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教学论文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959313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改教学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课改教学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课改教学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课改教学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课改教学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改教学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改教学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当今学校教育普遍显现出三种价值取向:结果大于过程,规范高于创新,认知重于情感。出现“千校一面,万教一法”。-摘引自人民教育2011.11期在我县将于2012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之际,我仅就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改革教学模式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我眼中的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无非就是要打造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首要因素理应是教师观念的革新。作为身处课改第一线的教师,务必要摒弃以往陈旧、束缚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教学手段,而形成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虽然许多学校在课改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但在“应试”教育制度的这个温床里,“一言堂

2、”、“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我们许多农村教师仍然将它作为学生取得“好分数”的不二法宝。当今,我们教师追求奉行的是注重对知识的灌输。教师们课堂上鞠躬尽瘁,将文本讲得口沫四溅;课后占用学生大量休息时间去死记硬背;考试不及格罚抄写试卷几十遍如此种种教学现状,无不让人痛心疾首。也许在教师的这种高压下学生考取了高分,却是完全丧失了自我而形同木偶。这种陈旧的、以“应试”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完全忽略了对“人”的关注,弱化了学生课堂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及表达能力,更别说对学生自信和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在教师心目中只是一种为自身捞名挣利的学习机器。作为新课堂教学,必须要重新认识并构建

3、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本着平等、和谐、互相尊重的原则,真正做到学生的课堂由学生做主,从而将课堂全面还给学生。而教师则应在课堂上全面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做到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全体学生发展。那么我们教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创新,形成各自独有高效的教学模式?我们先来了解一些课改名校的教学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杜郎口中学:先学后交,当堂训练。励才学校:自主学习才智展示质疑研讨深层探究反思总结达标测试以上名校的新课堂教学模式首先强调了学生的学,充分让学生先学、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后学生在先学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再通过学生以自主、合作的方式,质疑交流、反思总结以达到

4、解决问题的目的,最后老师布置练习学生当堂训练测试,反馈学习效果。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是一个引导者,串联者。这些教学模式极大地尊重了学生每个人的发展权利,努力让学生享有充分发展的自由,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作为新课堂教学,我们要从真正意义上将课堂打造成“生本课堂、生动课堂、生命课堂”。 我们在探讨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起步阶段,可以通过自身的吸收消化,将以上成功的教学模式植入到各校的课堂教学中,从而避免我们在课改上少走弯路。我们各校在课改实施的过程中会可能有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但贵在坚持,只要坚持下来,再结合我们各校实际去加以创新,那样我们的课改终究会开出最娇艳的花朵。当然,不管何种教学模式,

5、他都只是一种实施课堂教学的方式。课堂活动应该是教师创造性、多变的过程,我们不能拘泥于模式的框框里。因此,教学模式不会是一成不变或某种固定的模式。但所有的教学模式都应当遵循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堂上教师必须践行以“自主、合作、探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只有符合以上目标和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才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打造高效课堂的所需因素那么,对于我们教育水平后发达地区来说,从今天起,从此刻起,从每一位领导者到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须将课改作为提升我县教育水平的一剂良药。作为课改的开展,在此我想胡言乱

6、语几点。首先,课改需要我们教师有打破常规的勇气和具备课改开展的新理念,教育管理者要打消教师吐故纳新的后顾之忧,只有让每位教师心中产生了共同课改的愿景,认识到了课改的重要性,课改才能水到渠成。其次,课改需要开拓我们每一位教师的眼界。我们教师决不能做井底之蛙、固步自封。作为教育管理部门或学校很有必要带领教师走出去,去课改成功的学校亲身体验,用先进的理念来武装我们教师的头脑,接受课改思想的洗礼。教师的目光远了,心中自然也就有了目标,课改的动力也就随之酝酿产生。本人此次受教育局委派到长沙及益阳学习两个月感到很幸运。在学习的这段时间里,我着实获益颇丰。希望这样的好运能眷顾到我县更多的教师,这样我县的教育

7、才更有希望。也希望对于能够参加各种培训的教师,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真正学有所长。第三,要在课改中提供给教师一片翱翔的天空,要砸破束缚教师展露身手的枷锁,摒弃一切阻碍课改的不利要素。如在操作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会和以往教学习惯产生冲突,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基本围绕导学案展开,那么教师该如何在教案本上备课,如何坚决杜绝那种耗时耗力抄写教案式的备课,真正要让教师的备课做到实用、高效、有针对性,这是需要面对的难题。这也就需要管理者们在评价教师教学常规时不能仅限于要求教师每周备了几节课,批改了几次作业,而更应该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的质量。第四、课改要集中力量、各个击破。对于全县来说,课改不是某个

8、学校的问题。俗话说一个人虽然可以走得很快,但多人一起则可以走得更远。所以作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统筹把握,要将全县的课改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先将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作为课改试点,争取成功并形成特色,将其打造成我县课改窗口学校。在此基础上再以点带面,在全县铺开,各校在此经验上结合实际形成自身课改特色。说实话,我县课改口号已喊了有些时候,但除了个别学校,其他也多是只响雷不下雨。可以这样说,包括像我等一大批需站在教改第一线的教导主任,现在可能还仍然执着迷信于“考考考、老师的法宝”的教学管理模式中,那么大多学校的大多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对课改多还是一头雾水。一桶水的多少,不是取决于木桶中那块最长的木板,关键

9、要看最短的那块木板有多高。因此,对于教研部门要更关注弱势地区的教育发展状况,并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进行,从而整体提升全县教育质量的发展水平。第五、用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推动课改。我县的教育对领导者来说一定要未雨绸缪,绝不能急功近利。全县各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不能简单采取挂黄牌、排座次的管理激励办法。当然,课堂教学改革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甚至可以说就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如果片面追求成绩,以成绩代替一切、衡量学校一切,这多少会让教育变味变质。很有可能个别学校就会采取一些极端手段,甚至铤而走险来“提升”学生的成绩,提高学校的排名。那么请问,在如此恶性竞争的环境中还如何谈课改?所以在课改的

10、推行过程中,肯定会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肯定会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他可能会牺牲学校暂时的成绩和排名,牺牲教师的切身利益为代价。所以也需要管理者们能调整心态,能提供给各校一块课改滋生的土壤,等到课改真正在学校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绿荫大树时,会同教育的振兴还待何时?三、高效课堂操作的几点建议:1、教师要让课堂变得生动起来。不管何种教学模式,主要还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坚信一点,那就是平庸的课堂是对学生的一种有计划的谋杀。毫无生气,死板的课堂只会让学生更加厌倦,还谈何让学生快乐学习。我们教师在课堂上无论是幽默得体、精炼的语言,还是引人入胜的课堂环节设计,或是我们教师必须有责任将学生的心在课堂放

11、飞,让他们快乐地在知识的天空里翱翔。2、不要做课堂上最勤快的教师。我们教师一定要相信“课堂上勤奋的教师会造就懈怠的学生”这句话。我们教师不是不要勤快,但要的不是在课堂上为学生包办一切的勤快,而应该将这种勤快放到课堂外,放到如何钻研教材教法、吃透教本上,放到精心设计作业上。我们教师在课堂上要坚持做到“先学后教”、“少教多学”的原则,学生能搞懂的坚决不讲,能少讲的坚决不多讲,只需讲一遍的决不讲两遍。我们教师不能将本属于学生学习的时间用来作为自己倾心的“演讲”。3、课堂中尽力让学生吃透、研透文本。预习的过程很重要,没有预习的课堂对学生来说绝对是生涩的。有了预习的前奏,学生才能踩准课堂旋律的节拍。4、

12、突出学科教学特色。各科教师要在各学科教学中彰显自身的个性,突出本学科的教学特色,调动学生对每一门学科的好奇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各学科也要探究出与之适应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如:语文课堂模式:整体感知熟读精思质疑探究拓展创写。英语课堂模式:单词先行创设情境阅读引路拓展延伸。5、重视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是指运用所学知识,当堂完成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的内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背记重要知识点,二是完成作业题;训练的形式则是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学生之间也不允许进行讨论。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做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都是极为有利的。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通过批改学生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当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