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65639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的对角线互相平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的对角线互相平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的对角线互相平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的对角线互相平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的对角线互相平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平行四边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教学题目18.1.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2.能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有关计算问题,和简单的证明题。过程与方法在猜测、测量、几何证明、归纳的探索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说理能力与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同学间的情感交流,体会学习的乐趣,在自我评价中学会自我肯定,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教学重点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以及性质的应用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课型新授课授课时间3.24教学手段黑板、多媒体、PPT、量尺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合

2、作探究、讲练结合教学方法和过程一、情景引入:一位饱经苍桑的老人,经过一辈子的辛勤劳动, 到晚年的时候,终于拥有了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土地,由于年迈体弱,他决定把这块土地分给他的四个孩子,他是这样分的:当四个孩子看到时,争论不休,都认为自己的地少,同学们,你认为老人这样分合理吗?为什么?二、活动探究1、如图所示,平行四边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猜一猜:线段OA与OC、OB与OD长度有何关系?量一量:尺子测量出四条线段的长度,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得出结论:OA=OC、OB=OD 说说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有什么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2、你能证明此命题吗?学生独立思考,4人为一组

3、,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找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已知:如图: ABCD的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求证:OA=OC,OB=OD.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ADBC 1=2,3=4. AODCOB(ASA). 同理 OA=OC,OB=OD.你还有有其他的方法吗3、性质定理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几何语言: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或者AC=2OA=2OC ,BD=2OB=2OD)4、回归问题现在你能解释老人分地是否合理了吗?学生分析:AODCOB(ASA、AAS),AOBCOD(ASA、AAS)所以AOD和COB面积相等,AOB和COD面积相等。又四边

4、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D=Bo过点A做BD的垂线交BD于一点M,则AM既是AOB的高,又是AOD的高,AOB和AOD等底同高,所以面积相等。所以四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三、应用新知1、如图,在 ABCD中, AC与BD交于点O,OA=12cm, OB=19cm, 则AC=_ cm,BD=_cm学生抢答变式1、在ABCD中,AC=24cm,BD=38cm, AD=28cm,则 OBC的周长为_ cm变式2、在ABCD中,AB=20cm,AD=28cm, 则 AOD与 ABO的周长差为_ cm2、总结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几何表示对边对角邻角对角线3、例题精讲例2,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5、AB=10,AD=8,ACBC,求BC、CD、AC、OA的长以及 ABCD的面积. 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C=AD=8,CD=AB=10又ACBCABC是直角三角形又OA=OC4.巩固新知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与AB 、CD分别相交于点E 、 F。 求证:OE=OF.5、补充练习 已知:如图(1),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过点O与AD、BC分别相交于点E、F(1)求证:OEOF(2)如图(2),若题目中的条件都不变,若将EF向两方延长,与BA边的延长线交于点E,与DC边的延长线交于点F,(1)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你的理由四、课堂小结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共有哪些?板书设计18.1.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一、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二、几何语言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三、证明四、小结五、作业 作业n 教材44页2题n 教材49页3题批语课后反思优点:教态自然、大方;重难点突出;习题设计有层次,有简到难;板书整齐规范;强调学生的板书。缺点:习题稍多补救方法:在习题课中多多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