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966780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上海黄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黄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40分)(一)默写(15分)1、_ _,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2、僵卧孤村不自哀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4、六十而耳顺,_,不逾矩。(孔孟论学)5、嗟夫!_,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诉衷情(宋)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6、诗中“当年万里觅封侯”用了_(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2分)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

2、.“当年”两句再现了词人早年满怀豪情壮志慷慨从戎的情景。B.“关河”两句述说理想破灭只有在梦中才能重返前线的遗憾。C.“胡未灭”三句写尽了词人内心壮志难酬的悲愤、痛苦与不甘。D.“此生”三句表明词人决意淡出政治,隐居沧州终老此生。(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8、选文作者_

3、(人名)和醉翁亭记的作者_(人名)同属“唐宋八大家”。(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3分)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_10、文中的驴子看上去是“_”(用文中语句),而实际上却很无能,我们常用成语“外强中干”来形容。而由此文也延伸出了成语:_(4分)(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初,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尝于太学见晖,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晖臂曰:“欲以妻子托朱生。”晖以堪先达,举手未敢对,自后不复相见。堪卒,晖闻其妻子贫困,乃自往候视,厚赈赡之。晖少子怪而问曰:“大人不与堪为友,平生未曾相闻,子孙窃怪之。”晖曰:“堪尝有知己之言,吾以信于心也。”(节选自后汉书)【注释

4、】晖:朱晖,与张堪同为东汉人。 名称:名声,名望。太学:汉朝设在京城的最高学府。先达:指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赈赡:救济,周济。1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1)晖同县张堪素有名称( ) (2)子孙窃怪之( )12、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张堪常对我说知己的话,我因为相信而记在心里。B.张堪常对我说知己的话,我把这份信任记在心里。C.张堪曾对我说过知己的话,我把这份信任记在心里。D.张堪曾对我说过知己的话,我因为相信而记在心里。13、张堪提出“欲以妻子托朱生”的请求,朱晖的态度是:_(用自己的话概括);在“堪卒”后,朱晖“闻其妻子贫困”后的举动是:_(用自己的

5、话概括)。从中可以看出朱晖是一个的人_ _。(5分)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8题(17分) 堵车,是一种城市病网上有这样一个段子:“说起北京那是首堵,一上路就堵是上海,广州堵得很广泛,成都自然成天堵,重庆更是重复地堵。”堵车几乎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城市的顽疾。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这一病症也日益严重。比如,1982年美国全部交通延时7亿小时,到2003年这一数据上升到37亿小时,其中26个市区延时现象几乎增加6.5倍。专家研究发现,在汽车出现之前,甚至是更早的古罗马时代,人类的通勤时间一般维持在1小时左右,这一现象被称作为人类的“洞穴本能”。从生物学含义上说,母亲的子宫很像

6、洞穴。而几十万年前人类又以“穴居”的方式生存,因此人类对类似空间会产生归属感、亲切感和安全感、现代人眼中的家就如同平静、安稳的“洞穴”,“1小时”是人类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寻找到的一种时间平衡。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经济学家雅科夫扎卡维也发现,不管是在美国的城市还是非洲的农村,大多数人花在路上的时间基本上也是1个小时左右。不用说,堵车打破了这种平衡. 不但大大延长人们在路上的时间,有时还会耽误很多事情,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满和体能上的疲乏。甚至因为堵车,很多人办事和思考的方法都会有所改变。造成堵车的原因也许非常复杂,比如车辆数的迅速增加。城市道路布局的不合理,人们不良的驾车习惯等。但一旦成为城市病

7、,那么身居其中的人们随时都有可能赶上。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也许我们还要学会如何面对疾病, 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情。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发达国家,就诞生了一系列“堵车产业”。比如汽车餐厅,车内方便食品、车内有声读物、车内免提电话、车载视频等。广播业在濒临式微的时候,也因汽车业的发展和堵车现象的增加,才能施展拳脚。十有八九的车主会将车内广播频道调在交通台上,随时收听哪里堵车了,哪里的道路出了事故;也可以听听电台的音乐和主持人的说笑调侃,以此打发时间。 但“堵车产业”不能真正医治好堵车这个病,城市政府的管理部门必须要有所作为。也许有人会说,城市大了,车子多了,堵车增多是自然现象。但这未必就是必然

8、现象。就说日本东京吧,市区人口1300多万,汽车保有量约800万辆,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不到8平方米,然而即使是通勤高峰也鲜见长距离堵车。因为在日本,平日很少有人开车上下班,一是停车场有限且收取昂贵费用,二是日本的公共交通足够便捷。这是否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呢?14、第节画线句在文中具体是指:_。 (3分) 15、对上文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节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美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 B.“洞穴本能”就是指人类对洞穴有一种归属感、亲切感和安全感。C.从古至今,从城市到乡村,人们的出行时间都维持在1小时左右。 D.个人自身以及客观环境等复杂的因素都可能是造成堵车的原因。

9、16、以下能替换第节加点词语“濒临式微”和“施展拳脚”且不改变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面临转折 发生变化 B.面临转折 发挥特长 C.将要衰败 发挥特长 D.将要衰败 发生变化 17、结合文本,判断下列措施中不能很好缓解堵车现象的一项是( )(3分) A.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便捷性。 B.建造更多更便宜的停车场地。 C.合理控制城市无限扩张的规模。 D.形成良好而规范的驾车习惯。 18、有人认为上文可以用“日益严重的堵车现象”为题,你觉得好吗?请简述理由(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3分)泥斑马肖复兴家里大院的大门很敞亮,左右各有一个抱鼓石门墩,下有几级高台阶。黑漆大门

10、上,有一副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虽然bn b( )脱落,却依然有点儿老一辈的气势。在老北京,这叫广亮式大门,平常的时候不打开,旁边有小门,人们从那里进出。台阶上有一个平台,由于平常大门不开,平台便显得很宽敞。王大爷的小摊就摆在那里,很是显眼,街上走动的人们,一眼就能够望见他的小摊。王大爷的小摊,卖些糖块儿、洋画片和泥玩具之类的东西。特别是泥玩具,大多是些小动物,是王大爷自己捏的,再在上面涂上颜色,活灵活现,非常好看,卖得也不贵,因此,很受小孩子们欢迎。有时候,放学后,走到大院门口,我常是先不回家,站在王大爷的小摊前,看一会儿,玩一会儿,王大爷望着我笑,任我随便摸他的玩具,也不管我

11、。如果赶上王大爷正在捏他的小泥玩具,我便会站在那里看不够地打量,忘记了时间。回家晚了,挨家里人一顿骂。我真佩服王大爷的手艺,他的手指很粗,怎么就能那么灵巧地捏出那么小的动物来?这是小时候最令我感到神奇的事。王大爷那时五十多岁,住在我家大院的东厢房。他人很随和,逢人就笑。那时,王大爷的东西很便宜,人们生活不富裕,因此他赚的钱也不多,只能勉强生活。王大爷老两口只有一个儿子,大院里的人都知道,儿子是领养的。那时,儿子将近三十,还没有结婚,是一名火车司机,和王大爷两口挤在一间东厢房里。小摊挣钱多少,王大爷倒不在意,让他头疼的是房子住得太挤,儿子以后找个媳妇,可怎么住呀?一提起这事,王大爷就“嘬牙花子”

12、。那是我读四年级的时候,我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正值“大跃进”,全院的人家都不再在自家开伙,而是到大院对面的街道大食堂吃饭。春节前,放寒假没有什么事情,我常到王大爷小摊前玩。那一天,他在做玩具,看见我走过来,抬起头问:“你说做一个什么好?”我随口说了句:“做只小马吧。”他点点头。没一会儿的工夫,就捏出了一只小马的样子。他抬起头又问我:“你说上什么颜色好?” 我随口又说:“黑的!”“黑的?”王大爷反问我一句说:“一色儿黑,不好看,来个黑白相间的吧,好不好?”那时候,我没有细想,这个黑白相间的小马会是什么样子。等王大爷把颜色涂了一半,我才发现,原来是一只小斑马。黑白相间的弯弯条纹,让这只小斑马

13、格外活泼漂亮。“王大爷,您的手艺真棒!”我情不自禁地赞扬起来。 第二天,我在王大爷的小摊上,看见这只小斑马的漆干了,脖子上系一条红绸子,绸子上挂着个小铜铃铛,风一吹,铃铛不住地响,小斑马像活了一样。 我太喜欢那匹小斑马了。每次路过小摊都会站住脚,反复地看,好像它也在看我。那一阵子,我满脑子都是这个小斑马,可惜没有钱买。几次想张嘴跟家人要钱。接着又想,小斑马的脖子上系着个小铜铃铛,比起一般的泥玩具,钱稍微多了点儿,便把冒到嗓子眼儿的话,又咽了下去。春节一天天近了,小斑马不知哪一天就会被哪个孩子买走,带回家过年。一想起这事,我心里很难过,百爪挠心,好像小斑马是我的,会被别人抢去。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

14、,我干了一件“蠢事”。那一天,天快黑了,因为临近过年了,小摊前站着不少人,都是大人带着孩子来买玩具的。我趁着天暗,伸手一把就把小斑马“偷走”了。飞快地把小斑马揣进棉衣口袋里,小铃铛轻轻地响了一下,我的心在不停地跳,觉得那铃声,王大爷好像听见了。 这件事很快被爸爸发现了,他让我把小斑马给王大爷送回去。跟在爸爸的后面,我头都不敢抬起来。王大爷爱怜地望着我,坚持要把小斑马送给我。爸爸坚决不答应,说这样会惯坏了孩子。最后,王大爷只好收回小斑马,还嘱咐爸爸:“千万别打孩子,过年打孩子,孩子一年都会不高兴的!”就在这一年的夏天,王大爷要去甘肃。这一年,为了支援“三线建设”,政府动员人们去甘肃。王大爷报了名,很快就被批准了。大院所有的街坊都清楚,王大爷这么做,是为了给儿子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