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67000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55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论语(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孔子画像,孔 子,孔子 (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主张“ 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起到了普及文化知识的作用。他向往西周的“太平盛世”,倡导施行“仁政”。自汉朝“独尊儒术”以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尊孔子为“ 圣人 ”,孔子的学说也就成了封建文化的正统, 影响中国两千多年。 他被誉为 “ 万世师表”、“千古圣人”、 “至圣”、“圣人”,是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论语简介,论语属语录体(也叫格言体)散文,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共20篇 。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

2、所记录整理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其内容涉及政治、哲学、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内容非常丰富,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也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 南宋时,著名学者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被称为“东方的圣经”,是历代莘莘学子的人生教科书。,疏 通 文 意,合作学习: 1、重点字词解释; 2、章节翻译; 3、结合实际谈感悟。,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按时,通“悦”愉快,志同道合的人,了解,怨恨,恼恨,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固

3、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第一则:讨论学习方法、乐趣与个人修养:,不断学习和温习,方能牢固知识,学习之乐;,朋友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注: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2、曾子曰:“吾 日 三 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重视品德修养:每天自我反省,老师传授的知识,动词作名词。,3、 子

4、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我十五岁在学习方面树立志向,三十岁独立做事情,四十岁不迷惑,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法则,六十岁时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逾越法度规矩。” 本段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子曰:“温 故 而 知 新, 可 以 (之) 为 师 矣。”,学过的(知识),领悟,可以,凭借,(这一点),做,了,4、,译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复习旧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顺接连词,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5、不学则殆。”(为政),译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疑惑不解。”,迷惑,疑惑,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能有所得。,就,转折连词,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 表感叹语气,多用在句末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 这里指颜回的住处 能忍受 穷困的忧愁, 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一竹篮饭,一瓢凉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受不了那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孔子赞扬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孔子说:“知道学

6、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动词,以为乐趣。,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在上面,乐趣就在其中啊。用不正当的手段却得到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飘浮在天空中的云一样。” 这章讲认得道德修养,不义之财不能取,提倡“安贫乐道”。,动词,吃饭,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译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必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正确的学习态度:

7、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反映了孔子虚心好学的精神。,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孔子站在河岸上说:“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日夜不停。”,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说:“军队可以改变主帅,男子汉不可改变志气。”,12、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并且坚守志向,恳切地问并多考虑当前的事情,仁就在其中了。”,比一比: 看谁背的快 ,分类整理,1、作家作品: 孔子 论语 四书: 五经:,2、名言警句: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品德修养:,3、成语(8个): 4、通假字(1个):,成语归纳,不亦乐乎 温

8、故知新 三十而立 不舍昼夜 逝者如斯 匹夫不可夺其志 择善而从 三人行,必有我师,知识归纳,一、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二、一词多义 1、而:学而时习之(顺接连词,可译为“然后”) 学而不思则罔(转折连词,可译为“却、但是”) 博学而笃志(并列连词,可译为“而且”) 2、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温故而知新(知道) 3、为:为人谋而不忠乎(给,替) 可以为师矣(当,做) 三、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表示顺接,表示转折,表示修饰关系,表示并列关系,“而”的基本用法有两种:,表示承接关系,学而不思则罔,默而识之,敏而好学,学而时习之,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厌,.论语是一部什么书?记

9、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 论语的另两个“最”:还是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又是出成语最密集的书。有人统计过,论语全书只有11750字,却出成语174条。 下列成语就出自论语: 温故知新 见义勇为 乐在其中 既往不咎 尽善尽美 见贤思齐 听其言,观其行 不耻下问 三思而行 文质彬彬 敬而远之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举一反三 发愤忘食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后生可畏 名正言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言必信,行必果 怨天尤人 杀身成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血气方刚 杀鸡焉用牛刀 道听途说 患得患失 饱食终日,无所专心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10、 .,.论语作者是谁?,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礼:礼节(即今德育) 乐:音乐 射:射箭技术 御:驾驭马车的技术 书: 书法(书写,识字,文字) 数:算法(计数),“六艺”是指什么?,“五音不全”中的“五音”是指什么?,五音又称五声。最古的音阶,仅用五音,即中把宫、商、角ju、徵zh、羽 。 【宫】通常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do音 【商】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re音。 【角】 通常相当于今首

11、调唱名中的mi音。 【徵】 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sol音。 【羽】相当于今首调唱名中的la音。,课堂练习,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红色 词语的意思。,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士不可以不弘毅。 6、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7、诲女知之乎! 8、是知也。,一、填空: 1、论语中“论”的读音是_,它是_家经典著作之一。 2、孔子是_(朝代)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 3、四书是指:_、_、_、_。 4、对于如何向他人学习,孔子的论述是_。 5、谈学习和思考应该结合起来才有成效的句子是_。 二、解释句中红色的字: 1

12、、人不知而不愠( ) 2、不亦君子乎( ) 3、吾日三省吾身( )( )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5、温故而知新( ) 6、士不可以不弘毅( )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三、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不亦说乎:_通_,意思_读音_。 2、诲女知之乎:_通_,意思_读音_。 3、是知也:_通_,意思_读音_。 四、一词多义: 1、而:人不知而不愠( ) 择其善者而从之( ) 任重而道远( ) 2、知: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知之为知之( ) 是知也( ) 3、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 可以为师也( ) 仁以为己任( )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 五、

13、翻译句子: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六、默写关于学习的谚语和名言警句各二句。,1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 (2)“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是_。 (3)作者强调“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依据是_ (4)(2003年常德)人们常引用论语十则中“ ,”一句表示应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 (5)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 (6)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7)AAPP会议在重庆召

14、开,山城百姓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 ”,孔子简介,孔子,名_,字_,我国古代伟大的_和_ 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内容是_ 孔子晚年致力于古代文化典籍的整理,“六经”就是由他整理的,分别是_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载在中.这部书是他的弟子和孔门后学辑录的,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_体的_经典 。,仁礼学说,诗、书、礼、乐、易、春秋,语录,儒家,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1)不亦说( )乎。 (2)人不知而不愠( )。 (3)吾日三省( )吾身。 (4)学而不思则罔( )。 (5)是知( )也。 2选出对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A别人不知道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B别人不了解,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C别人不了解就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D别人不了解,我就不怨恨,不是君子吗? 2根据提示,用课文原句填空。 (1)真正有修养的君子应具有的风格:_。 (2)子曰:“_,不亦说乎?_,不亦乐乎?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