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职院光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08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955225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1.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职院光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08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武汉职院光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08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武汉职院光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08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武汉职院光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08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武汉职院光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08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职院光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08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职院光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08资料(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重点专业五 光电子技术专业建设方案项目组顾 问:吴让大(楚天激光集团总裁、教授级高工)周泽武(华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教授级高工)组 长:王臻副组长:杨新明(华工科技正源光子、总工程师)成 员:吴晓红 刘孟华 张森 胡柏利(楚天激光集团)罗中平(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一、建设基础(一)区位和产业优势及人才需求分析1区位和产业优势光电子技术是21世纪的尖端科技,光电子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我国光电子产业规模飞速发展,市场潜力巨大。据中国光电子行业协会的数据统计,2006年,全国光电产值超过1100亿元。目前,我国光电子产业约占全球市场的5%,估计到2010年,我国将有450多亿

2、美元的产值,占世界市场10%左右的份额。湖北省政府抓住机遇,在武汉建立光电子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应运而生。“武汉中国光谷”现已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为龙头的产业格局。我院地处光谷中心,比邻光电国家实验室,与众多光电知名企业相伴。光谷内现有200多家光电子企业,分别在信息光电子、能量光电子、消费光电子等方面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 有中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企业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有中国光通信领域最大的科研开发机构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有中国最大的IC卡网络产品生产基地精伦电子;有中国知名的激光设备生产企业华工激光、楚天激光;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武汉器件公司。光纤光缆的生产规模居全球第二,国

3、内市场占有率达50%,国际市场占有率12%;光电器件、激光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50%左右。在“十一五”期间,武汉市政府筹资600亿元,倾力打造光谷的武汉科技新城,富士康、中芯国际、威龙光电等国际知名大企业已落户光谷。2人才需求分析为进一步满足“武汉中国光谷”及武汉周边地区光电子产业升级和发展的需要,本专业以“武汉中国光谷”为中心,以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国家级开发区为重点,包括武汉及周边地区开展了光电子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同时,对省属高职院校同类专业进行了调查,以此作为专业建设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依据。被调研的企业有楚天激光集团、华工科技正源光子有限公司、华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4、、武汉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等共计35家,其中激光设备与应用类企业10家,光学加工类企业5家,光纤制造与应用类企业5家,光电器件制造与应用类企业15家。调研的对象包括企业高层、人力资源主管以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和技术骨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调查方法采用问卷与座谈相结合。调查结果显示,从事一线生产、产品测试、售后技术支持工作的高职毕业生比例最高;企业对高职毕业生期望是: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包括:工作态度、纪律性、忠诚度、责任心和职业发展能力;有较强的专业职业技能,包括:设备和仪器仪表的操作、维护,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一定的生产管理和研发能力。未来5年,相关岗位需求量为5000人/年。表4.1-5.1 光

5、电子产业人才现状统计表调查范围学历状况工作岗位类型本科及以上高职中职及以下研发生产产品测试销售与售后服务其他武汉中国光谷地区31.535.6%32.9%25%46.7%10.8%7%10.5%经济技术开发区12.3%30.4%57.3%8%64%6.5%9.5%12%武汉及周边地区10.1%27.4%62.5%4%66%10%12%8%同时,我们对省内开设同类专业的所有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包括我院和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内的8所学校,每年共约有毕业生1200人。总体来看,光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旺盛的社会需求和良好的办学环境,成为本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强有力的依托。(二)专业优势与特色与

6、光谷同生,专业建在地方经济的增长点上为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学院于2000年在全国首开高职院校光电子技术专业。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该专业在国内高职院校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在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课程及教材建设等方面在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学院是湖北省光学学会理事单位,本专业负责人是湖北省高职教育教学委员会光电子技术专业的牵头人,专业于2005年被确认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融“教、学、做”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独具特色本专业从2002年开始,积极推行“教、学、做”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把教和学从传统的、封闭的课堂解脱出来,将部分课程的教学、实训在企业合二为一,实现“教、

7、学、做”一体化。每届学生到国营238厂(现湖北华中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光学工艺实习,“光学加工工艺”课程由工厂的工程师直接授课。组织学生到广东东莞唯进光电子厂进行顶岗实习,将“激光加工技术”、“光电检测技术”等课程直接放到企业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毕业生双证书率达到93%以上,其中有近80%的学生具有多种职业资格证书。3人才培养质量认同度较高本专业开设以来已经为光电子行业输送了近1200名高技能人才。为了客观评价本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了解专业教学与就业市场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近年来,在学院统一组织下,本专业分别对区域

8、内楚天激光集团、华工科技正源光子有限公司等35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对200名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研。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态度、专业技术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满意度均超过90;85的学生认为,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技能及综合能力能满足岗位需要,90的学生实现了对口就业或者在所学专业相关领域就业,并对自己就业的单位及薪酬表示满意。以武汉市为例,本专业40左右的毕业生顺利进入楚天激光集团、精伦电子、华工科技等业内知名企业,平均初职收入为8001200元/月,最高的月薪可达2500元。4率先开发了光电子专业高职课程体系和教材1999-2000年学院组织教师到区域内相关企业进

9、行深入调研,在楚天激光和华工科技等企业的技术人员和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系教授的直接指导下,制定了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建立了课程体系,编写了各课程的教学大纲,为湖北省高职院校开办本专业提供了样板。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陆续出版了系列专业教材,其中,光学加工工艺、现代通信设备等实训教材是本专业与国营238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41研究所等企业共同开发,现已正式出版教材七本。5“师傅当老师、老师成师傅”,“双师”结构的教师团队基本形成本专业在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历来注重从企业引进人才,以改善师资队伍的结构。在现有13名专任教师中,取得技师以上资格的有6人,5人具有二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验,获得国家注册高级工

10、考评员证书的有2人(通信设备和电工),国家注册二级建造师1人(机电安装)。本专业还聘请企业兼职教师6人。实现了“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两个角色的融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开展教科研活动,近年来专任教师共发表专业论文36篇,承担科研项目13项,其中,省级及以上项目8项。表.1-5.3 师资队伍基本情况统计表类别正高职称副高职称初、中职称双师素质具有企业工作经历合计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专任教师兼职教师数量153829666136比例5.3%42.1%52.6%78.9%63.1%68.4%31.6%6校企共建生产性教学基地,实践

11、教学效果明显(1)校内实训教学基地校内建有电子基础实训中心、工程光学实验室、光电技术实训室、光通信实训室、激光技术实训室等5个校内实训教学基地,设备总值超过400万元。其中,激光技术实训室是与楚天激光和亚格激光两个企业共建的生产性实训室,楚天激光提供了价值22万元的激光打标机和激光雕刻机;亚格激光提供了价值约两万美元的激光治疗仪。(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近几年来,本专业与“中国武汉光谷”内相关企业和省内外其他光电子生产、研发单位建立了良好的产学合作关系,目前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个,有效的利用了社会资源,保证实践教学达到了教学总时数的50%。表4.1-5.4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一览表序号基地名

12、称实践教学项目合作方式1众友科技光通信产品的安装、调试等合作开发2湖北华中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光学器件加工、激光测距系统加工与调试顶岗实习3楚天激光激光加工、激光医疗订单培养、顶岗实习4武汉器件公司光电子器件与产品的安装、调试等顶岗实习5武汉邮电科学院光器件、光通信顶岗实习、合作开发6华工科技正源光子光电器件、光学器件订单培养、顶岗实习7东莞唯进光电子COMBO、DVD、CD光驱整条生产线顶岗实习7引领全省高职光电子技术专业发展,专业建设示范作用突出经过几年的建设,在全省同类院校中本专业示范作用发挥明显,为鄂州职业大学、武汉软件职业学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等兄弟院校开办光电子技

13、术专业提供了指导和帮助:一是提供该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大纲、专业教材;二是对教师进行专业咨询、培训;三是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场所。近几年来,工程光学实验室、光电技术实验室共接受了兄弟院校500余名学生实习实训。8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与技术培训,专业服务行业成效明显为企业提供技术开发及服务项目有“光电技术应用开发”、“玻璃晶体折射率的测定”、“直角棱镜出射光偏向角的测定”等。分别在2005年、2007年对华工科技正源光子技术有限公司和武汉天宇光电有限公司的近380名员工进行光纤通信技术和应用光学的培训,初步形成了学校与行业之间的良性互动。9依托湖北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搭建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共享

14、平台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有关精神,2006年成立了湖北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总部设在我院,近一百家光电企业和职业院校为集团成员。该集团为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搭建了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桥梁,加大了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强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缩短了“供”、“求”距离。本专业依托集团与企业广泛联系,实现了资源共享。(三)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1如何使本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体现“工学结合”的特征;2如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重构课程体系,加大校企合作开发教材的力度;3如何将现有实训室整合、改造升

15、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4如何加大行业专家、能工巧匠参与专业建设力度,进一步推进“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二、建设目标(一)总目标在三年建设期内,打好“光谷牌”,依托建在我院的全省性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立足在与“中国武汉光谷”光电子企业己建立起来的深入和广泛的合作关系基础上,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开发理论为指导,“三家合力”(即课程开发专家、企业实践专家、课程教学专家)构建湖北省首个光电子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建立专业教学标准,为同类同专业建设提供示范;创新“校企融合、产学一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使本专业成为“武汉中国光谷”光电子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建立以“四个是”为特征的实训中心”(即实训中心是车间、指导老师是师傅、实训设备是生产性设备、实训工件是企业产品);政、产、学相结合,建立湖北省光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培训及考核体系,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鉴定机构,使本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