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石素华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62342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石素华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石素华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石素华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石素华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石素华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石素华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石素华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专题复习教学设计教者:兰山乡九年一贯制学校 石素华复习目标 : 1、了解中考议论文的考点及常见题型。 2、复习巩固议论文的文体常识。3、掌握议论文阅读的基本方法。4、结合具体文章进行阅读训练,答题要规范,全面。 直击中考:1、判断归纳全文的中心论点2、辨识、分析文中的论据,品味其作用。3、仿写、补充各种论据等4、理解、分析文中的论证方法及表达效果。5、剖析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论证思路6、理解并品析重点语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理解品析文章的语言特色。7、联系文章内容联系现实谈感受,对文章观点作评价。文体知识回顾: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2、论据的分类: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3、论证的

2、角度与方法:角度: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常用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4、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5、议论文的语言特点:准确 严密一、关于论点:论点 :作者的主张、看法、观点。(正确、鲜明)句式:完整的表达观点和态度的陈述句。中考中常见的几种题型: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这篇文章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3、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你觉得下面能成为论点的是( 1、4、5、9 )1、羞辱是一门选修课 2、宽容3、勤俭与自强 4、学贵质疑5、空谈不能成就事业 6、谈谦虚7、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8、生命像东流的一江春水9、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

3、己10、阅读的愉悦(二)怎样才能准确的找到中心论点?一看题目看看下面题目哪些是论点,哪些是论题:1、敬业与乐业 4、多一些宽容2、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5、 论美 3、 成功 6、 学问与智慧 注意区分论题与论点论题是议论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而论点是作者对所阐述的内容所作出的明确的判断的句子。例:谈骨气论题:谈谈关于“骨气”的问题。(话题)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50年如一日,连

4、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勤出智慧二看开头 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象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

5、会淹没他自己。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本文的论点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三看结尾寻找或提炼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 (二)、看开头(三)、看结尾 (四)、看中间 (五)、当文章对中心论点的表述不集中,作者的观点隐含在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时,需要自己归纳 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呢?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题目即中心论点;2.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自己的一段经历、发现的问题,提出论点或者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

6、结出中心论点;3.通过批驳错误观点从而提出中心论点;4.引用名言、警句、俗语、格言引出中心论点。5.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二、论据知识1、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2、论据的种类:事实论据:典型的事例、历史事实、统计数字等。道理论据:人们公认的科学原理、定律定理、名言警句、格言谚语等。3、 基本要求:真实可靠,充分典型。问题: 1、如何辨识、判断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2、论据有什么作用? 3、如何根据论点补写论据?1、音乐家贝多芬,战胜众多挫折,艰难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事实论据)2、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名著史记。(事实论据)3、“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

7、来说是绊脚石,让你却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道理论据)4、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事实论据)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道理论据)问题:1 、如何辨识、判断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2、论据有什么作用? 3、 如何根据论点补写论据?中考阅读材料成功来自勤奋 古人说得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是对我们诉说着勤奋的重要性,勤奋是通向成功的最佳路径。虽然每一个勤奋的人不一定都成功,但成功的人却一定出自勤奋。在平常的生活中,总听到同学们抱怨,“为什么我不是天才?”“为什么我不能成功?”其实

8、所谓的天才获得的成功,正是出于他们的勤奋和努力。(1)请你为文段选择一个道理论据。(2)请你为文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我们。 王尔德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 于随 。 韩愈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柳青勤奋的事例 1、孔子一生勤奋学习,到子晚年,他特别喜欢易经。易经是很难读懂的,学起来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复诵读,一直到弄懂为止。因为孔子所处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书是用竹简或木简写成的,既笨又重。把许多竹简用皮条编穿在一起,便成为了一册书。由于孔子刻苦学习,勤展书简,次数太多了,竟使皮条断了三次。后来

9、,人们便创造出了“韦编三绝”这句成语,以传诵孔子勤奋好学的精神。 2、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 3、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 4、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成语“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所讲的就是这几个故事。 5、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

10、。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着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补写事实论据的要求:(1)补写的论据要能证明观点,即论据与 论点一致。(2)补写论据的内容要真实、典型。(3)补写论据的语言要简明、概括。(4)补充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警句必须准确无误。三、论证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1、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正反两方面的论述)比喻论证(比喻论证指论证的语句采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 )考题训练一:一个人的德,好比一张弓的木心是否在恰当的位置,决定射箭的方向;一个人

11、的才好比一张弓是否有力,决定箭射得远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完美的弓,既刚劲有力,射得远,又箭无虚发,射得准。有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缺陷的弓,尽管木心在正中间,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没后劲,射不远,最终还是难以命中目标。无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危险的弓,尽管射得远,但由于木料的纹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结果势必偏离目标,甚至造成严重的危害。无德无才的人就像一张有害无益的弓,不仅木心不正,而且没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划线的句子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1分)把人的“德”和“才”分别比作“一张弓的木心位置”和“一张弓有力的程度”,(1分)证明“

12、德”“才”在决定弓箭“方向”和“远近”中的不同作用,从而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1分)考题训练二:躬行践履,是一个人有所作为、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李冰父子如果不是沿峨江两岸实地考察,弄清水情和地势等情况,就不能带领当地人民建成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毕升如果不是长期从事印刷劳动,并反复试验、摸索,就不能发明活字印刷术。司马迁如果不是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访贤搜史,了解遗闻轶事,就写不出史记。白居易如果不亲自和百姓接触,熟悉人民的生活,就写不出卖炭翁等反映民间疾苦的诗篇。詹天佑如果不亲临工地现场,反复勘测,与筑路员工并肩奋战,就不能建成工程艰巨的京张铁路 本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

13、何作用?列举李冰父子,毕升,司马迁等人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躬行践履,是一个人有所作为、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这一观点,使论证更具体,有说服力。归纳答题格式:举例论证:列举_的典型事例,有力地论证了,使论证更具体,有说服力。道理论证:引用-的话,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和权威性。比喻论证: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 。从而把抽象的东西说的浅显易懂。 对比论证:将与进行对比,更加突出了_的观点,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2、 论议文的结构: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常考题型:1、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2、请说说文中几个段落的论证思路。解答思路:文章开头首先通过提出

14、中心论点(或论题),然后运用论证方法展开论述,最后得出结论(证明了的中心论点)。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结尾的内容:(1) 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2)总结全文,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4)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议论文开头的作用: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