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3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89664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3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3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3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3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3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课件3(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哲思短章 是谁塑造了我们的心灵 马未都 我们的文化基因构成了我们文化的绚烂。我们的基因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汉字。当我们的先人在龟甲上刻上第一个字时,没想到它能够跨越数千年,将信息传递至今日。,我们幸福啊!能与祖先沟通。一个美国汉学家对我说:“你们中国人太幸运了,能看懂几千年前的文章,而英文却不能。”原因是,我们的汉字是表意的,英文是表音的。人类的声音一直在改变,人类的情绪一直在延续。,“将焉附”出自左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出自汉书。至于出自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今天读来依旧亲切。古人的智慧,通过文字的积累,铸成丰碑。 中国字,形象、声音

2、、辞意,三者一体,在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漂亮的中国字一字一音,有四声,平上去入,抑扬顿挫。杜甫有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仗严谨,平仄悦耳。黄绿白蓝,四种颜色,一幅画面。上句满足听觉,下句强调视觉,描绘内容如此丰富,调动感官如此愉悦,只需区区十四个汉字。,联合国有六种官方语言,即阿拉伯文、中文、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凡文件都必须同时出具这六种文字的版本,具有同等效力。在这六种文字的文件中,中文文本永远最薄,这表明了中文非凡的表达能力。 我们的文化曾经给我们带来过什么呢?自汉代起,唐、宋、元、明、清,我们的祖国曾数次成为世界最强国,为世界文明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凡是那时来过中国

3、的外国人,都惊叹中国的文明程度,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盛赞那时的中国繁盛昌明,工商业发达,城市繁华热闹。马可波罗写下的游记,使每一个西方人都对中国无限神往。,可是,19世纪以来,仅百年的时间,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开始衰落,积贫积弱,一败再败。1840年的鸦片战争,1860年的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都将西方觊觎了许久的东方神秘大门打开了。今天世界各国博物馆内的中国文物,大部分都是在这一时期流失出去的。 这长达一百五十年的痛楚,中国人不堪回首啊!我们曾错误地将挨打的局面归咎于文化的厚重,似乎中国人已背负不起。错误地将自己的文化视为落后,使中国人付出了沉痛的代价。我们一直在寻找新的出

4、路,一百多年过去了,蓦然回首,发现出路仍是我们的文化。,我们今天可以自豪地说:我们的灿烂文化,浩瀚无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今天的中国人,重新接受并享受这迟来的愉悦,重新把自己的文化放置在一个新的高度,这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成熟的体现。 我们今天已清晰地看到,文化的创造力,文化的软实力。汉字的基因构成了我们灿烂的文化,灿烂的文化为我们带来了生活的乐趣。传统文化为中国人民创造财富的同时,也教育了国人怎样去尊重文化、善待文化。文化的魅力不仅仅是带给我们感官的愉悦,更重要的是带给了每一个中国人内心的尊严。,修身名句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赏读: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5、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得到发展。,凡为士大夫者,宁可在官场有山林气,不可在山林有官场气。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 赏读:大凡作为一个文人或官吏,宁可在官场上有点傲骨,表现出一种超逸的情怀,也不可在不做官时成了闲云野鹤以后还摆架子打官腔。“官场有山林气”表现的是个性,是不为功名所累的飘逸风致,让人生敬;“山林有官场气”表现的是功名挂心,是虽在山野仍慕荣华的世俗气,让人生厌。,“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而”通“尔”,第二人称代词,你,“辟”通“避”,躲避,“芸”通“耘”,除草,“反”通“

6、返”,回去,“桀”通“杰”,形容高大,引见 看见 表被动 会见 见识、见解 显露 出现,德政 小路 法令制度 说,拿东西给人吃 吃 粮食,变革 交换 轻视,何,什么地方,为什么,代词,你 表承接 表修饰 表转折,从:跟随。而:连词。,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旧时对老师的称呼。,到。,用耰耕地,唱歌,洁:使洁。乱:使乱,使止,留下,5文言句式 奚自_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_ 子路行以告_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_,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以”后省略“之”,状语后置句,6文白对照,主旨归纳 本课5则选文均体现了孔子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通过孔子的言行及别人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极力主张入世救

7、国,以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为己任,具有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更具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与坚韧的品质。,重点突破 _,如何理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答案】这一句出自有“楚狂人”之称的接舆讽劝孔子的凤歌,意思是说过去的事情已无法挽回,未来的事情还来得及改变。接舆认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的做法是徒劳的,已经过去的就算了,希望他从现在起就不要再过问政治了。后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两句就成了一些人的生活格言,但含义与原来已经完全不同了。现在的意思是说人不能一味追悔既往,而应奋发努力,争取今后有所作为。,_ 【答案】孔子提到的“鸟兽”,并不是指长沮和桀溺,文中说到的“鸟

8、兽不可与同群”一语是一种客观的叙述,是为下文做铺垫的,即我们既然不可以跟鸟兽同群,就得跟人相处,避世是不可以的。 孔子的这番话表明了他力图改变社会现实,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社会理想和可贵的精神品质。,在选文2中,“鸟兽不可与同群”,“鸟兽”是否是指长沮、桀溺?如何理解孔子的这番感叹?,_ 【答案】接舆的歌中透露出一种对社会的无奈,他对“往者”和“今之从政者”都失去了信心,可以说这正是他选择避世的根本原因。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他才说孔子是“何德之衰”。,选文3中写到楚狂接舆对孔子的嘲讽之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观点?请简要分析。,_ 【答案】儒家学说的支柱是伦理,试图用固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来维系

9、社会的安定。朱熹说“人之大伦有五”:“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如何理解“不仕无义”?,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俸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所以,荷蓧丈人这样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而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坚持不懈地努力。,文本审美 “高手过招”,数语风流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艺术特色赏析 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

10、录体散文集,论语除了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光彩照人的传世名句之外,还有不少篇章以漫画笔法和高超的艺术手段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就是这样一篇不可多得的珍品。,这几章所记,大部分是孔子周游列国路遇隐者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积极处世、以天下为己任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他们与隐士在处世态度上的分歧。文中对孔子、子路及几位隐士形象的刻画,颇为精彩、传神,真可谓“高手过招”,数语风流,境界高下,片言立判。 文章的精彩之处,首先表现在人物的尖锐对立与相映成趣。例如“子路问津”和“子路从而后”这两段文字,直接出现在前台的是子路、长沮

11、、桀溺以及荷蓧丈人,但实际上孔子才是跟长沮等人对立的核心。,长沮等人的特立独行、超然避世以及对子路的挖苦调侃,显示了隐士阶层愤世嫉俗的性格与对孔子师徒的不解与不屑;子路在每次碰壁之后的“行以告”,显示了传统儒生的恭谨与内敛;而孔子每次的开解与应对,看似尴尬与无奈,实则又处处显示出悲天悯人的情怀与以天下为己任的热诚。而这种情怀与境界又是众隐士所难以理解和企及的。正是在这种妙趣横生、情态各异的人物的映衬下,孔子的形象才变得更加鲜明和有力,人物的境界也显得更加崇高和伟大。,其次在人物语言的刻画上,文章可谓是本色当行,一语见机。如长沮的明知故问,语带讥诮;桀溺的快人快语,直言不讳;荷蓧丈人的尖酸刻薄,咄咄逼人;接舆的佯狂恣肆,意味深长;子路的谦恭顺从,彬彬有礼;孔子的隐忍执着,百折不挠无不蕴含着他们对人、事的深刻认识,显示了对不同信念追求的强烈碰撞。各具声色情态,体现着他们作为儒道高人独特的个性特征。,此外,对穿插其间的为数不多的人物动作、行为的描写,如桀溺的“耰而不辍”,荷蓧丈人的“植其杖而芸”,孔子的“下,欲与之言”,子路的“拱而立”,既简练传神,又为人物增色不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