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菱形第1课时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69449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菱形第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菱形第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菱形第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菱形第1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菱形第1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菱形第1课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2.2菱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2、理解菱形的面积公式,会计算菱形的面积。过程与方法:运用菱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几何证明、计算和实际问题,经历探索、猜想、证明的过程,掌握菱形性质的推导方法,通过菱形性质的应用,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菱形性质的探究和反思,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探究菱形性质及应用。教学难点:菱形性质的归纳总结。教学过程:活动1:复习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性质。目的:为了解菱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做准备,为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作铺垫。活动2、课件出示一

2、组生活中的图片,感知菱形。问题:看完这组图片,我们认识了菱形,那么菱形又是怎么样的一种图形呢?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同学们发现的这一借助边的关系解决菱形定义问题的方法,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思想-转化。活动4:小组合作探究:菱形的性质教师展示将一个矩形纸片按如下方式对折两次, 然后沿着图中的红色虚线折出一个角,裁下这个角,打开即可。画出菱形的两条折痕,并通过折叠手中的图形回答以下问题:在做好的菱形中,把对角线连接起来,并标上字母和数字。(如图)小组合作探究:、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吗?2、菱形有几条对称轴? 3、对称轴之间有什么关系?4、你能看出图中哪些线段和角相等?小组合作探究,每组派一名同学汇报结

3、果。通过以上结论给出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对角线平分每一组对角。活动5:做一做通过做题推导出菱形的面积公式:菱形面积=底高或对角线乘积的一半。活动6:例题讲解例 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 m,ABC=60,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求两条小路的长(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和花坛的面积(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例题拓展 菱形的面积公式:如果菱形两对角线的长分别为a、b,则菱形的面积为 活动7:课堂检测1、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相等B对边平行相等C对角线互相垂直D对角线相等2、已知菱形的周长是12cm,那么它的边长是_.3、如图,菱形ABCD中ABC60度,则BAC_.4、菱形ABCD中,O是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已知AB5cm,AO=4cm,求两对角线AC、BD的长。5、菱形ABCD两条对角线BD、AC长分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活动7:你敢挑战吗?(作业)边长为a的菱形ABCD中,DAB=60度,E是异于A、D两点的动点,F是CD上的动点,满足AE+CF=a。 证明:不论E、F怎样移动,三角形BEF总是正三角形。 活动8: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