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总结.(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962198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必修2实验总结.(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必修2实验汇编实验一:钾与水的反应: 【实验步骤】分别向两只培养皿中加水至其体积的1/2,然后分别加入绿豆大小的一块金属钾和金属钠,注意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并记录所发生的现象。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钾与水反应 钠与水反应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小球,不停地滚动,发出“吱吱”响声,有气体产生向反应后的溶液里加入2滴酚酞试液,立即显红色。实验结论: 练习1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Peter Agre和Roderick Mackinnon以表彰他们在“水通道”和“离子通道”的研究成就。Mackinnon教授的研究内容主要是Na、K体积很接近,但在生物体内呈现的差别却高达1万倍,他革命

2、性的让科学家观测Na、K在进入离子通道前、通道中以及穿过通道后的状态,可为病人在“离子通道”中寻找具体的病因,并研制相应药物。下列关于钠、钾的说法正确的是A 单质钠的熔点比钾的熔点低B 钾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C 钠和钾都是短周期元素D 钠和钾的合金(K)50%80%在室温下呈液态实验二:金属与水、酸的反应1 取一小段镁带,用砂纸磨去表面的氧化膜,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2mL水,并滴入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过一会儿加热试管至水沸腾。观察现象。现象 化学方程式 2去一小段镁带和一小片铝,用砂纸磨去它们表面的氧化膜,分别放入两支试管,再加入2mL1mol/L盐酸。MgAl现象 化学方程式结

3、论:金属与水或同浓度的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剧烈程度可以用于比较金属的活泼性。 实验三:钠与氯气反应:取一块绿豆大的金属钠(切去氧化层),用滤纸吸净煤油,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微热。待钠熔成球状时,将盛有氯气的集气瓶迅速倒扣在钠的上方。现象化学方程式实验四:化学反应与能量1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几小块铝片,再加入5mL盐酸,当反应进行到有大量气泡产生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并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变化。现象与解释: 2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再加入10gNH4Cl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使Ba(OH)

4、28H2O与NH4Cl充分反应。观察现象。现象与解释: 实验五: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注意对比实验的设计方法)在3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23mL约5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MnO2粉末、12滴1mol/L的FeCl3溶液。对比观察现象:现象结论加入MnO2加入FeCl3不用其它试剂结论:许多过渡金属的氧化物或盐类对H2O2的分解有催化作用。练习2(1)已知下列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H2O22Fe22H2Fe32H2O H2O22Fe32Fe2O22H在以上反应中Fe2实际上起着 作用,总反应式为 ;(2)I2也与Fe2一样发生上述类似反应,类比(1)在下面填

5、入配平的合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H2O2I22HIO 总反应式为 (3)在H2SO4和KI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H2O2,放出大量的无色气体,溶液呈棕色,并可以使淀粉变蓝。有学生认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2II2O22H,这个方程式正确吗? ;若正确,理由是(若认为不正确,该步不必作答) ;若不正确,原因是(若认为正确,该步不必作答) ,并写出正确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若是离子反应,写出离子反应式,没有离子反应的,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实验六:甲烷与氯气的反应(注意反应条件的控制)向2支盛有甲烷的试管中(其中一支用黑纸包好),分别快速加入0.5gKMnO4和1ml浓盐酸,然后迅速地轻轻

6、塞上胶塞,放在试管架上;没有包黑纸的试管在室内光线(日光灯)照射下,或用高压汞灯的紫外线照射;等待片刻,观察现象。现象包黑纸没包黑纸结论: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甲烷和氯气在光照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练习3把1体积CH4和4体积Cl2组成的混合气体充入大试管中,将此试管倒立在盛有饱和食盐水的水槽里,放在光亮处,试推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实验七: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将浸透了石蜡油(17个碳以上的液态烷烃混合物)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的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给碎瓷片加强热,石蜡油蒸气通过炽热的碎瓷片表面,发生反应,可得到一定量的气体生成物;用该生成物进行如下实验:1 通过酸性高锰酸

7、钾溶液中,观察现象;2 生成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3 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观察燃烧的情况。现象:1导管口有气泡冒出,KMnO4溶液红色褪去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橙红色褪去3收集到的气体能够在空气中燃烧【科学探究】实验装置也可以改为右图所示装置;在试管中加入石蜡油和 ;试管放在冷水中;试管中加入KMnO4溶液或溴水。实验要点:(1)石棉要尽量多吸收石蜡油。(2)石蜡油分解反应的温度要在500 以上。(3)实验中要注意防止倒吸; 实验中,碎瓷片和氧化铝的作用是: 练习4下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丁烷裂解的实验流程。(注:CuO能将烃氧化成CO2和H2O,G后面装置与答题无关

8、,省略铁架台等已省略。)按下连连好装置后,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有:给D、G装置加热;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排出装置中的空气等(1)这三步操作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2)简要说明排空气的方法和证明空气已排尽的方法 ;(3)B装置所起的作用是 ;(4)假定丁烷按C4H10C2H6C2H4和C4H10CH4C3H6的方式完全裂解,当(EF)装置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增加了0.7g,G装置的质量减少了1.76g,则丁烷的裂解产物中,甲烷与乙烷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假定流经D、G装置中的气体能完全反应)(5)若对E装置中的混合物再按以下流程实验:分离操作和的名称分别是: ,Na2SO3溶液的作用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9、) 。D的结构简式是 。实验八:乙烯的性质1 点燃纯净的乙烯,观察燃烧时火焰的亮度和颜色。2 将乙烯通入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3 将过量的乙烯通入盛有溴水的试管中,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经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验证是取代还加成的方法)实验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 23实验八:苯的性质(掌握探究有机物结构的简单实验方法)1 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溴水,振荡后,观察现象。2 试管中加入少量苯,再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后,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结论12结论:苯分子虽然不饱和程度较大,但分子中并没有CC,不能与溴发生加成反

10、应,也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练习5通过实验事实的验证与讨论,认识苯的结构式。提出问题:苯分子结构是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吗?(1)提出假设:从苯的分子式看,C6H6具有不饱和性;从苯的凯库勒结构式看,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一定能使 褪色。(2)实验验证:苯不能使 褪色。经科学测定,苯分子里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 ;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都在同一 上。(3)结论:苯的凯库勒结构式中的双键跟烯烃双键 ,苯的性质没有表现出不饱和性,结构稳定,说明苯分子 一般的碳碳单、双键交替的环状结构。(4)应用:为了表示苯分子的结构点,结构式用 表示,用凯库勒式表示苯分子结构式是不确切的。实验九:乙

11、醇的性质: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加入一粒擦干煤油的金属钠,在试管口迅速塞上配有针头的单孔塞,用小试管倒扣在针头之上,收集并验纯气体然后点燃,并把一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片刻在烧杯壁上出现液滴后,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实验现象,比较前面做过的水与钠反应的现象金属钠的变化气体燃烧的现象检验产物水乙醇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常作为定量实验的出题知识点,也可以通过测定一定质量的有机物与足量Na反应生成的气体判断有机物的结构。练习6现有质量为m g的乙醚和乙醇的混合物试样。请从下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测定试样中乙醇的含量。可供选用的反应物和试剂为:新制的生石灰、浓H2SO4、蒸馏水、金属钠、碱石灰、无水硫酸铜。(1)写出在实验中乙醇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3)所用装置的连接顺序应是(填各接口字母,连接胶管省略): (4)乙醚在医疗上是一种全身麻醉剂。普通乙醚中含有少量水和乙醇。要检验乙醚中含少量水应选用何种试剂?有什么现象?(试剂在题中所给试剂中选)(5)若测量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mL(标况下),则乙醇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2乙醇的催化氧化在一支试管中加入35mL乙醇,取一根1015cm长的铜丝,下端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现象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