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92020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 丰顺东留中学 李秀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相交线、平行线、补角、余角、对顶角的定义,知道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对顶角相等,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经历操作、观察、猜想、交流、推理等获取信息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量和图形的有关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方法予以解决。重点:余角、补角、对顶角概念。难点:理解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共设计以

2、下环节:第一环节:走进生活,引入课题;第二环节:动手实践、探究新知;第三环节:学以致用,步步为营;第四环节: 拓展延伸,综合应用;第五环节:巩固小结,布置作业。第一环节 走进生活 引入课题活动内容一: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1 请同学们欣赏图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图片,进行归类,然后小组合作交流。2 最后归纳结论。3 结论:1.一般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和 . 2.定义分别为: 。问题1:哪两条直线是平行关系是 ;哪两条直线是相交关系是 ;。活动目的: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图形出发,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总结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基本位置关系,体会本章内容的重要性和在生活

3、中的广泛应用,为引入新课做好准备。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环节 动手实践 探究新知请先画一画:两条直线直线AB和CD,交于点O,再回答下列问题.动手实践一.2.1512342.14 问题1:观察2.14:1和2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大小有何关系?为什么?小组合作交流,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对顶角的定义,对顶角的性质。问题2:剪子可以看成图2.14,那么剪子在剪东西的过程中,1和2还保持相等吗?3和4呢?你有何结论?问题3:下列各图中,1和2是对顶角的是( )12121212ABCD活动目的:结合具设置问题1和问题2的目的是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了观

4、察、操作、推理,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对顶角的概念及其性质。动手实践二补角定义:一般地,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余角定义: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活动目的:通过动手画图,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可以极大的调动这部分同学的学习热情!巩固反馈:问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填序号) 已知A=40,则A的余角=500若1+2=90,则1和2互为余角。若1+2+3=180,则1、2和3互为补角。活动目的: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余角、补角的概念及其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动手实践三 打台球时,选择适当的方向,用白球击打红球,反弹后的红球会直接入袋,此时1

5、=2,将图2.17抽象成图2.18,ON与DC交于点O,DON=CON=900,1=22.172DCO134ANB2.18同角或者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者等角的补角相等。小组合作交流,解决下列问题:在图2.18中问题1:哪些角互为补角?哪些角互为余角?问题2:3与4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问题3:AOC与BOD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你还能得到哪些结论?活动目的: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情景,为学生提供了观察、操作、推理,数学活动,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同角或者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者等角的余角相等。”通过创设情境问题,极大的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第三环节 学以致用,步步

6、为营ABC2.19ABC2.110D问题1:.因为1+2=90,2+3=90,所以1= ,理由是 . 因为1+2=180,2+3=180,所以1= ,理由是 .活动目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OBACDE2.111第四环节 拓展延伸,综合应用 问题1:如图2.111已知:直线AB与CD交于点O, EOD=900,回答下列问题:1. AOE的余角是 ;补角是 。2. AOC的余角是 ;补角是 ;对顶角是 。活动目的:通过问题串的巧妙设置,不仅高效率的复习了本节的知识点,而且让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畅所欲言,收获了一份自信!第五环节 学有所思 1. 你学到了哪些知识点?2. 你学到了哪些方法? 3. 你还有哪些困惑?活动目的:引导学生时刻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畅谈自己学习的知识和体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培养学生独自梳理知识,归纳学习方法及解题方法的能力。基础题:布置作业: P40页习题2.1 第 1,2,题教学设计反思:1. 开放课堂 激发潜能2 动手操作 探究新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