带不方便;帛的价钱昂贵,不能大量使用。6.你知道什么是“蔡侯纸”?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为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7.根据“造纸流程示意图”说说纸的制作过程。切麻 洗涤 浸灰水 蒸煮 舂捣 打浆 抄纸 晒纸 揭纸8.造纸术是怎样传播开来的呢?它的发明对世界有何影响?造纸术由我国先后传到朝鲜、日本和阿拉伯等

7、国家与地区,后来又传入欧洲,随之传遍世界各地,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9.说说张仲景、华佗的医学成就?张仲景是东汉后期的著名医学家,后人被称为“医圣”,他总结前人经验,撰写出不朽的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擅长针灸与外科手术,创制出一种外科手术前使用的麻醉药,名叫“麻沸散”。10.传入中国的宗教是什么?中国的本土宗教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统治者对佛教和道教大力扶植和提倡呢?传入中国的宗教是佛教,中国的本土宗教是道教,东汉时期,糅合黄老学说、阴阳五行、神仙、占卜等方术和内容产生的;佛教和道教符合统治者的愿望,有利于统治。第三环节 深化拓展 知识应用(各抒己见

8、自由答题)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请回答:这是谁说的话?作者写过什么书?内容是什么?这部史书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如何?(答案略)2.蔡伦发明的植物纤维纸同以前的书写材料相比,有哪些优点?更平整,便于书写;价值更便宜,便于普通百姓使用;更轻巧,方便携带。3.从张仲景和华佗两位医学家的身上,你能学到什么?学习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救死扶伤的高尚品质、敢于创新的开拓意识等。4.汉代时期科技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原因是什么?汉代时,国家的统一,经济的发展为这一时期科技的进步创造了条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5.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人们提倡用“手帕代替纸巾”或使用“再生纸”有何重要意义?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子信息借助网络传播成为必然,请对纸张用途的前景作一番预测。课堂小结:作为汉代文化代表的史学和宗教,都立足于现世的人生与社会;作为汉代科技代表的造纸术和中医学,都是对前人经验的改进和发展,即“汉代的文化科技是在传承先秦文化科技基础上的进步与发展”。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