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鲁迅素材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70264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鲁迅素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鲁迅素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鲁迅素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鲁迅素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鲁迅素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迅【人生经历】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字豫才,十七岁之前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清朝光绪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会稽县东昌坊口新台门周家。三十八岁时,开始用鲁迅为笔名。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合称为“周氏三兄弟”。鲁迅1902年考取留日官费生,赴日本进东京的弘文学院学习。1904年9月,入仙台医学专科学医。后弃医从文学(详见藤野先生一文),回到本国从事文艺工作,希望通过文学改变国民精神。19

2、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奉母命回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等地担任教师。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2,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36年10月因积劳成疾逝世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5。在他的灵柩上覆盖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民族魂”三个字。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贡献建树】鲁迅先生一

3、生写作计有600万字,其中著作约500万字,辑校和书信约100万字。作品包括杂文、短篇小说、诗歌、评论、散文、翻译作品等。对“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作品: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诗集野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坟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小说创作:191

4、8年5月15日,鲁迅先生在新青年杂志上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它奠定了新文化运动,推进了现代文学的发展。这篇小说大胆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理念,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了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杂文创作:鲁迅一生写了坟热风等16部杂文集。在这16部杂文集中,鲁迅把笔触伸向了各种不同的文化现象,各种不同阶层的各种不同的人物,它自由、大胆地表现现代人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更加宽广的道路。鲁迅杂文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评价】1、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

5、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就是新生命的方向。毛泽东2、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叶圣陶3、鲁迅先生的死,不仅使中国失去了一个青年的最勇敢的领导者,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郑振铎4、鲁迅先生无意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郭沫若5、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可是渊博二字还不是对鲁迅先生的恰好赞同。老舍6、要

6、冒着一切伟大的永久纪念的必得办到,有一个先决条件:学习鲁迅!茅盾7、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虽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怀鲁迅郁达夫,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四日在上海。8、或许是由于政治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父亲的形象都被塑造为“横眉冷对”,好像不横眉冷对就不是真正的鲁迅、社会需要的鲁迅。的确,鲁迅是爱憎分明的,但不等于说鲁迅没有普通人的情感,没有他温和、慈爱的那一面。我后来也问过叔叔周建人好多次:“你有没有看见过我爸爸发脾气的样子?”他说从来没有。在我眼里,母亲与父亲之间的感情包含着两种:一种是学生对老师的崇敬,还有一种是夫妻之间

7、的爱护、帮助。我母亲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父亲做了很多事情,抄稿、寄信、包装等等。母亲喊父亲什么,我不记得了,记忆中也没有她老远喊父亲的印象,只是有事就走到父亲面前,询问他喝不喝水,或者告之该量体温了、该吃药了,是一种自然的平视的状态。周海婴【名言】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2、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许广平欣慰的纪念)3、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故乡)4、时间就是性命。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门外文谈)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自嘲)6、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7、

8、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8、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9、孩子是要别人教的,毛病是要别人医的,即使自己是教员或医生。但做人处事的法子,却恐怕要自己斟酌,许多人开来的良方,往往不过是废纸。10、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11、一直写下去,不要回头。鲁迅评写作12、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13、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就真正死掉了。14、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名人轶事】1、演讲轶事 名流免不了常被邀请作演讲,鲁迅也不例外。他演讲时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常常被掌声和

9、笑声包围。有一次他从上海回到北平,北师大请他去讲演,题目是文学与武力。有的同学已在报上看到不少攻击他的文章,很为他不平。他在讲演中说:“有人说我这次到北平,是来抢饭碗的,是卷土重来;但是请放心,我马上要卷土重去了。”一席话顿时引得会场上充满了笑声2、爱书情结 鲁迅先生从少年时代起,就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节衣缩食,购置了多册书本。他平时很爱护图书,看书前总是先洗手,书脏了就小心翼翼地弄干净。他自己还准备了一套工具,订书、补书样样都会。一本破旧的书,经他整理后,往往面目一新。他平时不轻易把自己用过的书借给人,若有别人借书,他宁可另买一本新书借给人家。3、标点的稿费 大家知道:标点符号虽然其貌

10、不扬,但在文章中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可当年的出版界对标点符号不重视,在支付稿费时,往往把它从字数中扣除,不给稿费。一次,鲁迅应约为某出版社撰写书稿,由于事先探知该出版社不支付标点符号的稿费,因此他的书稿通篇没有一个标点符号。.编辑看了书稿后,以“难以断句”为由,回信要求鲁迅加上标点符号。鲁迅回复:“既要作者加标点符号分出段落、章节,可见标点还是必不可少的。既然如此,标点也得算字数。”那家出版社没办法,只好采纳鲁迅的意见,标点符号也折算字数支付稿费了。呵呵!4、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

11、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5、烟罐驱猫 鲁迅晚年来到上海专事写作,50多岁仍然童心未泯。一次,夜静更深鲁迅在写作,外面的猫不停地叫,屡屡打断他写作的思路,鲁迅随即拿起手边的五十支装铁皮的香烟罐,对着可恶的猫一一发射。6、戏弄特务 有一次,鲁迅在上海的街头蹓跶,身后总跟着一小特务盯梢。当然这对鲁迅来说是常有的事。鲁迅故意将他当成乞丐,坦然地转过身去递过一块银元:“买饭吃吧。”7、理发趣事 在厦门大学教书时,鲁迅先生曾到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不认识鲁迅,见他衣着简朴,心想他肯定没几个钱,理发时一点也不认真。对此,鲁迅先生不仅不生气,反在理完后极随意地掏出一大把钱给他远远超出了应付的钱。理发师大喜,脸上立刻堆满了笑。 过了一段日子,鲁迅又去理发,理发师见状大喜,立即拿出全部看家本领,满脸写着谦恭,“慢工细活”地做。不料理毕,鲁迅并没有再显豪爽,而是掏出钱来一个一个地数给理发师,一个子也没多给。理发师大惑:“先生,您上回那样给,今天怎么这样给?”鲁迅笑笑:“您上回马马虎虎地理,我就马马虎虎地给点;这回认认真真地理,我就认认真真地给。”理发师听了大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