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各节同步检测2-6-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95229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各节同步检测2-6-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各节同步检测2-6-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各节同步检测2-6-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各节同步检测2-6-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各节同步检测2-6-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各节同步检测2-6-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各节同步检测2-6-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6第2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选择题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A无限性B反复性C客观性 D主观性答案C解析本题是基础题,考查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识记能力。2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的实践。这句话主要反映了()A真理的具体性 B真理的相对性C真理的条件性 D真理的客观性答案D解析真理依靠实践来证明,因为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这体现了真理的客观性,故选D项。3“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只要再多走一小走,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说明()A真理是绝对的 B真理是有条件的C真理是客观

2、的 D真理是具体的答案B解析题干揭示了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如果超出自身适用的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故选B。4一位诗人曾用生动的语言表述了“错误”的自白:“我不是魔鬼,不是恶棍,每个喜欢探索和追求的人都是我终身相许、棒打不散的情人。我总是先给他们一分荒谬,两分不幸,再给他们三分收获,四分欢欣,我总是在阵痛中分娩着聪明。”从这一自白得出的结论是()真理与谬误既对立又统一,谬误从反面推动真理的发展对每一个认识的个体来说,犯的错误越多,所获得的真理就越多找出所犯错误的原因,意味着接近了真理谬误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A BC D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真理与谬误的辩证关系问题。从谬误到真理

3、的转化是有条件的,的说法忽略了二者转化的条件,排除。C正确。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的名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A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B认识是一个直线上升的过程C认识是一个追求终极真理的过程D认识来源于实践答案A解析庄子的名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故选A。认识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发展的,没有终极真理,故B、C错误;D与题干无关。6许多老师反映:有不少学生把网络语言照搬到作文中,如“PK(对决)”“PF(佩服)”“7456(气死我了)”等。针对这一现象,专家认为:一个民族的书面语言必须规范,一些网络语言只是民间语言,只

4、有经过社会生活和经典作家的选择与运用,最终得到社会的承认,才能作为书面语言使用。这说明()认识并非都是客体的反映认识应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活动同样是社会性的活动经典作家的工作决定着书面语言的发展A BC D答案C解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错误。夸大了经典作家实践的作用。经典作家的工作对书面语言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但并非起决定作用。人民群众的实践才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决定性因素。7漫画黑与白启示我们,认识事物时要()A勇于坚持真理,反对谬误B端正立场和立足点C把握真理的相对性D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答案B解析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

5、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真理只有一个。漫画黑与白中两人的观点之所以都是错误就是因为他们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没有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故B正确且符合题意;A、C、D与题干无关。82012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2012年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要求“笔试一律用现行规范汉语言文字答卷”。 首次明令封杀繁体字、甲骨文、网络语言等。此举引发了广泛的争论。上述规定引发争论说明()A人们对同一事物不可能产生相同的认识B人们对同一事物往往产生不同的认识C对同一事物,真理只有一个D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社会历史性答案B解析A表述错误;B符合题意,材料的主旨在于人们对相关政策的争论

6、;C、D与材料无关。92012年上,“妇女退休年龄是否应该推迟”这个多年来有争议的话题再次成为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话题,不同群体诉求反差大。这其中的原因是()A对同一事物人们往往产生不同认识B由于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等不同,人们的认识往往不同C在客观事物面前,真理只有一个D人的认识总要经历一个由错误到正确的过程答案B解析针对退休年龄的问题,不同群体诉求反差大,反映了A,但材料设问的角度是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故选B。10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然而在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召开的德班

7、世界气候大会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为德班会议种下了可以延续下去的种子。材料体现的哲理有()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ABCD答案A解析环境的变化以及人对气候认识的进步,体现了;环境的变化以及各国所面临的不同问题,使人们不断进行气候问题的研究,体现了;错在“循环往复”,否定了认识的上升性;错在“不能达到真理”。二、非选择题11辨析: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

8、,只要再多走一步,哪怕是向同一个方向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因此,真理是永恒的。答案(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这一意义上讲,题中的前提是正确的。(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我们不能因为真理的相对性而否认认识的无限性。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

9、。12在浙江发展的过程中,浙江各级政府尊重广大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总的来说,与许多省份相比,浙江的行政干预不仅较为克制,而且更有选择性,注重发挥民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凡是民间力量能做的事,政府放手和发动老百姓去做;凡是依靠市场机制能解决的事,政府尽可能做到不越俎代庖。对于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暂时看不准或有争议的,不急于下结论;看准了的,则积极加以总结肯定,予以大胆推广。请运用实践与认识的相关知识,分析浙江省政府对待“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的态度的正确性。答案(1)认识具有反复性。对于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浙江省政府不急于下结论。(2)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对于经济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浙江省政府不急于下结论,而是留待实践充分检验。(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因此,浙江省不仅尊重广大群众的意愿和首创精神,而且积极对群众实践中出现的新经验加以总结。(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浙江省政府在总结肯定的基础上,予以大胆积极的推广,指导实践,推动了浙江的发展。作业人员在生产作业时必须按规定穿符合生产作业要求的工作服,袖口与腰带必须牢牢扎紧,不得穿破损工作服,以免在机器运行或设备旋转时受到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