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同步练习1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25529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同步练习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长江》同步练习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长江》同步练习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长江》同步练习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长江》同步练习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江》同步练习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同步练习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江同步练习收获平台一、积累与运用1比较下列形似字,把拼音写在横线上,读一读,并在括号里组词。告诉同桌,你是怎样区别这些字的。缕 ( ) 曙 ( ) 焕 ( )褛 ( ) 署 ( ) 涣 ( )栈 ( ) 梭 ( ) 粼 ( )贱 ( ) 俊 ( ) 鳞 ( )2“长江很早便醒过来了,它醒过来的时候,浦口车站上的路灯还没有熄灭。”品味句中“醒”字的妙处。答: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我们从车窗里看见你,你这样的容光焕发,你的笑容多么甜美。我想,不止是这江面上众多的升帆的货船和鸣笛的汽轮,那来往穿梭的舢板和驳船,不止是停泊在江心的钻探船,不止是下关码头两旁长长的仓库、堆栈和高楼,使你的心好像

2、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哦,长江。从你流动和奔腾过来的、纵横广阔的土地上,山和一串串的明珠一般的湖泊,江岸上的码头,建筑物,无边无际的田野,风车,工厂和一座座的城市:不止是这些,使你的脸上堆满了笑容,使你的心好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哦,长江。哦,我们的古老的、古老的母亲,以自己的乳汁,千年万载地哺育了亿万子女的乳娘。我想,那是祖国人民的无比幸福生活,那是祖国人民对于未来的灿烂的理想,祖国人民奔赴未来的壮志,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光辉,照耀得你的心像黎明一般的舒畅,青春一般的欢愉。1第一段中“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这组排比句描绘了哪些景物?用排比句式使你在朗读时产生什么感觉?体

3、会到作者的什么心情?答:2.请模仿课文,用“不止是不止是不止是”写个句子。答:3文中划波浪线的语句,同样的话写了三次。这在诗的章法上叫做“复沓”,只要仔细阅读,就不难发现,所有这三次“重复”,都是安排在章节相称的位置上,形成一种对称感,旨在营造一种一唱三叹的效果。朗读课文时要品出作者的用意。作者用“黎明”、“青春”来比喻祖国母亲的心情,这两个比喻让你产生怎样的联想?答:发展空间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溪水(节选)苏雪林几番秋雨之后,溪水涨了几篙;早凋的梧楸,飞尽了翠叶;黄金色的晓霞,从杈丫树隙里,深入溪中;泼靛的波面,便泛出彩虹似的光。现在,水恢复从前活泼和快乐了,一面疾忙的向前走着,一面还要和沿

4、途遇见的落叶、枯枝淘气。一张小小的红叶儿,听了狡狯的西风劝告,私下离开母亲出来顽玩,走到半路上,风偷偷儿的溜走了,他便一交跌在溪水里。水是怎样的开心呵,他将那可怜的失路的小红叶儿,推推挤挤的推到一个漩涡里,使他滴滴溜溜的打圆转儿;那叶向前不得,向后不能,急得几乎哭出来;水笑嘻嘻的将手一松,他才一溜烟的逃走了。水是这样喜欢捉弄人的,但流到坝塘边,她自己的魔难也来了。你记得么?坝下边不是有许多大石头,阻住水的去路?水初流到石边时,还是不经意的涎着脸撒娇撒痴的要求石头放行,但石头却像没有耳朵似的,板着冷静的面孔,一点儿不理。于是水开始娇嗔起来了,拼命向石头冲突过去;冲突激烈时,浅碧的衣裳袒开了,露出

5、雪白的胸臂,肺叶收放,呼吸极其急促,发出怒吼的声音来,缕缕银丝头发,四散飞起。辟辟拍拍,温柔的巴掌,尽打在石头皱纹深陷的颊边,她真的怒了,不是儿嬉。谁说石头是始终顽固的呢?巴掌来得狠了,也不得不低头躲避。于是水得安然渡过难关了。她虽然得胜了,然而弄得异常疲倦,曳了浅碧的衣裳去时,我们还听见她断续的喘息声。(摘自20世纪中国散文读本(现代),海峡文艺出版社)1文中加点的字你都会读吗?你有没有查字典的好习惯?靛( ) 涎( ) 嗔( ) 袒( ) 曳( )2第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段中哪些词语赋予溪水生命的特点?答:3如果第段不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应该怎样写?比较一下说说效果的不同。答:4作者不仅

6、赋予溪水生命,小红叶、坝底的石头也是有生命的,小红叶、石头各自有特点?答:5长江和溪水都多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你用拟人手法写一段景或一种物。答:轻松一刻我们的母亲从哪里来?(一)长江发源于青海省南部的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冬冰峰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格拉丹冬,藏语意为“高高尖尖的山峰”,海拔6620米,姜根迪如海拔6548米,有南北两条呈半孤形的大冰川,南支冰川长12.5公里。宽1.6公里,冰川尾部有两公里的冰塔林。这高耸入云的冰雪山体和晶莹皎洁的大冰川,是万里长江的源泉。 长江从这里流出,自西向东,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上海等省区,注入东海,全长6380公里,

7、为世界第三条大河。长江源头冰塔林千姿百态,银雕玉砌,似水晶宫里亭亭玉立的少女,赛九重云霄外的琼楼玉宇,其冰川融水欢啸而下,成为万里长江第一河沱沱河的源流。为什么说我们是“炎黄子孙”今天,人们常用“炎黄子孙”来称呼中国人,而我们中国人也以自己是“炎黄子孙”为荣。这是为什么呢?“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国的古代劳动人们一直认为盘古是开天辟地的英雄,而三皇五帝把很多生产与生活技能传授给人们,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进入了文明发展的时期。炎帝和黄帝就是三皇五帝中相当了不起的人物。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关于他们的说法自古就不一样。中国古书上,习惯把伏羲、女娲、神农称为“三皇

8、”,把太皋、炎帝、黄帝、少皋、颛顼称为“五帝”。很多学者认为,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想象中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都是象征性的人物。关于三皇五帝的记载,尽管只是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却也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原始社会氏族和部落的历史。上古的时候,人们靠打猎、捕鱼、采摘野果为生,过着原始游牧生活,以至于经常挨饿、受冻、遇险。炎帝看到人们备受折磨,心里极为不安,于是日思夜想,要大家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如果有一种草结出的果子又多又能吃,人们就不用四处采摘野果了吗?炎帝不辞辛苦,冒着生命危险,走遍了名山大河,决心寻找这种“草”。他尝尽了无数千奇百怪的果子,有一次误吃了毒果差点送了命。后来,炎帝终

9、于找到了他心目中能结出很多果子又能吃的草,这就是禾苗。为了减轻人们耕作的劳苦,炎帝又教会人们耕作技术。炎帝还教会人们按季节栽培农作物,教人们制陶、绘画、射箭、猎兽、制琴、音乐、舞蹈等。炎帝种谷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人们把炎帝敬为“神农”。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传说黄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过着游牧生活。后来,黄帝和炎帝展开了几场大战,并彻底击败了炎帝部落。从此,黄帝部落进入了黄河流域,并很快发展起来,形成了强大的部落联盟。黄帝打败炎帝后,蚩尤仍然继续作乱,不听从黄帝的命令。黄帝于是率领各部落的联军与蚩尤在涿鹿(今属河北)摆开战场,经过几次大战,最终活捉了蚩

10、尤,并将他斩首示众。天下从此又太平起来,于是各部落都尊黄帝为天子。黄帝统一了黄河流域后,制订了很多礼仪、法规等,派官员到各地治理天下。黄帝还指导百姓种植百谷草木,驯服猛兽,他的妻子教会人们养蚕、织布、做衣服等。后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归于黄帝,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术等,传说都始于黄帝时期。炎帝神农氏首先发明了种谷技术,黄帝首先统一了中华民族,他们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开创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中华儿女为了世世代代永远纪念他们,就自称是“炎黄子孙”。参考答案收获平台一、积累与运用1.缕l 曙sh 焕hun 栈zhn 梭su 粼ln褛l 署sh 涣hun 贱jin 俊jn 鳞

11、ln(组词略)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没有把长江仅当做长江写,而是有生命的“人”,让读者有种亲切感,自然联想到“母亲”的形象。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1作者在这里不厌其烦地罗列货船、汽轮、舢板、驳船、钻探船、仓库、堆栈、高楼等等体现当时中国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景象,读起来给人一种欣喜,颇有气势。这些排比句刻意要表现出经过长江时那种目不暇接的感觉,表现出作者内在情感的兴奋。2.略。3祖国母亲是古老的,更是朝气蓬勃,充满希望的。发展空间1、din xin chn tn y2活泼和快乐 走 遇见 淘气3一张小小的红叶儿,从树枝上脱落下来,随风飘荡,风停下来时,它就落在溪水里。效果:用拟人的手法写显得亲切、形象,仿佛是朋友。4小红叶有少年特有的调皮,渴望去闯世界;石头顽固又不得不给执著的水让路。5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