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狱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58724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字狱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字狱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字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字狱(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字狱自清军入关至清朝灭亡,文字狱竟与大清一朝相始终,而前清有甚。清朝前期的文字狱肇于顺治,渐于康熙,烈于雍正、乾隆间。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狱的规模不断升级,酷烈程度也愈演愈烈,最后成为阻碍中华文明发展的一大桎梏。顺治朝文字狱虽然在规模和数量上没有办法同后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相比,处罚相对也不是太严重,函可一案仅仅判了发配沈阳,函可还在此期间写了本诗集。即便如此,顺治朝文字狱已经在发生密度上都已经超过了前朝,譬如“毛重倬案件”,只因为作者没用到顺治的年号,就被看成是目无本朝而遭到清算。康熙朝的文字狱虽然没有精心罗网,有些最后没有成狱,但是其矛头所指是很清楚的:汉族知识分子,尤其是大知识分子。

2、名儒孙奇逢,戴名世,甚至连顾炎武都牵连到,虽然有的侥幸逃罪,但是还有大批知识分子遭到迫害,康熙自己写诗也承认说:“中原名士多塞北,江南胭脂半辽东。”雍正帝在13年,在案的文字狱就达到20多起,密度仅次于乾隆。而且大多为大案,重案,动辄牵连上百人,而且连清朝自己任命的官员也,也开始遭文字之祸。像查嗣庭案,曾静案,都是祸连百口,轰动全国的大案,而且案件的处理不再像康熙,顺治那样点到为止。雍正几乎把刑狱发展成为了一门艺术。有的案件一查再查不断扩大,不断株连。譬如查嗣庭案,原来只是发配,后来查抄日记,查出愿望之词,在后扩大株连,最后搞的海宁鸡飞狗跳,人人自危。有的案件旧案生新案:譬如谢济世案,原来只发

3、配阿尔泰,后来这个人在扁所还写诗写文,被派来的将军发现,一状告到北京,又被申诉,后来乾隆朝的时候又起风波,好在这个人人缘好,好几次都大难不死。有的案件大案生小案;譬如年羹尧案后来又牵连出景祺案,钱名世案,曾静案牵连出范世杰案。有的案件:譬如查嗣庭案牵连出隆科多案件,年羹尧笔误案最后牵连出其谋反的案子。乾隆实际上执政63年,号称盛世,然而就是这个所谓的“盛世”里演了一出影响巨大的思想钳制大戏,不但把科举考试弄得乌烟瘴气,把民间的遗书院烧个干干净净,在文字狱方面更是集大成,130余件,比全中国其他皇帝高的文字狱总和还多!江南名儒沈德潜,乾隆朝5大词人之一,中举后10年内就入职军机,可以说是荣耀已极

4、。但是在他死后你不到一年,就因为查出来他的诗集里有几篇他给乾隆皇帝当枪手写的诗,还有若干牵强赴会的反诗而全族遭到清算。翰林胡中藻一句“且把壶儿搁半边”,乾隆说他是借壶指胡,就是满族,因此就治了罪。像这样的例子在乾隆朝的文字狱里数不胜数。另外,还有一件案子很可以深究王锡侯字贯案。康熙朝编写了康熙字典,王锡侯出于好心,认为康熙字典存在不足,于是花费17年心血编写了字贯,意在康熙字典的基础上有所补益。不想乾隆得知以后,居然兽性大发将王锡侯立即处死,还把字惯彻底禁毁。乾隆文字狱来得比任何时候都猛烈,都深刻,这绝对不是乾隆心血来潮,而是满洲封建统治阶层挖空心思弱化人民的长期阴谋。然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乾隆没死,川陕人民已经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纷纷揭竿而起,紧接着的就是如火如荼的太平天国运动。从嘉庆开始,清朝的皇帝没一个个不是惨淡收场的,不是他们自己像这样,而是时局使然罢了时局是如何搞成这样呢,无非是从前的事情结出的恶果罢了,其中一颗比较大比较黑的大概叫做:文字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