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说课稿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37088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调歌头说课稿红寺堡区第二中学 八年级语文下册 高艳红一、教材来源水调歌头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25课诗词曲五首中的第四首。二、教材分析水调歌头作为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之作,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全词运用形象的描绘和浪漫主义的想象,仅仅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议论和抒情,从天上与人间,时间与空间,月与人等这些相联系的范畴进行思考,把自己对弟弟的感情升华到探索人生乐观与不幸哲理高度,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读出自己的理解与体验。依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发展

2、学生的思维和创新精神,促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则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与语感为主,并适当积累一定的文言文字词知识,使学生对古文学作品作家有所了解。三、学情分析1、学习起点分析(1) 一般特征:初二学生一般处于13到15岁的这个年龄,此阶段正是叛逆期,具有叛逆性,易受外界影响而导致成绩两极分化的的特点,同时也具有可塑性、主动性和独立性的特点,因此,该阶段是学生思想态度塑成的关键时期。(2) 起点能力:通过平时的观察和每次的考试成绩分析,从认知结构上来说,八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苏轼的相关知识,积累了一定的学习诗词的方法经验。认知能力上,学生通过两个多学期的初中语文学习,表现

3、在课堂上的是大部分学生能够课前预习 ,主动查找资料释疑探析,个别学生还对作者思想有自己相当成熟的理解,并且能够运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指导自己的思想行为。学习态度上,八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五单元的前面三首诗歌,具备了学习诗词的相关能力,且具有大胆丰富的想象力,再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之前查找资料的自主学习,对这首千古传诵的中秋词水调歌头很感兴趣。2、学习风格分析: 通过分析学生以前学过的内容、查阅考试成绩以及与学生、该生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的谈话、调查了解,一部分学生的成绩稳定,且呈平稳上升趋势,这与这部分学生平时踏实努力的学习态度密不可分。而有一部分学生,成绩上下波动幅度特别大,这是因为,这部分

4、学生平时学习态度时好时坏,注意力不能够集中且平时比较贪玩,虽然对学习也有较浓厚的兴趣,但不能持之以恒。还有一小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基础差,再加上外界不良因素的诱导,厌学、叛逆、学习态度不端正,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游。就总体情况而言,八年级学生对水调歌头这首诗词非常喜欢,并能够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来解读作者及其词作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表现在课堂上,据老师的观察,学习兴趣较高,学习的主动性较强。四、学习目标和重难点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再根据教材特点和

5、学生的学情,我认为本文应达成的学习目标为:1、知识和技能目标:反复诵读词作,了解词作所叙写的内容。2、过程和方法目标:品读重要词句,体会词作的韵味。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词人旷达乐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五、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教学设计理念是:张扬师生个性,突出学生主体,重视学生感受,强调朗读品味,渗透学法指导,实行合作探究,加强能力培养。我采用导读教学法和提问朗读教学法,并指导学生用以读会意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来学习。 此外还利用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

6、到课堂始终,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籍此落实教学目的。提问法: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短文整体的把握能力,我设计了若干个问题在学生反复朗读中适时抛出,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最后又通过互动设计板书表现出来。练习法: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我设计一些课堂练习,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中设计多种情境,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读、思、品、说,理解词情、词理和词味,并且在

7、能力发展的同时,学生获得思想启迪、让学生享受到审美乐趣。在教学流程方面,整体上按照“激趣导入朗读体会品味文本拓展延伸”四个步骤进行设计,以构建和谐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上,以指导诵读法,激趣导入法,想象联想体味法自主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2、学法指导圈点批注法 通过画一画、勾一勾、圈一圈、注一注,养成读书就动脑动笔的习惯。探究阅读法 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词作提出疑问,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全班合作探究。七、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新课 (苏轼“吟诗赴宴”的故事)。(二)出示教学目标。(三)走进作者(播放“作者生平及其作品”微视频 )。(四)出示诵读要求(1、2、3)。1、依据要求自读课文。2

8、、指导学生读并加以点评。3、小组自读,注意朗读停顿和节奏。4、小组赛读。5、集体朗读,力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词人抑郁而又旷达的感情。(五)小组合作,疏通词意。(六)走进词境,理解感悟1、 这首词的小序是什么内容?作用呢?2、 词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词人内心的矛盾?为什么?3、 词中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词的上、下片各写什么内容,有什么关系?5、说说这首词你最喜欢哪句,为什么?请用书面的形式表达。(七)小练习(八)总结布作业(九)板书设计水调歌头苏轼上阙(上片)写景(望月)下阙(下片 )抒情(怀人)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十)教后记教后记:1.微视频引用很好,但不宜太长,给人一种喧兵夺主的感觉。2.教师点拨的语言和神态非常好,对学生的指导很丰富。3、写作环节播放高山流水创设写作情境,同时作为作结标志,引用自然。4、个别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深刻而透彻,且能学以致用,达到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教学目标。5、结尾收束恰到好处。6.环节还不够紧凑、细节处理不太恰当,比如,听读时没有播放出来,学生朗读时也没有读出气势,没有读出感情。7、课前热身没有收到应有的活跃课堂的效果,画蛇添足,取消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