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常识部分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958543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常识部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音乐常识部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音乐常识部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音乐常识部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音乐常识部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常识部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常识部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希腊的音乐的曲调和节奏是怎样的?答:古希腊的音乐是以诗与乐,或诗、乐、舞三位一体为主的音乐艺术,其中诗的地位在乐之上。因此曲调和节奏都受到歌词抑扬顿挫和长短节奏的影响,如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天然旋律感以及长短格(或称扬抑格)、短长格、长短短格、短短长格等。2古希腊的音乐织体是怎样的?答:主要是单声部音乐(monophony)。3.古希腊音乐的调式体系是怎样的?古希腊的八度或双八度音阶从上至下排列,以四音列为基础单位。(略)在古希腊音乐理论家看来,每一种调式都有不同的伦理特性,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多利亚是坚定的、富于男子气概的,弗里几亚是激发热情的,利第亚则带有感伤意味。4古希腊最常见的乐器有哪些

2、?答:拨弦乐器中有小型的里拉(lyre)和较大型的基萨拉(kithara);管乐器中有带簧片的阿夫洛斯管(avlos)和排箫式的西林克斯(或译绪任克斯syrinx)。此外还有一些打击乐器。在宗教仪式中,里拉是崇拜太阳神阿波罗的乐器,崇拜酒神狄奥尼索斯则用阿夫洛斯管。5古希腊的记谱法是怎样的?答:采用字母或类字母符号来记谱。据记载有两种:一是器乐谱,另一是声乐谱,它们都只有音高而没有节奏。声乐谱的节奏依据是歌词的韵律,器乐谱的节奏依据今人无从了解。6古希腊和古罗马有哪些重要音乐理论家?他们的研究涉及到了音乐的哪些方面?主要是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前500)、柏拉图(P

3、lato,公元前427-前347)、亚里斯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前322)、阿里斯托克塞努斯(Aristoxenus,约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阿里斯提德斯昆提利阿努斯(AristidesQuintilianus,活跃于公元2-3世纪)。他们的理论涉及到了音乐的起源、本质、社会道德作用、音乐美以及乐理等问题。7古希腊的音乐体裁有哪些?答:荷马时代的英雄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等),宗教崇拜音乐(如太阳神和酒神颂歌),希腊悲剧和喜剧,独唱抒情诗歌,竞技比赛中的合唱(注:实质上是没有多声的齐唱)及舞蹈音乐、器乐独奏曲。8希腊戏剧中的音乐是怎样的?有独唱(主要角色与歌队队长)、合唱

4、(群众角色或评论者),有乐器伴奏。通常的戏剧结构是以开场白开始,接着是合唱队的进场曲,然后有3-5个戏剧场面和3-5首合唱歌,彼此互相交织,最后以退场结束。9希腊古典时期的伟大戏剧家:埃斯库罗斯(Aeschylus,525?-456BC),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相传写了80多个剧本,现存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阿伽门农等悲剧7部。索福克勒斯(Sophocles,496?-406BC),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一生共写123部剧本,传世剧作有埃阿斯、安提戈涅、俄狄浦斯王等7部。欧里庇德斯(Euripides,485-406BC),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之一,据传写有悲剧90余部,现存美狄亚、希波吕

5、托斯、特洛亚妇女等19部,他的剧作对罗马和后世欧洲戏剧有深远的影响。10古罗马音乐是怎样的?与古希腊音乐有哪些异同?答:基本沿袭希腊音乐,但由于罗马人崇尚武艺,因此铜管乐器相当发达。常见的有大号(tuba)、角号(cornu)。演出规模极度扩展,最多时可达几百件乐器。水压管风琴也是罗马时代重要的乐器。此外还有一些东方乐器传入。罗马人最喜欢的戏剧是笑剧和哑剧,前者以娱乐性为主,有时甚至近乎猥亵,中间插有歌曲和器乐伴奏;后者音乐成分较重,以神话故事为重要题材。11早期基督教的音乐是怎样的?它继承了哪些音乐遗产?答:基督教于公元1-2世纪在罗马帝国流传,4世纪定为国教。起初它所用的音乐成分复杂,包括

6、犹太教音乐遗产(弥撒、赞美诗),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后盛行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廷)的带有东方音乐特色的赞美诗,西方各地教会带有地方色彩的圣咏(法国高卢、意大利贝内文托、古罗马、西班牙莫扎拉布、米兰安布罗斯圣咏)。这些各具特色的圣咏广泛用于各地基督教会。5 回复 1楼 2006-01-10 21:09 举报| fjyt 正式会员5音乐风格概述1中世纪音乐的旋律是怎样的?以级进为主,是歌唱性(或吟诵性)的,和语言的抑扬顿挫有着密切的关系。2中世纪音乐的节奏有什么特点?圣咏节奏是自由的,以歌词(大多是圣经经文)的韵律、句子长短为基础。3中世纪的音乐采用什么调式?通常以8个教会调式为基础

7、。较自由地使用不协和音。4中世纪的音乐织体是怎样的?主要是单声织体。从公元九世纪开始有了2、3或者4个声部的复调织体。5中世纪的音乐使用什么音色?主要是声乐,单声织体的音乐由较小的合唱组演唱,复调织体的音乐通常有独唱者小组演唱。在中世纪后期器乐音乐也得到了发展。6中世纪的主要音乐体裁有哪些?圣咏。由成套的圣咏组成的弥撒曲。宗教的和世俗的经文歌。宗教仪式剧。世俗歌曲(包括牧歌、猎歌、回旋歌等)。器乐舞曲。早期格里高利圣咏1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chant或称作格里高利素歌)是怎样形成的?其音乐有什么特点?答:按照传统的说法,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590-604年在位)从统一治理教会的目

8、的出发,搜集整理了各地的圣咏,选编成两本圣歌集,从而统一了罗马教会的仪式和所用音乐。但实际上统一罗马教会仪式和圣咏的主要工作是在一百多年以后进行的,法兰克王国的查理大帝在789年发布法令,催促废除高卢礼仪,全盘接受罗马圣咏。此后数十年中法兰克的大主教们对罗马的圣礼书进行修订和补充,编写出新的弥撒和日课唱本,形成以罗马传统为基础同时又融合了高卢因素的礼拜仪式和圣咏,这就是所谓格里高利圣咏的基本内容。这种圣咏扩散到其他地区,最后又反馈到发源地罗马。格里高利圣咏是单声织体,其旋律以级进为主,不用变化音、装饰音。节奏自由,随经文句子的长短抑扬而定。在情绪上力求静穆、超脱,排斥人世激情。它专用拉丁文,以

9、纯人声演唱(即不用乐器伴奏)。采用教会调式。2什么是弥撒(Missa)?弥撒是基督教的主要崇拜仪式,由成套的圣咏组成。弥撒分为专用(或译作特定)弥撒(Prope)和常规弥撒(Ordinary)。前者是弥撒中的可动部分,取舍视该次弥撒的内容而定。后者为不变部分,每次弥撒都要用。常规弥撒的五个部分为:慈悲经(Kyrie)、荣耀经(Gloria)、信经(Credo)、圣哉经(Sanctus)、羔羊经(AgnusDei)。3什么是教会调式(或中古调式)?教会调式共有八个:四个正调式和四个副调式,副调式音阶的音域比正调式低四度。虽然在名称上与古希腊音阶相同,但实质上并不同。中世纪的音阶是从下至上排列,有

10、re(多利亚),mi(弗里几亚),fa(利第亚),sol(混合利第亚)这四个结束音。每个调式除了结束音以外,还有一个吟诵音(tenor),在正调式中吟诵音比结束音高五度;副调式的结束音和正调式相同,但吟诵音比正调式的吟诵音低三度;每当吟诵音落在B音上时,它被上移至C音。为了避免不好的音程(如三全音),有时B音要写成B。16世纪的音乐理论家格拉雷安(H.Glareanus,1488-1563)为8种教会调式又加上了4种:以la为结束音的爱奥利亚(Eolian)调式,以do为结束音的伊奥尼亚(Ionian)调式以及各自的副调式。最终形成了12种教会调式,也称作中古调式。象古希腊一样,中世纪对调式的

11、伦理特性也有着不同评价,因此它的用法有独特的讲究。宗教音乐的发展1什么是奥尔加农(organmu)?产生于何时?奥尔加农是产生于9世纪并沿用至14世纪的复调音乐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平行奥尔加农:在圣咏的下方或上方添加一个平行四度或五度的声部,构成两个声部的圣咏。其中圣咏曲调称作定旋律(tenor),也译作固定调。斜向奥尔加农:一个声部保持不变,另一个声部向上或向下进行。反向奥尔加农:附加声部与定旋律声部以反方向进行。自由奥尔加农:以上几种形式的混合运用。 回复 2楼 2006-01-10 21:09 举报| fjyt 正式会员5华丽奥尔加农:也译作花唱式奥尔加农。将位于下面声部的定旋律音符拖

12、长,上方对以多个音,构成一音对多音的形式。2什么是经文歌(motet)?盛行于1220前后-1750年间的一种复调音乐形式,通常为三声部,最低声部是定旋律声部,一般采自圣咏,用缓慢的长音符唱拉丁文的教义,其上方的两个声部采用与圣咏无关的世俗歌词,起初是拉丁文的,后来大多采用地方语言。通常定旋律节奏较慢,最上方声部(第三声部)较快,中间的第二声部介于两者之间。早期经文歌各声部的旋律包括上方声部全都是现成品,即用已有的旋律构成。起初定旋律声部惯用圣咏,后来也采用世俗曲调。曲名由三个声部歌词的头一个词(由上而下)构成。3什么是哥特式风格和巴黎圣母院乐派?代表人物是谁?哥特式风格是指12世纪中叶的西方

13、教会艺术风格。12世纪中叶至13世纪巴黎圣母院的音乐家们创作的复调音乐是音乐上哥特风格的典型代表,其主要写法是越发复杂华丽的花唱式奥尔加农。两位杰出的作曲家是莱奥南(Leonin,约1159-1201)和佩罗坦(Perotin,约1170-1236)。4什么是纽姆记谱法(neumaticnotation)?中世纪的记谱法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开始是用希腊字母变化而来的符号,后来有了纽姆记谱法(neumaticnotation),即在歌词上方标出一些与语言重音、抑扬相对应的符号。11世纪初出现了用一根线贯穿纽姆符号的线谱,接着出现了两根、三根,11世纪下半叶形成了四线谱。5什么是唱名法(solmiz

14、ation)?把六声音阶中的每一个音与一个特定的音节联系起来唱,这就是唱名法。这是由法国教会音乐家圭多(GuidodArezzo,约997-1050)创立的。这六个音节(ut,re,mi,fa,sol,la)选自赞美诗utqueantlaxis中相继各行诗句中的第一个音节。四线谱的确立也是他的功劳。世俗音乐的发展中世纪的世俗音乐可分成三类:1与宗教内容和形式有一定联系的歌曲:孔杜克图斯,12、13世纪的一种拉丁文格律歌曲,从单声部到三个声部都有,既有宗教内容的也有世俗内容的。它与奥尔加农的三个最大不同是:它的定旋律是新创作的,它是用狄斯康特风格写成的,它的歌词是诗歌体,内容常与时事政治有关。戈

15、利亚德歌曲。这是云游四方、不守规矩的神学院学生(人称戈利亚德goliard)创作的歌曲,主题是爱情、酒、对宗教和时事政治的嘲讽。布尔伦诗歌收录了许多这样的歌曲。2属于贵族圈子的骑士音乐:法国游吟诗人(Troubadour)用方言写歌词,内容以爱情为主,如常见的田园恋歌(pastourelle)。13世纪有3中带叠歌的体裁:叙事歌(分节歌形式,分三段,每段7,8行)、回旋歌(8行歌词,)和维勒莱(三段歌词)。它们大多是单声部的,有少量是复调织体。德国恋诗歌手(Minnesinger)出现于12世纪中叶,很可能是在法国游吟诗人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其歌曲体裁主要是巴歌体(bar)。后来发展为名歌手(meistersinger),这是有组织的文学与音乐行会的成员。西班牙有坎蒂加歌曲(cantiga),意大利有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