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52805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发表时间:2009-12-19 21:02:55|分类:语言文字|评论(0)|查看(306) -平凉市崆峒区解放路小学语言文字工作侧记(专题片脚本)解说词拍摄场景片头解说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学校作为传承文明的摇篮,承载着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平凉市崆峒区解放路小学站在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与爱国意识紧密联系的高度,教育广大师生为传承祖国语言文字而努力。位于解放路东侧、商城对面的解放路小学创办于1963年8月,原名东瓜园小学,七十年代初更名为解放路小学,占地面积9137平方米。目前有教学班22个,学生1200多名,教职工65名。学校

2、建有校园网,有计算机教室、多动能室、电子备课室、实验信息室、图书室、留守儿童之家,学校以“德智兼修、美体并重”为校训,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语言文字推广等多个领域成绩显著。1. 解放路小学校园全景;2. 学生站队、课间活动、放学场景;3. 升旗、集会场面;4. 学生上操、做操场景;5. 东楼风貌及标语;6. 栋楼的实验信息室、电子备课室、多动能室;7. 由远及近显示北楼、标语、校名8. 北楼下东侧奖牌;9. 大门旁边校训;10.五星红旗飘扬在教学大楼的镜头;11.北楼前语言文字版面;推出片名。推出片名: 雅言传承文明 经典浸润人生平凉市崆峒区解放路小语言文字工作侧记健全领导机构、完

3、善制度建设2001年以来,该校深入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校建立了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机构,成立了创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领导小组,把推广普通话,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与教师考核方案,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按照“三纳入一渗透” 的模式,暨把提高师生规范意识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之中,纳入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本课程体系之中,纳入学校工作日程和常规管理之中;渗透到德育、智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教育活动之中,将语言文字目标管理切实融入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的全过程。1. 语言文字办公室门牌;2. 领导机构、制度;3. 校长办公室及校长办公情景特写;4. 领导机构主要成员办公情

4、景特写;5. 领导小组开会场面;6. 语言文(说普通话做文明人,普通话教师的职业语言)字宣传版面;7.语言文字档案整体扫描镜头;8.A级指标、B级指标、C级指标、D级指标档案特写;9.其他各类相关档案(教育教学、留守儿童、教研教改等)显示;相关条款文字加红线特写;10.采访:校长张晓红谈做法。同期声:张晓红校长谈语言文字工作的思路,想法。背景:语言文字办公室。抓好宣传工作,营造语言文字氛围学校通过在教学楼墙面悬挂语言文字宣传牌,在橱窗内张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宣传广告,使每一位进入校园开放领域的学生和教师都耳濡目染,形成了校园开放版块;在教学区域内营造要求大家必须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形成校

5、园环境版块;在教室内由学生自主发挥,充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人人开口说普通话,人人动手制作文字规范的手抄报,并充分利用黑板报进行班级特色宣传,让学生自我引导,给师生创造了一个普通话不得不说、规范字不得不写、我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光荣的教室学生版块;语言文字工作组成员,以国旗下讲话和致全校师生倡议书的形式,宣传国家关于语言文字的政策法规,将“双推”工作辐射到家庭、社会之中。学校红领巾广播站,主持人字正腔圆的主持,各班通过校园网络进行使用规范字的互相督促,在视听两方面加大了宣传,形成了视听宣传版块。1.一楼版面由远及近推移至语言文字法版面;2.校园栅栏文化墙标语特写;2.校园其他语言文字版面显示;3

6、.四楼“提前读写”“经典诵读”板面特写;4.楼道阅读、经典版面展示;5.东楼手抄报版面;6.教室语言环境展示(二一班、三一班、五四班、六二班),对有关语言文字及阅读的内容特写。7.校园黑板报(室内、室外)特色扫描;8.国旗下演讲画面;9.少先队活动室门牌及外景(扫过即可);10.红领巾广播站活动场面。教师用语用字1.普通话成为教师的教学语言、工作语言,教师上课、集会、会议、公务、师生交流课程教学中均使用普通话,学校适龄教师普通话合格率达到百分之九十八,语文老师要求达到二甲以上,不合格不上岗,坚持把语言文字达标作为教师业务考核、晋级职务、评优评先的基本内容和条件。2.为规范教师用字,学校专门成立

7、了检查组,通过听课,检查教师板书用字。并与与教学检查相结合,要求教师教案用字、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整洁、规范、美观。3.学校对青年教师每年要进行三笔字过关测验,对粉笔字不过关的老师进行跟踪指导,直到合格为止。1.省级培训员赵亚娟语言文字培训;2.配通话测试名册、证书特写;3.校长全校集会时讲话;4.李宁讲课同期声;突出语言、板书;5.教师作业批语特写;6.档案中有关备课、批改作业的条款红线勾出特写;7.有连续文号的文件特写;8.校长、教师工作场合讲话照片组合。9.教师网络用语(博客显示特写)10.青年教师粉笔字检测场面。学生用语用字学校积极提倡“开口讲普通话,提笔写规范字”。 利用教学和各种

8、课外活动,注重培养学生普通话口语能力。通过故事会、诗朗诵、演讲、竞赛、广播、文娱汇演、主题班会、书法比赛、作文展评、自编报评比等生动、有趣的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使语言文字学习的方式多样化了,强化了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1.“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版面再现;2.学校课表中阅读课、写字课红笔勾出并特写;3.班级诗歌朗诵会(六二班、五一班);4.班级主题班队会;5.学生国旗下讲话再现;6.学生读书手抄报展示(室内、室外);7.毛笔写字课(五四班);8.学生认真写作业镜头及优秀作业特写(五一班数学、五二班语文);9.低年级写字辅导及学生写字特写(一年级);10.学生书画作品获奖证书特写。结合日常教

9、学,创建特色语文活动多年来,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以校本教研为兴校根本,以经典诵读奠定文化底蕴,以课外阅读打造书香校园。在课题研究、教研教改、经典诵读、课外阅读、提前读写等多个领域工作成绩突出,先后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学校、优秀集体,受到国家、省、市、区各级组织的肯定与表彰奖励。1.队室呈列各类资料整体扫视;2.经典诵读、姊妹学校、课外阅读、提前读写、家长学校资料特写;3.特色语文活动照片呈现(诵读、阅读、远程、提前读写、教研活动); 4.学校各种获奖奖牌扫描及特写(书画获奖、艺术获奖、教科研奖等)。经典诵读活动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是学校教育永不枯竭的资源。在素质教育

10、工作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诵读经典文化,一是开发孩子的记忆力,作好终身有益的文化储备;二是打好语言文字功底,掌握打开祖国语言宝库的钥匙;三是获得道德的熏陶与修养,童蒙养正,使孩子与圣贤为友,从小做起,从孝亲尊师做起, 从做人的基本做起,使良好的道德指导他们一生,从而真正懂得爱别人,乐于为别人、为社会作出贡献。这项工作从2003年起,目前已经形成机制,成了学校常规工作的一部分。让我们在孩子们朗朗的诵读声中感受经典的魅力吧。1.全校诵读计划特写;2.经典诵读资料特写;3.二一班看三字经卡通片场景;4.各班诵读计划、展评成绩特写。5.少工委“精神文明代代传”获奖特写。6.六二班经

11、典诵读同期声(有诵读声音)。7.三一班三字经诵读同期声;8.二四班弟子规诵读镜头。9.诵读情况采访:高丽玲同期声:高丽玲副校长谈经典诵读的展开及理念。背景:校园姊妹学校-远程读书2006年8月底学校借中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姊妹学校”项目的东风,紧紧围绕“爱生学校”主题,以读书为载体,通过网络、邮寄、远程视频和面对面等多种形式,与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师生交流读书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至今为止,我校有近40位老师申请了博客,发表了近400篇教学随笔;有数十位学生申请了博客,最多的有20多篇文章登出;以此为交流平台,师生发出的评论、图片、贺卡等不计其数,促进了学校师生信息网络技术的提高,为学生安全

12、上网写作、学习打开了绿色通道。1.远程合作学生活动档案夹资料特写;2.远程合作学生活动作品及照片;3.图书室儿童文学、标注图书特写;4.读书推荐卡、班级读书沙龙、学生网络作品集特写;5.读书手抄报展示;6.学生网络学习照片特写;7.儿基会官员马雅娜参与远程活动照片特写;8.中央电教馆学校、老师、学生获奖特写。信息整合解说在校园读书活动兴起之后,继之而起的是学生、老师以网络为平台,以工作博客为手段,将信息技术操作与语文、思品等学科内容结合在一起,在网上阅读、讨论、学习,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手段与对学科整合的认识,走在了全市的前列。让语文老师带信息技术课,把语文课内容引进了信息课,高度充实了信息化教

13、育的内容和形式,使信息课不光作为技术课,更重要的是让它成为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的实用课程。1.电脑室上语文整合课场面(李慧萍)显示板书,突出学生和搜集资料镜头;2.远程视频交流照片特写;3.五年级用课件上课镜头(王月武)。4.会议室北墙上学生网络交流作品镜头。课外阅读在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使语言文字学习的方式多样化了,远程读书交流为语文学习打开了广阔天地,继之而起的课外阅读成了我校经典诵读活动之后的又一个特色语文活动,每周的语文课中为此专门开设阅读课,发挥现有图书资源的作用,鼓励、引导孩子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开启学生的心智,感受爱的氛围。迄今为止,我校有计划有评估的开展课外

14、阅读活动已经三年多了,读书活动带动了家长的参与,共同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成了家校交流、探讨最多的话题。1.读书月教师培训图片展示(未拍);2.家长学校阅读培训照片系列展示(未拍);3.各年级推荐书目特写(未拍);4.四楼阅读专题版面;5.图书室学生选书镜头;6.课表“阅读”课特写;7.课外阅读交流课上课场景(六一班、五四班杨华)显示板书内容;8.四三班课外阅读交流课同期声(李宁);9.学生阅读课外书场景(五二班、三一班),显示学生阅读及交流场面,照出书名;10.学生说自己喜欢读的书(采访同期声,三一班学生,冯海霞老师);11.教师谈学生读书的兴趣及意义(采访:王银花)同期声:1.学生说自己喜欢读的

15、书(三一班学生,冯海霞老师);2.王银花老师谈课外阅读的开展,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学生变化,感想。背景:前院草坪旁边,教室黑板前。信息环境下的小学语文“提前读写”2007年8月在中国-联合国儿基会项目的带动下,我校开设了信息环境下语文“提前读写”试点班,至今已经三届,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教育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孩子们通过大量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能力大为提高。2008年10月,儿基会会远程协作学习项目小学语文“提前读写”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平凉市崆峒区召开,中央电教馆、省教育厅领导听过观摩课、观看了学生电脑习作之后,对实验状况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热情的赞扬。2009年暑假甘肃省电教馆在该校又举办了“小学语文提前读写”项目培训会,来自西安、兰州等四省市区的实验老师进行了现场观摩和学习。当你看到这些一二年级学生的作品集,若不是亲眼见到,还真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七八岁孩子之手。1.“提前读写”档案资料特写;2.实验班学生家长测字镜头(一一班);3.实验班上识字课场面同期声(二一班),突出阅读环境;4. 实验班课外阅读交流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