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1-3章测试卷(一)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89157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三1-3章测试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1-3章测试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1-3章测试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1-3章测试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1-3章测试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三1-3章测试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三1-3章测试卷(一)(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必修三1-3章测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图表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不正确的分析是感受器 大脑皮层 下丘脑 垂体 内分泌腺 组织 A、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又是神经中枢,但受大脑皮层控制B、图中下丘脑、垂体也能分泌激素,如下丘脑分泌多种促激素C、若图中内分泌是甲状腺,当它的分泌物增多时,可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活动D、当人体饮水不足或食物过咸时,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2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标记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理甲图

2、中的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处理乙图中的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3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Aa Bb Cc Dd4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 C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负电位5.下图是表示人体和人体细

3、胞内某些信息传递机制的模式图,图示中箭头表示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反射弧,则其中的信息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的。B.如果该图中的a为下丘脑、b为垂体、c为甲状腺,则c分泌的甲状腺素对a分泌d、b分泌e具有抑制作用C.如果该图a表示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则d过程只发生于细胞核中D.如果a表示抗原决定簇,b表示吞噬细胞和T细胞,c为B细胞,则该过程为细胞免疫的反应阶段6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正确的是( )生长素对三种器官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A、B、C点的生长素浓度分别是对根、芽、茎的最适

4、浓度 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芽的生长 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灵敏A B C D7、图中曲线分别表示:A图表示光合作用中光照强 度与CO2吸收量的关系,B图表示温度与酶的催化效率的关系,C图表示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 除去水稻田中的双子叶植物杂草,D图表示环境温度与动物耗O2量的关系。不正确的图是(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 )A.细胞核中DNA含量稳定 B.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C.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D.血浆PH相对稳定9.红细胞和肝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液和组织液 B.组织液和淋巴 C.淋巴和血浆 D

5、.血浆和组织液10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浆细胞B记忆T细胞经相同抗原刺激,可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的抗体C人体的巨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D细胞免疫主要通过T淋巴细胞发挥免疫效应11.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12.下丘脑在人体的稳态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下丘

6、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内液渗透压的变化,因而能够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B.当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分别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C.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下丘脑的另一区域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D.如果破坏下丘脑,动物就不再具有维持体温恒定的能力,这说明调节主要中枢在下丘脑13.如图中,甲表示燕麦胚芽鞘在单侧光照下的生长情况,乙表示胚芽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反应,丙中表示a、b两点生长素浓度变化的曲线应分别是( )A.和 B.和 C.和 D.和1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7、A CO2 , O2 B H2O , Na+ C C6H12O6 , CO2 D血红蛋白, 胃蛋白酶15若图中甲、乙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糖蛋白识别信息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递到细胞2快C若细胞1为下丘脑中的分泌细胞, 产生的激素作用于细2的是甲状腺细胞D人体对寒冷的反应与乙图所示调节有关,也与甲图所示的调节有关16如右图所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A B C D17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

8、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18.科学家做过如下实验:把不含生长素的两小块琼脂放在燕麦胚芽鞘下端(如图所示);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一段燕麦胚芽鞘形态学上端,把另两小块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作为接受块放在下端;把一段燕麦胚芽鞘倒转过来,把形态学上端朝下,做同样试验。三个试验都以单侧光照射。经过一段时间后,接受块A、B、C、D、E、F的成分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生长素比多,含生长素比多 B、含生长素比少,含生长素比多C、小块中,含生长素最多 D、中生长素含量之和比中含生长素多19.经实验检测出某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

9、生长素物质的量浓度。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 )A、当生长素浓度为109mol.L1时,抑制根的生长B、若解除顶端优势,应确保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106mol.L1C、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长D、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其背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108mol.L20下列有关顶端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除去顶芽可促进侧芽生长 B顶端优势现象表明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在林业生产中常需要保持顶端优势 D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21丝瓜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将刚萌发的丝瓜种子浸泡在下列5种溶液中24小时,然后种植。比较雄花与雌花平均数,求出性别比

10、如下表:分析上表数据,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浸泡液雄花雌花雄花:雌花的比值水(对照)21.13.85.6甲(赤霉素(100毫克升)4.74.71O乙(CP(100毫克升)7.86.21.26丙(乙烯利(1000毫克升)19.63.75.3丁(整形素(10毫克升)33.11.227.6 A甲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B乙液较利于雌花的形成 C丙液对丝瓜花性别分化影响不大 D丁液有利于雄花的形成22.右图是一平放的活植物根尖,另将2个琼脂块A、B置于如图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浓度:A.B,生长速度:背地侧向地侧B、生长素浓度:A.B,生长速度:背地侧向地侧C、生长素浓度:A.B,生长速度

11、:背地侧向地侧D、生长素浓度:A.B,生长速度:背地侧向地侧23.下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A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B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C根生长具有向重力性,茎生长具有负向重力性 D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24下列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探究过程的注意事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B找准枝条的上下端,防止颠倒C所用每个枝条都应留34个芽 D此探究活动中不存在对照实验25如图显示一研究外界刺激对根生长反应的实验装置,斜置的铁丝网上垫一层棉絮,下端浸入水中。请根

12、据萌发种子所受外界刺激的作用,分析以下哪种情况较可能是其生长状况 ( )A引力的作用使根向下生长B水分的刺激使根向上弯曲生长C地心引力首先使根向下生长,继而棉絮中的水分使根向上生长D地心引力与水的刺激抵消,根停止生长26.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2,4D浓度( mgL)05101520253035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013.526.246.553.653.743.030.2 据表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2,4D浓度超过25 mgL,对果实的发育起抑制作用 B2,4D与生长素的作用效果相同

13、 C2,4D可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D2,4D诱导无籽番茄的最适浓度范围为2025 mgL27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家族中增加的第三代疫苗DNA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关于DNA疫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疫苗导入人体能够产生特异性免疫 B导入人体的DNA疫苗在体内直接产生抗体,起到免疫作用 CDNA疫苗的接种可以达到预防特定微生物感染的目的 DDNA疫苗接种后引起人体产生的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的28下图是两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人体内产生的抗体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大量形成浆细胞B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产生的抗体效率低,保持时间较短C图中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2至3次,每次要隔一定时间D图中说明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29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细胞1细胞2细胞3细胞4物质a分泌细胞5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C、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5属于保留分裂能力的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