徕卡ts30全站仪简易操作说明资料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9849887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DF 页数:68 大小: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徕卡ts30全站仪简易操作说明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徕卡ts30全站仪简易操作说明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徕卡ts30全站仪简易操作说明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徕卡ts30全站仪简易操作说明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徕卡ts30全站仪简易操作说明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徕卡ts30全站仪简易操作说明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徕卡ts30全站仪简易操作说明资料(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TS30全站仪简易操作培训 上海中振测量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李科伟 2011年4月2日 上海中振测量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徕卡上海地区授权产品总代理)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漕溪路251弄望族城5号楼20层D座 公司网址: 电话:021-64085849/33637500 传真:021-54640276 邮编:200235 徕卡徕卡TS30超高精度全站仪技术参数超高精度全站仪技术参数 7mm x 10mm / 8mm x 20mm 30m处 / 50m处 激光光斑大小 2mm + 2ppm / 一般为3s 精度/测量时间 1000m 测程 距离测量距离测量 (无棱镜无棱镜) 1mm + 1ppm /

2、一般为7s 精度/测量时间(反射 片) 1mm + 1ppm /一般为2.4s标准 0.6mm + 1ppm / 一般为7s精密 精度/测量时间(棱镜) 250m反射贴片(60mm x 60mm) 1500m360 棱镜 (GRZ4) 3500m圆棱镜 (GPR1) 测程 距离测量距离测量 (棱镜棱镜) 绝对编码,连续,四重角度探测原理 0.01“最小显示 V 0.5“ (0.15mgon)Hz 精度 角度测量角度测量 1/4 VGA, 彩色触摸屏, 双 面 / 34键,带屏幕,键盘 照明 显示 / 键盘 键盘和显示屏 30x / 1.7m至无穷远放大倍数/ 调焦范围 望远镜 综合数据综合数据

3、 5s一般 搜索时间 300m360 棱镜 (GRZ4, GRZ122) 测程 超级搜索超级搜索 (PS) 3 4s测量时间 (GPR1) 2mm1000m处定位精度 1mmATR定位精度 精度 /测量时间(200m处 最小棱镜分辨率间距为 30cm) 800m / 600m360 (GRZ4, GRZ122) 1000m / 800m圆棱镜 (GPR1) ATR模式 / LOCK模式工 作范围 自动目标识别(自动目标识别(ATR) 2.3s旋转180(200gon)定位 时间 2.9s倒镜时间 180(200gon)/ s转速 360(400gon)/ s2最大加速度 最大加速度和转速 驱动

4、(压电陶瓷)驱动(压电陶瓷) IP54 / 95%, 无冷凝防尘 / 防水 (IEC 60529) / 湿度 -20C至+50C工作温度 环境指标 7.6kg包括GEB241 重量 9h / 一般为5.9W操作时间 / 标准功耗 锂电池内置电池 (GEB241) 供电 指导放样导向光 (EGL) 可进行快速手动测量自定义键 可进行单手或双手操作3个无限位微动螺旋 操作 RS232, 无线蓝牙接口 256M / CF卡可配256M或 1G 内存 / 存储卡 数据存储 徕卡TS30超高精度全站仪 成熟的产品组合 自动化的单人测量系统自动化的单人测量系统 ?远程遥控模式下使用人性化设计 的手簿实现单

5、人测量 超站仪超站仪 ?直接获取测站坐标 镜站仪镜站仪 ?快速设站和定向 操作面板简介 设站定向 测量 放样 全站仪和电脑连接 数据批量导出 数据批量导入 仪器指标差检校 COGO程序简介 开机:按“PROG”键 关机:同时按“USER”键和“PROG”键 长按“ESC”键3秒 F7-F13默认快捷功能 F7:编码 F8:查看当前作业中数据 F9:选择反射棱镜类型 F10:ATR(自动照准)打开或关闭 F11:有棱镜IR/无棱镜RL切换 F12:超级搜索 F13(仪器侧面红色按钮):默认对应 功能同F1,即在测量界面时是 “ALL(测存)”功能 “SHIFT”键+“F12”键:对中和整平 “S

6、HIFT”键+“F11”键:激光指示和导 向光及面板、键盘照明 “SHIFT”键+“F10”键:改变设置,进 入菜单后有“8 换面测量(盘左/盘右)” 可以通过“USER”键 进入菜单9(热 键和USER键菜单)来更改快捷设置 F13 一、常用按键说明一、常用按键说明 常用图标说明常用图标说明 单击此处查看电池电量 单击此处查看CF卡/内存空间大小 线/面测量,测量的点自动连接成线/面,便于成图直接输出 DXF图形文件(输出DXF需要购买注册码) “”表示盘左, “”表示盘右。单击此处打开或关闭补偿器 “IR”表示棱镜模式、 “RL”表示无棱镜模式;”STD”:EDM标准模式、 “FAST”快

7、速模式、“TRK”跟踪模式、“SYNC”同步跟踪、“AVG”平均模式 棱镜类型圆棱镜GPR1 小棱镜GMP111 反射片GZM29/30/31无反射棱镜 ATR功能打开 (自动目标识别),自动对准棱镜中心 LOCK功能打开 (目标锁定跟踪),全站仪随棱镜移动而转动及照准 ATR和LOCK均关闭 ,需人工照准目标 有感叹号表示CF卡正在使用,不能拔出CF卡 正在使用CF卡中的作业或数据 正在使用内存中的作业或数据 补偿器已关闭,仪器倾斜补偿不起作用 二、设站和定向二、设站和定向 在正式测量或者放样之前,必须做的一个步骤就是设站和定向。在此只 介绍我们通常用到的设站定向方法: 1.已知后视点:已知

8、两个控制点的坐标,并且两点相互通视; 2.设置方位角:已知一个控制点的坐标及其与另一定向点的方位角; 3.后方交会:也叫自由设站,已知两个及两个以上控制点的坐标。如果两控 制点 间不通视,或者为了使用多点后视来提高设站精度时采用此方法; 测站定向,可以从主菜单界面“2程序”“2设站”来进入;也可以进入“测量” 或者“放样”菜单界面后“F3设站” (一)(一)“已知后视点已知后视点”设站定向设站定向 【方法】选“已知后视点”; 【测站坐标】选“来自已知点作业”;(如果选择“来自作业”表示测站点选自于当前测量作业中, 即其他测站测量的点。如果选择“保留当前值”表示继续用上一次设站点,请慎用此法,由

9、于设站 定向点的级别高于测量点,如果当前作业中有同名测量点,该点名的原测量坐标值及点类型将 会被替换掉) 【测站号】选择实际架站点的点名(如“A1”),该点名需要事先存在于【已知点作业】对应的作 业中(如作业“KZD”),如果已知点作业中该点坐标数据提前未录入,可以将光标选中“测站号”这 一行,然后按“回车”键进入数据管理,然后按“F2新建”点名及其坐标。同理可以新建已知点作 业。 至于“仪器高”,如果只需要平面坐标的话,仪器高可以缺省为0 选择设置完成后按“F1继续”进入后视点设置 当前测量作业 定向按上图设置 【后视点号】选择实际后视点点名即可(如“A2”),如果已知点作业中该点坐标数 据

10、提前未录入,直接按“回车”键进入数据管理,然后按“F2新建”点名及其坐标。 然后将全站仪照准后视点,直接按“F1确认”即定向完成。 为了保证坐标数据的准确性,照准后视点后,按“F2测距”,查看【平距差】是否等 于或接近“0.0000”m(如果差值太大,应检查测站点或后视点的坐标值是否有误,或 者点名和地面实际点位不相符),检查没有问题后按“F1确认”即定向完成。 至于“棱镜高”,如果只需要平面坐标的话,棱镜高可以缺省为0 (二)(二)“设置方位角设置方位角”设站定向设站定向 【方法】选“设置方位角”; 【测站坐标】选“来自已知点作业”; 【测站号】选择实际架站点的点名。 至于“仪器高”,如果只

11、需要平面坐标的话,仪器高可以缺省为0 选择设置完成后按“F1继续”进入后视点设置 必须输入一个后视点号。如果是置零,照准后视点后直接按“F4 Az=0”,然后按 “F1确认”完成定向; 如果方位角不是零,照准后视点后在【方位角】中输入实际方位角度值,或者输 入实际方位角度值后按“F5 锁定”后再照准后视点(此时转动仪器,角度值保持不 变动),然后按“F5 释放”,最后按“F1确认”完成定向。 (三)(三)“后方交会后方交会”设站定向设站定向 主菜单界面“2 程序” “2设站”。 如果需要更改设站配置,按左图中“F2配置”进入右图界面。设置【双面】为“是”表示 盘左盘右测量定向点,“否”为只盘左

12、测量定向点。【自动定位】设为“2D/3D”表示 在 选择第3个及以上后视点的时候,仪器会自动照准该后视点。 【方法】选“后方交会”; 【测站号】选择实际需要任意点名,但最好不要有同名点。 【已知点作业】选择后视点所在的作业 然后点击“F1继续”开始依次测量后视点 两个后视目标点就可以“计算”出测站坐标了。以3个后视点为例,测量目标3结束后就 可以看到【方位角差】、【平距差】、【高差】等,如果这几个差值比较大,则需要 检查各点坐标值及实际点位是否正确,以确认是否需要重新测量。如果差值很小,按 “F5计算”显示误差值 查看“Sigma”各项误差值不超限的话,才可以使用,如果超限,在左图中按“F4信

13、息” 来查看具体是哪一个点的什么值超限,如图右。通过反复按“F5更多”来回切换显示后 视点的更多差值信息,方位角差、X坐标差、Y坐标差、高程差、距离差等信息。如 果有多余的后视观测点,可以按“F3选用”来剔除超差点的观测值(3D:X、Y、H都参 与计算;2D:X、Y参与计算;1D:H参与计算;否:该点不参与任何计算) ,然后 按“F1重算” 还可以查看“测站坐标”或者“绘图”显示的图形关系,在确定误差均不超限时,按“F1 设 置”既完成自由设站定向 三、测量三、测量 进入测量程序的方法是直接从主菜单界面按“1 测量”,或者是主菜单界面按“2 程 序” “1 测量”。 选择测量作业,如果需要新建

14、作业,可以将光标选中作业行后直接回车,按“F2新 建”,输入新的作业名称回车后按“F1保存”,然后选中新作业名称“F1继续”回到开始 测量界面。如果还没有设站,可以按“F3设站”依照上一节讲的方法进行设站定向。 选择正确的【反射棱镜】后按“F1 继续”进入测量界面。 输入正确的【点号】和【棱镜高】 “F1 ALL”表示测存,快速闪现测量值并保存后自动进入下一个点号,等待继续测量; “F2 测距”测量并显示当前测量值,此时数据未保存到存储卡中,需要按“F3 记录”才 能保存。 如果是进行导线测量的定向,可以先按“F5 置Hz”来设置零方向,然后再测量 测量界面默认显示的观测值是水平角、垂直角、平

15、距、高程、东坐标Y、北坐标X、 高程。如果想显示其他观测值(比如斜距、高差等)以及调换前后显示顺序,可以 按如下方法设置 主菜单界面“5配置”“1测量设置” “2显示设置” “F3显板” 在“定义显示模板 1”中选择一个“安全行”(比如【第3行】)回车,从下拉列 表中选择其他观测值元素,然后“F1 继续”即可重新定义显示面板。如果想调 整显示顺序,直接将对应的行设置成需要的观测值元素即可。 如果在测量的过程中需要设置温度和气压,请参照如下方法 主菜单界面“5配置”“2仪器设置” “4 TPS改正” 根据现场实际测量值来设置【温度】和【大气压】。一般情况下改变1,距离1km 时测距相差1mm;改

16、变3mbar,距离1km 时测距相差1mm 四、放样四、放样 进入放样程序的方法是从主菜单界面按“2 程序” “3放样”。 【放样点作业】:需要放样的点的作业,该作业一般是事先录入的设计坐标点及 其坐标值。 【作业】:放样过程中可能需要测量坐标值,此作业用于保存测量数据,也可以 选择成与放样点作业相同的作业。其目的是为了区分放样点的点名和测量点名同 名造成覆盖等非人为意愿。 “F2 配置”可以进行放样设置 【放样方式】有两种:一是“正交”,即坐标差值方式,指示显示为【前/后】、 【左/右】、【挖方/填方】;二是“极坐标”,即方位角和距离差值方式,指示显示 为【Hz】、【D】、 【挖方/填方】。(其中挖方填方表示的是放样点的高程 需要降低或升高)。 【参考方向】主要是为了确定差值对应的参考方向 设置选择好后,按“F1继续”来保存设置 “极坐标放样”时,最好把全站仪的ATR自动照准目标功能关闭。在右图中点名处 回车进入数据列表,见左图,选中需放样的点按“F1继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