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泌尿系肿瘤课件

上传人:好** 文档编号:99851208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泌尿系肿瘤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外科护理泌尿系肿瘤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外科护理泌尿系肿瘤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外科护理泌尿系肿瘤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外科护理泌尿系肿瘤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泌尿系肿瘤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泌尿系肿瘤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泌尿系肿瘤,膀胱癌肾肿瘤前列腺肿瘤。 多数恶性,预后不佳。 与接触橡胶染料化工毒物等有关。,膀胱癌(bladder cancer),教学目标 了解膀胱癌的病因 熟悉膀胱癌的身心状况和诊断检查 熟悉膀胱癌的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膀胱的位置是在小腹下方,恥骨的上方。它的功能是貯存來自兩側腎臟的尿液,另一功能就是排解尿液。 膀胱的主要構造為肌肉,而其內部接觸尿液的表面則覆有一層能防水的移形上皮細胞組織,而膀胱癌則大多源自於這一層移形性上皮細胞。,膀胱癌carcinoma of bladder,病因 膀胱癌(carcinoma of bladder)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肿瘤。高发年龄为5070岁,男女发病

2、比例约为4:1。引起膀胱癌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为:吸烟;接触有害物质,如染料、橡胶、塑料、油漆等;膀胱慢性感染与异物,如膀胱结石、膀胱憩室、埃及血吸虫病膀胱炎等。食物的长期刺激:亚硝酸盐类,病理,膀胱癌绝大多数来自上皮组织,其中90%以上为移行上皮肿瘤,主要为移行细胞乳头状癌,少数为鳞癌和腺癌;非上皮肿瘤(多为肉瘤)极少见,好发于儿童。 肿瘤的扩散以向膀胱壁内浸润为主,以至累及膀胱外组织及邻近器官。 淋巴转移是最主要的转移途径,主要转移到盆腔淋巴结群,癌肿浸润至深肌层者几乎全部淋巴管内均有癌细胞。 血行转移多见于晚期,主要转移到肝、肺、骨和皮肤等处。,膀胱癌的种类,Jewett-Marshal

3、l分期,O期:限于粘膜; A期:粘膜下层,但未及肌层。 B1期:浅肌层。 B2期:深肌层,但未侵及肌层外。 C期:全肌层及膀胱周围脂肪组织。 D1期:膀胱周围及盆内器官,局部腹主A以下淋巴转移。 D2期:腹主A周围LN、远处转移。,TNM分期,膀胱癌浸润深度是肿瘤临床和病理分期的依据。 Tis原位癌 Ta乳头状无浸润 T1限于固有层 T2浸润浅肌层 T3浸润深肌层或已穿透膀胱壁 T4浸润前列腺或膀胱邻近组织,临床表现,(1)血尿:是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常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有时尿内混有“烂肉”样坏死组织。 (2)尿频、尿急、尿痛:为膀胱癌的晚期症状,因肿瘤坏死、溃疡或合并感染所致。

4、少数广泛原位癌或浸润癌,早期即有这些症状,提示预后不良。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部肿瘤可堵塞膀胱出口,引起排尿困难,甚至尿潴留。 (3)其他:晚期浸润癌可在耻骨上区扪及坚硬肿块;广泛浸润盆腔或转移时可出现腰骶部疼痛;肿瘤阻塞输尿管口可引起肾积水。,辅助检查,(1)尿液检查:尿常规及尿脱落细胞检查可找到肿瘤细胞,但分化良好者不易检出;利用尿行端粒酶、膀胱肿瘤抗原(bladder tumor antigen,BTA)、核基质蛋白(NMP22)及BLCA-4等检查,有助于提高膀胱癌的检出率。 (2)膀胱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肿瘤位置、大小、数目、形态、浸润范围等,并可取活组织检查,有助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

5、3)影像学检查:如B超、排泄性尿路造影、CT、MRI检查等有助于膀胱肿瘤和肾功能的判断。,膀胱镜,膀胱癌。膀胱造影示膀胱下部偏左侧有不规则充盈缺损。,膀胱癌。B超示膀胱右后壁突起两个乳头状肿块(白色箭头),肌壁正常。,膀胱癌。CT增强延迟扫描示膀胱左后壁软组织肿块凸入膀胱(箭头),边缘不规则,肿块处膀胱轮廓外缘毛糙。,膀胱癌尿沉渣涂片,图注:癌细胞大小不等,外形不规则。胞浆呈嗜多色性,边缘不整。核形不规则,染色质粗点网状。可见核仁。,诊断,40岁以上、无痛性血尿,特别是终未血尿者,首先应考虑膀胱肿瘤的可能。 膀胱区有无压痛,肛指检查双手合诊有无肿块及活动情况。 尿液脱落细胞检查,可查见肿瘤细胞

6、。 膀胱镜可直接看到肿瘤生长的部位、大小、数目,并可活检以明确诊断。 膀胱造影可见充盈缺损。B超(0.5cm)、CT扫描、静脉肾盂造影。,治疗,1.手术治疗 原则上浅表肿瘤,可采用保留膀胱的手术;较大、多发、多次复发以及浸润肿瘤,应行膀胱全切除术。 (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是治疗膀胱肿瘤的首选方法,对单发、分化好、非浸润性癌,单纯使用此法即可。 (2)膀胱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肿瘤比较局限、浸润性生长、位于膀胱侧后壁或顶部者。 (3)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在男性包括膀胱、膀胱周围的脂肪、韧带、前列腺、

7、精囊等,在女性包括全子宫、阴道前穹、尿道、卵巢等。膀胱全切术后需行尿流改道,常用方法有回肠膀胱术、可控膀胱术、输尿管皮肤造口术。,非手术,适用于T4。 放疗:用钴60或电子加速器治疗。 化疗:凡接受保留膀胱手术者,术后2年内复发率在50%以上。经髂内动脉灌注和经膀胱灌注化疗。以预防或推迟肿瘤复发。 膀胱内灌注方法:丝裂霉素20mg40mg加生理盐水或蒸馏水20ml40ml,病人排空尿液后行膀胱内灌注,药液保留23小时,每周一次,共8次,以后改为2周一次,再灌4次,共12次。其它还有噻替派、喜树硷、5-Fu、阿霉素、顺铂等。 免疫治疗:卡介苗、IL-2、干扰素。 其它:如激光、血卟啉、射频、热水

8、加压、枯矾液注射。,回肠膀胱术,看图说话: 可能发生什么并发症? 护理重点在哪里? 创造个方法,以方便尿液管理。,可控膀胱术,看图说话: 有什么优点? 护理重点在哪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看图说话: 评价一下这种治疗方法 护理重点在哪里? 创造个方法,以方便尿液管理。,护理评估,1.健康史 了解病人年龄、性别,有无长期吸烟或从事橡胶行业工作史,有无膀胱慢性感染与异物史,有无其他伴随疾病史。家族中有无肿瘤病史。 2.身体状况 了解有无血尿,血尿是否具有间歇性无痛性的特点,有无膀胱刺激症状,及严重程度怎样。检查有无耻骨上区肿块及淋巴结肿大、咯血、骨痛、病理性骨折等转移症状。 3.辅助检查 了解实验

9、室、影像学、膀胱镜及尿脱落细胞学等检查的结果。 4.心理、社会状况 了解病人及家属对病情、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康复的认知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支持程度等。,护理诊断与合作性问题,1.恐惧、焦虑 与对癌症的恐惧、害怕手术、尿流改道等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长期血尿、癌肿消耗、手术创伤等有关。 3.自我形象紊乱 与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有关。 4.潜在并发症:术后出血、感染。,护理措施术前,除按腹部手术做好手术前准备外,还应重点注意: (1)肠道准备:对拟行膀胱全切除回肠膀胱术的病人,按肠切除术做好术前肠道准备。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的病人: 术前3天给无渣饮食,术前1日禁食,静

10、脉补充营养。 肠道准备,给肠道抗炎药物如链霉素、氟哌酸、灭滴灵等, 术前2-3日每晚灌肠一次,术前一日晚行清洁灌肠,术日晨根据排便情况决定是否再灌肠。,护理措施术前,(2)心理护理:对担心预后产生恐惧的病人,应向其说明膀胱癌的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告知膀胱癌属于中等恶性,早期治疗效果满意。 (3)皮肤准备:对拟行双侧输尿管腹壁皮肤造口术的病人,应彻底清洁皮肤,以保证成形皮肤乳头的成活和不发生感染。,护理措施术后,(1)卧位与休息:麻醉作用消失、血压平稳后,可取半卧位。膀胱全切除术后,卧床810日,避免引流管脱落出现漏尿。 (2)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意识、面色、尿量和尿色、

11、引流液的颜色和量等,尤应注意有无术后出血迹象。膀胱全切除回肠膀胱术后,应分别观察和记录两侧肾的排尿量,以对肾功能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护理措施术后,(3)饮食和营养: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者,术后6小时即可正常进食。膀胱部分切除和膀胱全切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者,待肛门排气后,开始摄入营养丰富的饮食。回肠膀胱术、可控膀胱术者,应按肠吻合术后,指导病人进食。禁饮食期间,给予静脉输液和营养支持。开始饮食后,还应告知病人多饮水,以增加尿量,冲刷尿路。 (4)预防感染: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并观察药物的副作用。,护理措施术后,(5)引流管的护理:按常规做好引流管护理,但应注意: 1)带多种引流管时,应贴好标签,

12、分别记录引流情况。 2)回肠膀胱或可控膀胱术后,因肠黏膜分泌黏液易堵塞引流管,应注意定时挤压,促进黏液排出,有贮尿囊者可每4小时用生理盐水冲洗一次。 3)输尿管皮肤造口术后,若皮肤乳头成活良好,术后2周可拔除输尿管引流管。回肠膀胱术后,术后1012日拔除输尿管引流管和回肠膀胱引流管,改为佩带皮肤接尿器。可控膀胱术后,810日拔除肾盂输尿管引流管,1214日拔除贮尿囊引流管,23周拔除输出道引流管,训练自行导尿。,行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病人的护理,(1)保护瘘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和干燥 观察造瘘口的情况 病人术后在右下腹壁上置一个暂时性的尿液收集袋,尿袋底部出口与蓄尿袋的导管相连接 造瘘袋须与皮肤粘贴

13、密合,以避免尿液渗入周围皮肤,而引起皮肤刺激的现象 造瘘袋开口的大小约仅大于造瘘口3mm,且在配戴造瘘袋之前先粘贴皮肤保护物 评估瘘口周围皮肤,护理措施术后,(6)膀胱灌注化疗:让病人排空膀胱后,安置仰卧位;用50 ml注射器,将化疗药物稀释至4050 ml备用;按无菌操作插入一次性导尿管,将化疗药物注入膀胱;指导病人每15分钟更换一次体位(俯卧、仰卧、左侧卧、右侧卧),使药物与膀胱壁充分接触,以发挥更好的疗效;药物在膀胱内保留2小时后,嘱病人自行排出。若病人有尿频、尿急、尿痛症状,应暂停灌注化疗,以防尿管刺激尿道和膀胱加重上述症状。,健康教育,1.康复指导 指导病人适当锻炼身体,加强营养,增

14、强体质;自我调节情绪,逐渐接受和适应新的排尿方式;定期进行肝、肾、肺等脏器检查,以及早发现转移病灶;腹部佩带接尿器者,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防止接尿器的边缘压迫造瘘口,并定时更换集尿袋;可控膀胱术后,开始每23小时导尿一次,逐渐延长至每34小时一次,导尿时要保持清洁,定期用生理盐水冲洗贮尿囊,清除粘液及沉淀物,以防发生上行感染。,健康教育,2.后续治疗 经尿道电切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应遵医嘱接受膀胱灌注化疗,以预防复发,一般术后半月开始灌注,开始每周灌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持续两年;期间还应定期进行膀胱镜检查,一旦发现复发,应及时采取进一步治疗。化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血常规,以及早发现和处

15、理骨髓抑制。,思考题,患者,男性,62岁,在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无痛性血尿2个月,他很焦虑,要求医生查明原因. 根据症状首先考虑的是 A 泌尿系结石 B 泌尿系结核 C 泌尿系肿瘤 D 泌尿系感染 E 前列腺增生,Case study,患者,吴先生,男性,60岁,已婚,半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暗红色,伴有血凝块,一次即好转,未治疗,约2个月前再次出现全程肉眼血尿,量较前多。来院就诊,B超提示“膀胱占位”,双肾无积水。于5月7日入院,入院后评估生命体征正常,患者心情紧张,不断询问自己的疾病是否能治好。膀胱镜示膀胱癌,拟行手术处理。,患者平时吸烟1包/天,不饮酒。经过积极术前准备,于5月16日在全麻下行全膀胱切除加回肠原位尿道吻合术。术后给予补液、抗炎、膀胱冲洗、耻骨后负压球引流、胃肠减压。主诉切口疼痛较剧,咳嗽,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问题: 膀胱冲洗的护理 术后护理诊断和目标及护理措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