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三高考模拟试题7+4-专题1带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953730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三高考模拟试题7+4-专题1带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高三高考模拟试题7+4-专题1带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高三高考模拟试题7+4-专题1带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高三高考模拟试题7+4-专题1带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高三高考模拟试题7+4-专题1带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高三高考模拟试题7+4-专题1带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三高考模拟试题7+4-专题1带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度高三年级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F:19 Al:27 Si:28 S: 32 Ca:40 Fe: 56 Ba: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四氯化碳分子比例模型: BCOS的电子式是 C次氯酸的结构式为 HClO D O2离子结构示意图: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H4)2SO4和CuSO4溶液都能使蛋白质沉淀析出B苯酚与甲醛在酸性条件下生成酚醛树脂的结构简式为 C醋酸和硬脂酸互为同系物,C6H14和C9H20也一定

2、互为同系物D迷迭香酸的结构为它可以发生酯化、水解、加成等反应9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目 的 操 作A确定某卤代烃为氯代烃取某卤代烃少许与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盐酸酸化,然后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B配制银氨溶液在硝酸银溶液中滴加稀氨水至沉淀恰好消失C提取碘水中的碘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入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D确定蔗糖是否发生水解取2 mL水解液滴加少量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10下表是3种物质的溶解度(2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MgCl2Mg(OH)2MgCO3溶解度(g/100 g)740.000 840.01A已知MgCO3的Ksp6.82106 mol2L2,则所

3、有含有固体MgCO3的溶液中,都有c(Mg2)c(CO),且c(Mg2)c(CO)6.82106 mol2L2B除去粗盐中含有的MgCl2杂质,最佳除杂试剂为Na2CO3溶液C将表中三种物质与水混合,加热、灼烧,最终的固体产物相同D用石灰水处理含有Mg2和HCO的硬水,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Mg22HCOCa22OH=CaCO3MgCO32H2O11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NH4HCO3溶液中加入少量稀NaOH溶液:NH4+ OHNH3H2OB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2Fe2+2Br2Cl22Fe3+Br2+4ClC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用硫酸酸化的双氧水Fe2+2H+H2O2Fe3+2H

4、2OD在通入过量SO2后的NaOH溶液中加足量的溴水(不考虑SO2的溶解): HSO3+Br2+H2O3H+2Br+SO420沉淀的质量NaOH溶液的体积100 110 V(NaOH) (mL)1210克Fe2O3、SiO2、Al2O3混合物加入足量的100 mL x mol/L稀硫酸中,过滤,然后加入10 mol/L 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和加入NaOH溶液体积如右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滤出的物质为SiO2 B可求出x的值C可求出Al2O3的质量分数 D可求出Fe2O3的质量分数13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 Si(s)+4HCl(g) H=

5、Q kJ/mol (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 则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C反应至4 min时,若HCl浓度为0.12 mol/L,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3 mol/(Lmin)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 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 1 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非选择题26(14分)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探究小组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水合肼(N2H4H2O)。CO(NH2) + 2NaOH + NaClO = Na2CO3 + N2H4

6、H2O + NaCl实验一: 制备NaClO溶液(1)将氯气通入到盛有NaOH的锥形瓶中,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实验二: 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 分反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馏分。(已知:N2H4H2O + 2NaClO N2 + 3H2O + 2NaCl)(2)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 (填标号A或B);ANaOH和NaClO混合溶液BCO (NH2) 2溶液选择的理由是 ;实验三: 测定馏分中肼含量水合肼具有还原性,可以生成氮气。测定水合肼的质量分数可采用下列步骤:a称取馏分5.000g,加入适量Na

7、HCO3固体,经稀释、转移、定容等步骤,配制250mL溶液。b移取25.00 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水,摇匀c用0.2000mol/L碘溶液滴定至溶液出现微黄色且半分钟内不消失,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保持在6.5左右。记录消耗碘的标准液的体积。d进一步操作与数据处理(3)水合肼与碘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滴定过程中,NaHCO3能控制溶液的pH在6.5左右,原因是 来源:Z_xx_k.Com(4)滴定时,碘的标准溶液盛放在 滴定管中(选填:“酸式”或“碱式”) ;若本次滴定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为18.00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5)为获得更可

8、靠的滴定结果,步骤d中进一步操作主要是: 。27(14分)现有五种可溶性物质A、B、C、D、E, 它们所含的阴、阳离子互不相同,分别含有五种阳离子 Na、Al3、Mg2、Ba2、Fe3 和五种阴离子Cl、OH、NO3、CO32、X中的一种。(1)某同学通过比较分析,认为无需检验就可判断其中必有的两种物质是 和 (填化学式,且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写在第一个空);(2)为了确定X,现将(1)中的两种物质记为A和B,含X的物质记C,当C与B的溶液混合时,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无味气体;当C与A的溶液混合时产生棕黄色沉淀(红白混合颜色),向该沉淀中滴人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最后留有白色沉淀不再溶解。则X为 ;

9、ASO32BSO42 CCH3COO DSiO32(3)B的水溶液不显中性,原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4)将0. 02 molA与0.0 1molC同时溶解在足量的蒸馏水中,充分反应后,最终所得沉淀的质量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将Cu投入到装有D溶液的试管中,Cu不溶解;再滴加稀H2SO4,Cu逐渐溶解,管口附近有红棕色气体出现。则物质D一定含有上述离子中的 (填相应的离子符号)。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利用上述已经确定的物质,可以检验出D、E中的阳离子。请简述实验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28(15分)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它清洁、高效、具有优

10、良的环保性能,甲醚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轻微的醚香味,其燃烧热为1455 kJmol,甲醚可作燃料电池的燃料。(1)写出甲醚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H2(g)和C(s)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 kJmol-1、393.5 kJmol-1;计算反应4C(s)+6H2(g)+O2(g)=2CH3OCH3(g)的反应热为 ;(2)工业上利用H2和CO2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如下:6H2(g)+2CO2(g)CH3OCH3(g)+3H2O(g) H0一定温度下,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下列能判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选填编号,注意大小写)ac(H2)与c(H2O)的比值保持不变b单位时间内

11、有2molH2消耗时有1molH2O生成c容器中气体密度不再改变d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再改变温度升高,该化学平衡移动后到达新的平衡,CH3OCH3的产率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下同),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将_;(3)以甲醚、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_;(4)用(3)中的燃料电池为电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500 mL滴有酚酞的NaCl溶液,装置如右图所示:请写出电解过程中Y电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 ;当燃料电池消耗2.8 LO2(标准状况下)时,计算此时:NaCl溶液的pH= (假设溶液的体积不变,气体全部从溶液中逸出)。36【化学一一选修化学与

12、技术】(15分)以炼锌烟尘(主要成份为ZnO,含少量CuO和FeO)为原料,可以制取氯化锌和金属锌。、制取氯化锌主要工艺如下: 下表列出了相关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L1计算)。金属离子开始沉淀的pH沉淀完全的pHFe3+1. 13. 2Zn2+5. 26. 4Fe2+5. 88. 8(1)加入H2O2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流程图中,为了降低溶液的酸度,试剂X不可以是 (选填序号:aZnO;bZn(OH)2 ; cZn2(OH)2CO3 ;dZnSO4);pH应调整到 ;(3)氯化锌能催化乳酸(2-羟基丙酸)生成丙交酯(C6H8O4)和聚乳酸,丙交酯的结构简式为 ,聚乳酸的结构简式为 ;、制取金属锌采用碱溶解ZnO(s)+2NaOH(aq)+H2O(l)=Na2Zn(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