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10月月考及答案(新人教a版-第44套)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79328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数学10月月考及答案(新人教a版-第44套)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一数学10月月考及答案(新人教a版-第44套)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一数学10月月考及答案(新人教a版-第44套)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一数学10月月考及答案(新人教a版-第44套)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一数学10月月考及答案(新人教a版-第44套)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数学10月月考及答案(新人教a版-第44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数学10月月考及答案(新人教a版-第44套)(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市秦淮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其中书写分4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题卷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一(25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1)东篱把酒黄昏后, 。(李清照醉花阴)(2) ,日高人渴漫思茶。(苏轼浣溪沙)(3)何处望神州?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4) ,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5) ,全仗你抬声价。(王磐朝天子咏喇叭)(6)一鼓作气, ,三而竭。(左传曹刿论战)(7)令初下,群臣进谏,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8)参差荇菜, 。窈窕淑女

2、,琴瑟友之。(诗经关雎)(9)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10)而现在,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腆着din拮据ji干瘪biB俯瞰 kn慰藉ji栈桥zhnC嘻闹 x谮害zn逞辩chnD胆怯qu发窘 jin恣睢su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关于钓鱼岛归属权问题,面对中外记者的提问,我外交部发言人对答如流,游刃有余。B班长一向成绩优异,最近复习状态又这么好,这次考试再创佳绩,应该是十拿九稳的事。C都怪平时没好好练笔,到了考场上,面对试卷上的作文题,我只好挖心搜胆地构思着。D南京

3、青奥会就要来了,作为南京城的小主人,我们见到外宾一定要彬彬有礼,唯唯连声。近期,一档亲子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火爆荧屏,收视率一路冲高。某校初三(4)班的同学搜集了相关资料,请你一起参加,完成46题。【片场花絮】邮局4节目组来到了南京沿河村,小石头同学领到的任务是前往村委会寻找大铁锅,孩子们不熟悉地形,向村民问路,请你根据下图,给他们指路。(3分)超市学校村委会 北 东所在位置小石头:你好!请问去村委会怎么走?村民: 【网络热议】五个明星奶爸与孩子们的真人秀引来了观众的热捧,在陶醉于孩子们天真无邪的同时,网友们也对几位父亲的育儿方式评头论足。网友A:我比较认同郭涛纯爷们式的教育方式,他对儿子

4、比较严格,希望儿子能象男人一样坚强,遇到事情会要求儿子自己解决。网友B:我比较欣赏林志颖的做法,他对儿子呵护有加,遇到问题都会蹲下身来温和地和儿子沟通,和儿子一起解决。5对郭涛、林志颖的教育方式,你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2分) 【观后跟帖】6这档节目引自韩国,原节目名称是“爸爸!我们去哪儿?”湖南卫视把节目名称改为“爸爸去哪儿”,网友小草留言说韩国原节目名称比较贴合节目内容,留言如下: 。(2分) 7水浒传中的李逵个性鲜明,下列情节不符合原著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黑旋风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就是“快活”,初上梁山时就叫嚷着“便造反,怕怎的!晁 盖哥哥便做了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做了小宋皇帝

5、;吴先生做个丞相,公孙道士便 做个国师;我们都做个将军;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在那里快活,却不好?”B李逵碰见李鬼冒名剪径,愤而欲杀他,但李鬼称家中有九十老母,他又放了他,并给他十两银子。后来他知道真相后,不仅割下了李鬼的头,还烤了他的肉吃。C李逵误会宋江强抢民女,径直回到梁山泊,直奔忠义堂,砍倒杏黄旗,扯碎了“替天行道”四个字。又当众痛骂宋江:“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D宋江在自己服下毒酒后也给小李广花荣服了毒酒,李逵流泪安慰花荣说:“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二(41分)(一)阅读下面古

6、诗文,完成813题。(16分)【古诗阅读】山中雪后清 郑燮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8“一种清孤不等闲”中的“不等闲”表达了诗人对梅花 的情感。(1分)9请具体说说诗歌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来描写梅花的。(2分) 【古文阅读】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世祖即位,援因留西川,隗嚣甚敬重之,以援为绥德将军,与决筹策。建武四年冬,嚣使援奉书洛阳,帝甚壮之。十一年夏,玺书拜援陇西太守。援务开恩信,宽以待下,宾客故人,日满其门。二十年秋,振旅还京师。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

7、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飨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冀曰:“谅为烈士,当如此矣。”(选自后汉书马援传)注释世祖:东汉光武帝刘秀。隗嚣(wi xio):字季孟,建武二年被封为西州大将军。振旅:整队班师。伏波将军路博德:伏波将军是古代一种封号,路博德是西汉武帝朝名将。谅:确实,实在。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日满其门( ) (2)裁封数百户( )(3)猥飨大县( )

8、(4)谅为烈士( )11下列加点词与例句的“于”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男儿要当死于边野A皆朝于齐 B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C信义著于四海 D皆以美于徐公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2)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 13结合选文说说马援身上除了志向远大,他还有哪些品质。(2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14分)她从不穿裙子袁源她从不穿裙子,全班皆知。毕业前的最后一个儿童节,全班女孩都欣喜地换上了亮闪闪的七彩裙,准备上台参加合唱比赛,唯独她依旧一套运动装,坚决不换。她站在我的面前,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慵懒地靠着教室的后门

9、,不发一言。她比我高了,头微低着,依然能直接对上我的目光。不知怎么,我突然有点懊恼:早饭后把高跟鞋落办公室了,要不至少在气势上还能有一些优势。“找我有事吗?”她的言语有点漫不经心。我有点恼火,深吸了一口气,心里暗自盘算着:离正式比赛还有半个小时,无论如何30分钟内一定要“拿下”。“你的裙子呢?”我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柔和一些。“抽屉里。”她的头撇开了,不再看我,回答却很干脆。我心里暗自一喜,还好,没把裙子放家里,说明她还是犹豫过到底要不要穿的。“那为什么不穿呢?”“不喜欢。”这么直接的回答虽让我有点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这,就是她的“个性”。“同学们不都挺喜欢的吗?你看,大家穿上后多漂亮。”讲台前

10、一群打扮得俏丽动人的女孩正围坐着嘻嘻哈哈地笑着,不知何时,她们开始有了少女的模样,不少人边笑还边害羞地掩着嘴。她瞥了一眼,顺口冒出个“幼稚”。平日里我便不爱听她说“幼稚”,此刻听来更觉得刺耳,不由得一股怒气冲了上来。“什么叫幼稚?穿裙子就是幼稚?参加学校活动是幼稚?”我的音调越来越高,所有的学生都安静下来,看着我们。显然,她对我的突然发作有点愕然,投过来的目光里居然还有些悲天悯人。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在她心目中犹如一个滑稽的小丑,终于无法控制地完全爆发了:“我看,浪费时间和你说话,才是我的幼稚!”我一甩头,怒气冲冲地准备回办公室,忽然想到大赛当前,当务之急是让她穿上裙子,便调转回头,疾步走进教

11、室,来到她的课桌前。她似乎想拦着我,也跟了进来。我以最快的速度从她的抽屉里抽出裙子,然后拽着她,不由分说地走出教室。她比我高,但毕竟是孩子,加上太瘦,居然也就被我拉扯着出来了。办公室一个人也没有,我们俩面面相觑。“就在这里换。”我一边说一边拉上了窗帘。她头低着,一动也没动,我早料想到了。可能是感觉自己脸上挂不住,也可能刚才的一番火释放完了,想着反正此刻只有我们两个人在,我又开始了“柔性政策”。“老师刚才失态了,不应该那样对你。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是我们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比赛了,同学们都想给童年的美好时光画一个圆满的句号,如果因为你的固执,造成大家的遗憾,那该多么令人难过呢?”她终于有点反应

12、了,身体微微晃了一下,又立刻站直了,头依然低着。“我知道,你没有穿裙子的习惯,可是只需要你穿一会儿啊,就一会儿,老师保证合唱一结束你就可以把裙子换掉,好吗?”说到最后,我感觉自己是在恳求。她依然没动,身子却在微微颤抖,随即又抬头望向我,眼神非常复杂,几次欲言又止。我疑惑地看着她,不知她此刻演的是哪一出。“老师,我换。”她的语气很坚定,声音却是颤抖的。看她拿起裙子,我慢慢走出了办公室,心里却有着说不出的酸涩,对自己的苛求和计较感到愧疚。再次走进办公室她已经换好裙子了。原本就高瘦的她,穿上裙子后似乎更显得亭亭玉立,她是个这么秀气又漂亮的女孩啊!我的眼前不禁一亮。刚想开口称赞她,目光却不经意地落在了她的腿上:那纤细白嫩的小腿上居然有一大块黑色的胎记!她小声地说:“这是胎记。”然后再也没有抬起头,身体在颤抖。歌声响起时,她 ,虽然站在最后一排,然而她的脸上却有难得的笑容。(选自一盏一盏的灯(江苏教育出版社),有删减)14联系全文,说说标题“她从不穿裙子”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