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教案1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55863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生物多样性 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阐明生物多样性的含义。2、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3、说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二)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2、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辩论活动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结合我国生物多样性,渗透爱国主义教育。2、关注我国生物多样性,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含义。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教学难点: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尤其是对物种和遗传多样性的理解。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首先展示几组鸟类的图片,学

2、生会兴奋地跟着图片说出鸟的名称,对于说不出的,老师也表示理解。教师趁机简要总结:在自然界中,鸟的种类有9000多种,它们分布广泛,生活习性也不相同,形态多种多样。就一种物种而言如此繁多,同学们想想,地球上所有生物物种的体系是多么的庞大!你们心中常常被“自然界生物的种类到底有多少种?”纠结。随着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不断加深,“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也更加丰富,本节课我们从种类、基因、生态三方面初步去了解生物多样性。人类之所以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贡献是难以估量的。地球上每年都有大量的物种绝灭,对此我们不能漠然处之,因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设计思想这节

3、课比较宏观,内容宽泛,我从学生可以较为接受的角度去切入本节课的教学,降低认知的难度,逐步渗透研究这个领域的价值,构建教学结构是上好课的关键。二、新课教学(一)生物多样性的含义1、教师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大致含义。2、学生活动一:资料分析我国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3、教师引导分析并组织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我国的裸子植物的种类在世界排名第几?占世界的几分之几?(2)丰富的特有动植物对我国乃至全球而言是一笔怎样的财富?(3)我国在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方面对世界的贡献如何?这些新品种的出现实质上改变了野生生物的什么特性?(4)你能说出我国有哪些生态系统类型吗?(5)从我国生物多样性具有的几大特点来看

4、,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包括哪几个方面?4、师生归纳:生物的多样性包含三个层次:(1)物种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例:森林中有丰富多彩的各种动、植物等。(2)遗传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例:苹果有红富士、香蕉、花牛等很多品种。(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例:森林、草原、农田、湿地、海洋、等等。设计思想尊重教材但不迷信教材,对专业用语做淡化处理,这样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同时也体现了教师为学生服务的宗旨。(二)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学生活动二:调查我省(市)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生物资源。方案一:课上汇报交流,师生共同点评。交流内容:(1)该生物资源的经济价值; (2)该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3)提出合理开发利

5、用和保护我省(市)生物多样性的建议和设想。方案二:课下举办展览,评选优秀报告。设计思想通过调查可以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到它与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关系,提高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还可以促进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并进一步热爱祖国。汇报、展览调查报告,可以互通有无,共享收获的喜悦,升华情感。学生活动三:自由辩论。辩题1: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何在?(建议阅读教材内容后再进行辩论)辩题2:“杀人者偿命”是否适用于老虎?(请你扮演政府、虎林园、伤者家属三者中的任一角色,与其他同学进行辩论和协商)背景资料:20*2年10月2日,东北虎林园一只雄性老虎将一名工作人员咬伤致死。事后,对于东北虎的如何处置,却难倒了各方人士。3、教师补充小结: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间接和潜在的利用价值,任何一种生物都是一个宝贵的基因库,有着可观的开发利用前景。例如:袁隆平梦想未来的杂交水稻的种子像花生米那么大,他可以在水稻秧下歇息乘凉你们说我们该不该善待这些宝贵的生命呢?设计思想学生自学后进行自由辩论,一方面澄清认识加深理解,一方面锻炼口才展示风采。而角色扮演则可以让学生来理解和学会处理在实施保护生物多样性过程中,所涉及的重大问题和各种关系,来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三、小结1、学生谈学习的收获和体会。2、教师激情评价学生的各方面优秀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