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917191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公开课教案 武平县象洞初级中学 冯春荣教材分析 1本小节内容安排在第十四章“轴对称”的第三节。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是轴对称图形,可以借助轴对称变换来研究等腰三角形的一些特殊性质。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以及等边三角形的相关知识,重点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它是研究等边三角形,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依据,这也是全章的重点之一。 2本节重在呈现一个动手操作得出概念、观察实验得出性质、推理证明论证性质的过程,学生通过学习,既体会到一个观察、实验、猜想、论证的研究几何图形问题的全过程,又能够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

2、提高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在此之前已接触过等腰三角形,具有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轴对称的知识和技能 ,本节教学要突出“自主探究”的特点,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论证,得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享受探求新知、获得新知的乐趣。 2在与等腰三角形有关的一些命题的证明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添加辅助线的问题,这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难。另外,以前学生证明问题是习惯于找全等三角形,形成了依赖全等三角形的思维定势,对于可直接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问题,没有注意选择简便方法。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理解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和计算

3、。数学思考:1、观察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发展形象思维。 2、通过时间、观察、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难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1】 实践观察,认识等腰三角形/出示问题: (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并剪下阴影部分(如教科书图12.3-1),再把它展开,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2)上述过程中得到的ABC有什么特点?分别说出它的边、角名

4、称。 教师在学生观察的同时提出问题,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基础上画出图形,介绍腰、底、顶角、底角。学生动手剪纸,观察 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为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活动2】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出示问题: (1)活动1中剪出的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把它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空: 相等的线段: 相等的角: (2)你能猜一猜等腰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吗? 教师在学生的猜想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完善,归纳出性质1、性质2. 本次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从轴对称的概念出发折纸判定: (2)学生能否有规范清晰的数学语言说

5、出自己的猜想; (3)学生能否归纳全面; (4)学生在活动和交流中表现出来的参与意识动手折纸,观察,完成填空 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猜想通过学生观察,教师的引导,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品质【活动3】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证明出示问题 (1)性质1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什么? (2)用数学符号如何表达条件和结论? (3)如何证明? 教师纠正和补充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根据对称性寻找辅助线的添加方法。板书证明过程 (4)受性质1证明的启发,你能证明性质2 吗?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 (1)学生语言的规范性; (2)学生的应用意识,模仿能力;

6、(3)学生在活动中发发表个人见解的勇气。学生分析性质1的条件和结论,并转换成数学符号 学生证明 学生模仿证明性质2培养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增强理性认识,体验性质的正确性,提高演绎推理的能力/【活动4】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运用出示问题 (1)如果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36,那么它的底角的度数是。 (2)在ABC中,AB=AC, BAC=90,AD是BC边上的高,则BAD= ,BD = 。= 教师评判 (3)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 教师参与讨论,认真听取学生的分析,引导学生找出角的关系,书写解答过程。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 (1)学生能

7、否正确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2)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1)(2) 学生讨论问题(3)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参与意识,巩固所学性质【活动5】 反馈练习出示练习 (1)等腰三角形一个角是36,它的另外两个角是。 (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是11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 (3)如图,在ABC中,AB=AD=DC, BAD=26,求B和C的度数。 教师指导,给出答案。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学生能否正确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学生是否注意到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一定是锐角; (3)学生是否注意到可能的多种情况。学生思考,练习及时

8、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学生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活动6】小结与作业: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有哪些收获? 作业:教科书习题12.3.1第1、4、6题。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性质,归纳常用辅助线的添加方法。 教师应关注: (1)等腰三角形学生的运用; (2)辅助线的添加; (3)学生在练习中反映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性质,说出收获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总结反思,通过课后独立思考,自我评价学习效果板书设计一、等腰三角形:腰、底边;顶角、底角 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

9、线,地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教学反思 这节课“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教学设计中,改变了以全等三角形为切入点的做法,而是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猜想证明,完成了从感性到理性的知识发生发展的认知过程,最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突出应用意识。 本节课是我本学期公开课的教学内容,听课老师在评课中说到,本节课最大亮点就是把课堂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师生互动活跃,教师以学生为主,通过引导、指点,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成功的体验。 教学中不足之处是有一小部分学生没能主动参与到动手探究中来,学习主动性欠佳。课后找这些同学谈心,了解他们学习情况,尽量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树立学习的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