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4_墨家的主张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86472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点4_墨家的主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知识点4_墨家的主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知识点4_墨家的主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知识点4_墨家的主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知识点4_墨家的主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点4_墨家的主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点4_墨家的主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点4墨家的主张,墨家的主张,【墨子】,墨家的主张,【墨子】,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家是一个有着严密组织和严密纪律的团体,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必须服从“巨子”的指导,听从指挥,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意思是说至死也不旋转脚跟后退。 墨翟的主张,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用”“节葬”等。 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等。,墨家的主张,【墨子】,兼爱: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

2、思,与儒家的博爱(“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相反。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提出“天下之人兼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他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同时,墨子也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弊病就是战争,因此,从兼爱的思想中,引申出了非攻。兼爱非攻是墨子最著名的思想。 非攻:非攻就是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对防御战,墨子是支持的。主张爱好和平,反对战争。,墨家的主张,【墨子】,尚贤: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必须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

3、。 尚同: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 非乐:墨子极其反对音乐,甚至有一次出行时,听说车是在向朝歌方向走,立马掉头。他认为音乐虽然动听,但是会影响农民耕种,妇女纺织,大臣处理政务,上不合圣王行事的原则,下不合人民的利益,所以反对音乐。 非命:反对儒家所说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认为这种说法“繁饰有命以叫众愚朴之人”墨子看到这种思想对人的创造力的消磨与损伤,所以提出非命。 节用: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三代圣王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 节葬: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久丧厚葬无益于社会。,墨家的主张,【典型试题】,1美国学者卡拉贝尔在被选中

4、的一书中追溯了美国精英大学百年来招生录取政策的变迁。他写道:“(这些)招生方法,在今天看来,体现着典型的美国精神: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meritocracy,众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声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看,这种“美国精神”最接近先秦的(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墨家的主张,【典型试题】,【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抓住关键信息: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众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声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儒家强调贵贱有序,与题干信息不符,故

5、A项错误;道家强调无为而治,顺应自然,与题干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题干中的“美国精神”与墨家兼爱、尚贤的思想相近,故C项正确;法家强调严刑重罚,与题干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墨家的主张,【典型试题】,2 “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鱼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后世的哪一思想最 能说明这一现象( )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尚贤”思想 C道家“无为”思想 D法家“法治”思想,墨家的主张,【典型试题】,【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解析】材料引文意为:古时舜在历山耕地,在河滨制陶器,在雷泽捕鱼,尧帝在服泽之阳找到他,选拔他作天子,可知舜当选为天子是因其能力和贡献,体现的是古代推选贤能的人当首领的禅让制。儒家“仁爱”思想是指“仁者爱人”,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墨家的“尚贤”思想也是以贤能为用人标准,故B项正确;而道家“无为”思想是老子在“道法自然”基础上提出的,是指遵循事物的自然趋势而为,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法家“法治”思想是指依照法律治理国家,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