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9-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9944624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9-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9-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9-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9-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9-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9-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件:9-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西方民主启蒙在中国进一步传播。这些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逐渐强化。,面对民族危机,早期维新思想发展为康梁的维新思想,要求变法图强,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1898年,光绪皇帝发布定国是诏开始实施变法。法令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措施。但由于遭到顽固派的反对而失败。 维新变法运动在中国近代化的道路上涉足到了政治领域,虽然未能挽救民族危亡,也没有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第1课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晨读午诵 【记知识纲要】,【答必记问题】 1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 2民族资本主义初步

2、发展的原因、表现。 3清政府统治危机的表现。 4“实业救国”。,学习掌握基础知识,自主学习,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背景 (1)_签订后,日本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 (2)欧美帝国主义列强扩大对华政治侵略与_。,马关条约,经济掠夺,2表现 3.影响: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资本输出,租借地,门户开放,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1财政危机 (1)原因 从1896年起,偿还借款。 各地严重的洪涝灾害。 (2)应变措施:_。 (3)结果:遭到官员的抵制,成效甚微。 2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和_更加激化。,节支增收,社会矛盾,教材P126漫画“民众的痛苦”,反映出中国19世纪末怎样的社会现

3、实? 【提示】 反映了外债、税收是压在人民身上的沉重负担,人民反抗不断,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思维拓展1,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中国的_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条件) (2)爱国工商人士发出“_”的呼声。(主观条件) (3)清政府允许_。 2表现: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_。 3特点:资金少、规模小、数量少、技术力量薄弱。,自然经济,实业救国,民间设厂,民间设厂,厂矿企业,4影响 (1)新兴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_开辟道路。 (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_运动奠定了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维新变法,如何看待当时的“实业救国”呼

4、声? 【提示】 (1)“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社会变革准备了一些条件。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实业救国”既不能振兴实业,也不能从根本上挽救中国。,思维拓展2,突破难点 突出重点,要点探究,1.时势条件。甲午战争后,欧美列强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积极寻求救亡之策。 2思想根源。19世纪七、八十年代,脱胎于洋务派、痛感洋务运动弊端的早期维新派产生。他们要求抵抗列强侵略,要求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做了思想准备。,3经济基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

5、的初步发展是其产生的经济基础。 4阶级基础。随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 5社会根源。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后清王朝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而大肆出卖国家和民族权益,统治更加专制腐朽,这就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探寻新的、反映资产阶级意愿和要求的救亡图存道路。,6国际因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和日本的迅速强大,促使他们决心以日本为榜样,通过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1变化 (1)经济上对中国的资本输出代替了以往的到处寻找借口发动侵略战争、开辟通商口岸和商品输出为主的侵略方式,这正吻

6、合了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向全世界输出过剩资本的阶段特征,而且资本输出比商品输出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掠夺更加有利。 (2)政治上由直接割地改为划分势力范围和强占租借地,这是中国人民多年反抗的结果,也是帝国主义国家相互矛盾的结果之一。1895年三国干涉归还辽东半岛表明帝国主义国家既想独占,又反对别国独占,最后只能选择共同瓜分的道路。,2认识 (1)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和瓜分方式的改变,并不意味着侵略的放松,而是适应和更加便利帝国主义国家扩张的需要。 (2)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资本输出和瓜分中国的地区、先后、程度差异甚至表现出的矛盾,并不妨碍在侵略中的一致利益和一致行为。,1.资本输出 (1

7、)表现 争做中国债主(三次大借款)。 争夺路矿权(铁路修筑和矿山开采)。 开设工厂(马关条约开先例)。 开设银行。,(2)危害或影响 便于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扩大了在华的政治势力。 控制了中国铁路沿线的土地和资源,便于对中国进行侵略。 把中国变成列强工业品的独占市场,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这些银行变成了帝国主义垄断资本在中国的大本营,控制了中国的贸易和金融。,2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1)表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影响:是列强掠夺中国的高峰,是中国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 3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1)表现:分享其他列强在华

8、侵略权益。 (2)影响:“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了新阶段(独立侵华),扩大了它在中国的影响。,体会技巧 提升解读能力,史料泛舟,史料探究 材料一:清廷上谕“马关商约于我华民生计,大有关碍,亟宜设法补救以保权利”“振兴商务,为富强至计,须求工艺,设厂制造,始足以保我利权”。 (1)结合材料一分析导致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提示:对日巨额赔款和清政府大借外债,需偿还巨额外债本息,清政府财政危机日益严重。发展民族工业成为开辟新财源的重要措施。,材料二:甲午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 材料三:1895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60

9、多家,其中80%属于轻工业。纺织业是中国民族工业最集中的行业。,(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 提示:商办厂矿数量增加;投资总额迅速增长;轻工业发展最为显著。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有何政治意义。 提示:使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开始壮大并在19世纪末作为新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史论形成 民族工业的特征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1民族工业的特征 (1)从企业的产生看,中国民族工业走过一条独特的创立道路,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而是在列强入侵,破坏了中国发展的正常秩序,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 (

10、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看,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其中主要是纺织工业。中国民族工业缺乏雄厚的经济基础,本身不能生产机器,只能从投资少、周转快和获利多的轻工业开始。,(3)从工业分布看,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原因是这些地区受资本主义列强侵略较早,自然经济瓦解的程度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较高,同时,便于利用外国的技术设备。 (4)从设备、技术和经营管理看,中国民族企业很落后。 (5)从企业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看,中国民族企业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因而发展缓慢,这决定了中国民族工业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这正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重要

11、的特点。,2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1)革命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因而具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的要求。 (2)妥协性: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又同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妥协的一面。,课堂思考 有本可依,教材作业解惑,学思之窗 教材P124,根据上述内容,想一想,为什么说马关条约加深了中华民族的危机? 【提示】 (1)割地:使中国失去大量土地;使数百万台湾同胞长期处于日本殖民统治的深重灾难之中;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2)赔款: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列强通过贷款进一步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 (3)通商:使列强深入中国内地,

12、掠夺中国资源和倾销商品。 (4)开设工厂:使列强直接掠夺中国的原料、劳动力和市场,沉重打击了中国的民族工商业。,本课测评 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主要反映在哪些方面? 【提示】 西方列强通过资本输出(争做中国债主、商品输出、掠夺原料、土地、劳动力、争夺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开设银行等)、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来瓜分中国。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暂时缓和了列强争夺中国的尖锐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列强建立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2简述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状况。 【提示】 甲午战争后商办企业在总资本额上占产业资本总数的70%,而官督商办、官办企业仅占30%。说明当时出现了一个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但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是艰辛而缓慢的,随着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加深,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依然举步维艰。,word部分:,请做:,课后强化演练 综合测评 素能提升,点此进入该word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