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寅初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75930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寅初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马寅初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马寅初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马寅初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马寅初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寅初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寅初中学高一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寅初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6分)1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所用时间为90分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1点10分”和“90分钟”,两者都表示时间间隔B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C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的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做质点2在体育课上,李明同学玩单杠,如图:是静止悬在空中的四幅不同图象,其中哪一幅图象李明手

2、臂用力最小(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对月球有引力作用,对火星则没有B原子核中质子和中子能紧紧地保持在一起,是因为它们之间有弱相互作用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本质上是同一种相互作用的不同表现D强相互作用的作用范围比弱相互作用大4如图所示,物体A在光滑的斜面上沿斜面下滑,则A受到的作用力是( )A重力、弹力和下滑力B重力和下滑力C重力和弹力 D重力、压力和下滑力5关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是( )A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速度的改变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的变化率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D加速度不变的物体,速度也不变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3m/s2,则在

3、任意1s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3倍。 B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3m/s。C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3m/s。D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3m/s。7一铁块m,被竖直悬挂着的磁性黑板紧紧吸住不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铁块受到四个力作用,其中有三个力的施力物体均是黑板。B磁力和弹力是互相平衡的力。C磁力大于弹力,黑板才能吸住铁块不动。D铁块与黑板间在水平方向有两对相互作用力:互相吸引的磁力和互相推斥的弹力。8两共点力同向时合力为m,反向时合力为n,当两力垂直时,合力大小为( )A B C D9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

4、力的作用,既F1=10N,F2=2N和静摩擦力,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 )A、10N,方向向左 B、6N,方向向右C、2N,方向向左 D、0N10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则在前4s内(设向右为正方向) ( )A物体始终向右运动B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C前2s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位于出发点的右方D在t=4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11沿直线运动的一列火车和一辆汽车,在开始计时及每过1s的速度v1和v2如下表所示,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t/s0123v1/ms115.015.315.615.9v2/ms120181614A

5、火车的位移在增大,汽车的位移在减小B火车的加速度在增大,汽车的加速度在减小C火车速度的变化大,汽车速度的变化小D火车的速度变化慢,汽车的速度变化快12质量均为m的A、B两球之间连有一轻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A球紧靠墙壁,如图所示.今用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静止后,突然将力F撤去的瞬间( )AA的加速度大小为 BA的加速度大小为CB的加速度大小为 DB的加速度大小为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全对的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共21分)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悬浮列车运动得很快,我们说它的速度很大B某百米赛跑运动员起跑快,我们说他的加速度大C战斗机

6、抛掉副油箱后,变得很灵活,我们说它的惯性变大D马拉松运动员完成赛程,又跑回原来出发的体育场,我们说他的位移很大14.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的运动速度将增大B物体运动加速度的大小表示了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的正负表示了物体运动的方向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增大的过程中,它的加速废一定为正值15关于自由落体运动 ,正确的说法是( )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B自由落体的快慢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C在地球表面上各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在地球表面上纬度较大处,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较大16. 某质点作直线运动,速度

7、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式为v =(2t + 4)m/s ,则对这个质点运动描述,正确的是( )A初速度为4 m/s B加速度为2 m/s2C在3s末,瞬时速度为10 m/s D前3s内,位移为30 m17自由下落的物体,自起点开始第一秒内、第二秒内、第三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A149 B123C135D1(1()18.人站在自动扶梯的水平踏板上,随扶梯斜向上匀减速运动,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受到的合外力为零B人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C人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D人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19在一种叫做“蹦极跳”的运动中,质量为m的游戏者身系一根长原长为L、弹性优良的轻质柔软

8、的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1.5L时达到最低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弹性绳从原长L到达最低点1.5L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至零B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C速度一直减小,直到为零D在最低点时,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不是零三、实验题(本题每空2分,共16分)20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如图所示)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A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B为了方便计算,两根细绳套所成的角必须是90O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

9、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两分力的夹角越大越好E改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必须将橡皮条结点拉至同一位置OF若F与F不重合,证明平行四边形定则错误其中正确的是_ _ 。(填入相应的字母)21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的主要步骤有: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远离滑轮的一端,并接好电路;把一条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挂上适当的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释放小车并马上接通电源开始打点;断开电源,取下纸带.换上纸带,重复三次,选择一条较理想的纸带;以上实验步骤中有明显错误的是第_ _步,正确做法是_。22如下图,是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0、得到的一条纸带,从O点开始每5个计时点取一个记数点,依照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编为1、2、3、4、5、6,测得s15.15cm,S24.35cm,s33.55 cm,s42.75 cm,s51.95 cm,s61.15cm.(1)相邻两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s.(2)打点计时器打记数点2时,物体的速度大小v2 m/s,方向 _(填“向左”或“向右”)。(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m/s2,方向_ (填“向左”或“向右”)。 四、计算题(22题6分 23、24、25题每题7分 共27分)23.骑自行车的人以4m/s的初速度匀加速驶入长50m的下坡路,下完坡后,速度增至6m/s,问:他在斜坡上的加速度是

11、多少?下坡所用的时间为多少?24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质量为5kg,物体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2,在水平方向受到15N的拉力后,由静止开始加速运动,(g10m/s2)求: (1)物体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 (2) 经过4s物体的位移 (3) 4s末撤去外力,物体还能运动多远? 25如图所示,细绳CO与竖直方向成30角,A、B两物体用跨过滑轮的细绳相连,已知物体B所受到的重力为100N,地面对物体B的支持力为80N,试求:(1)物体A所受到的重力;(2)物体B与地面间的摩擦力;(3)细绳CO受到的拉力。26. 2003年10月5日,在上海“金贸大厦”成功地举行了高楼跳伞表演。被称为“中华第一跳

12、”的此次表演,开辟了我国高楼跳伞的先河。来自不同国家的16名跳伞爱好者进行了单人跳、双人跳及组合跳的精彩表演。某跳伞爱好者质量60kg,从345 m的“金贸大厦”观景平台上跳下,在距地面120 m处打开伞包,假设打开伞包前后两个过程,跳伞爱好者的运动均可看作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始末速度均为零。若跳伞爱好者在11.5 s内完成跳伞表演,则:(1)该跳伞爱好者在整个跳伞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该跳伞爱好者在打开降落伞后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大? (3)该跳伞爱好者在未打开降落伞时受到的平均空气阻力是多大?马寅初中学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物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

13、36分)题 号123456答 案CBCCCB题 号789101112答 案CBDBDD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题 号1314151617答 案ABAADABCC题 号1819答 案CDABD三、实验题(每格2分,共16分) 20、 C D 21、 先接通电源,再释放纸带 22、(1) 0.1 s (2) 0.395 m/s 向右 (3) 0.8 m/s 向左 四、计算题(22题6分 23、24、25题每题7分 共27分)23、(6分)解:(1)由 得 代入数据解得 3分 (2)由 代入数据 3分解得24、解:(1)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 得 2分 (2) 得 2分 (3)撤去F时 物体速度 1分 物体匀减速加速度大小为 1分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