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试题(前三章)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76235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哲试题(前三章)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马哲试题(前三章)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马哲试题(前三章)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马哲试题(前三章)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马哲试题(前三章)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哲试题(前三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哲试题(前三章)(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原习题及参考答案(前三章)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作为中国

2、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5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

3、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马克思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威廉-配第 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 10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 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A费尔巴哈 B傅立叶

4、C欧文 D圣西门 1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 13“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5、唯物主义 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19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二、多项选择题 l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

6、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 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 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 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

7、(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 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 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 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 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 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 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 l0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致

8、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A阶级性B实践性C客观性D人民性 12“八荣八耻”的“八荣”是()A热爱祖国、服务人民B崇尚科学、辛勤劳动 C团结互助、诚实守信D遵纪守法、艰苦奋斗 13“八荣八耻”的“八耻”是()A危害祖国、背离人民B愚昧无知、好逸恶劳 C损人利己、见利忘义D违法乱纪、骄奢淫逸 14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

9、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绪论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答案1C2A3A4A5B6C7B8B9C10A11B12D13A14A15C16A17D18A19C多项选择题答案1ABC2BCD3BCD4ABC5BC6AB7ABC8CD9ABCD10ABCD11AB12ABCD13ABCD14ABCD第一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

10、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

11、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

12、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13、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4.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 )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D割裂历史与逻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