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教学案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69533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教学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教学案课时教法分析(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简述免疫功能异常现象。2理解和表述艾滋病的病因。3能运用有关知识帮助人们预防艾滋病。课标解读1举例说明免疫缺陷病。2举例说明过敏反应(超敏反应)。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教学地位本课时内容为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通过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分析,简要阐述了免疫调节异常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帮助学生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本节知识点在高考中也是命题的热点。教法指导1艾滋病的教学资料在各种媒体上较多,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已有所了解,所以可采取让学生提交书面研究报告的形式,使每个同学都有所发现。对学生书面报告内容提出具体要求,使学生加深对艾滋病认识的

2、同时,理解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性。2理解超敏反应概念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教师可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帮他分析理解。在掌握概念的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习超敏反应的类型;探讨超敏反应的发病机制及相应的防治原则。 教学方案设计(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1对于传染病的防控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是预防接种,但研究结果告诉我们,预防接种仅适用甲流等,而不适用于艾滋病,为什么艾滋病至今还没有有效的疫苗?2有些人接触到过敏原时,则出现流涕、哮喘、呕吐、腹泻等症状,有些人为什么易发生过敏反应?其发生的机理是什么?教学流程设计课前自主探究:阅读教材P2125,填写【课前自主导学】及思考交流。步骤1:情景导课:以【新课

3、导入建议】中的一种或两种设问方式导出课题。步骤2:可以用动画展示HIV的结构及通过出芽方式释放的过程;讨论艾滋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完成【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中免疫功能缺陷的教学。步骤3:可调查学生有没有过敏反应的发生,讨论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特点,完成【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中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解答例1。步骤6: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总结本课时重要知识点并以网络形式呈现,互评后参看【本课知识小结】的网络构建。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步骤5:抢答方式完成【正误判断】并分组互评,独立完成【当堂双基达标】1、2、3、4、5题。步骤4:讨论完成【课堂互动探究】探究2中的问题导思,列表比较超敏反应与体液免疫的比较,通过分析例2巩固提高。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举例说明免疫缺陷病。2举例说明过敏反应(超敏反应)。3关注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1.过敏反应。(重点)2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重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