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黄鹤楼”合作品牌烟支空头剔量-(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48676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降低“黄鹤楼”合作品牌烟支空头剔量-(2)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降低“黄鹤楼”合作品牌烟支空头剔量-(2)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降低“黄鹤楼”合作品牌烟支空头剔量-(2)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降低“黄鹤楼”合作品牌烟支空头剔量-(2)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降低“黄鹤楼”合作品牌烟支空头剔量-(2)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降低“黄鹤楼”合作品牌烟支空头剔量-(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降低“黄鹤楼”合作品牌烟支空头剔量-(2)(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降低“黄鹤楼”合作品牌烟支空头剔除量 单位名称:济南卷烟厂小组名称:零缺陷小组发 布 人:为了落实好企业外加工品牌精细化加工生产的要求,切实地做好黄鹤楼(软蓝)的生产,在厂、车间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怀下,经过精细、严密的设备改造,设备的维护保养,卷接设备及时顺利的正常运行。但是烟支空头剔除量较大,为解决这一难题车间领导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共同解决这一难题。小组简介小组名称零缺陷小组课题类型攻关型课题名称降低卷烟空头剔除量成立时间2010年4月活动时间2011.032011.05活动次数16次序号姓名职称职务组内分工1程继忠工程师车间主任课题实施总体思路2时元鲲统计师车间副主任课题实

2、施统一协调3孙雷工程师车间副主任生产安排的调整4郭红广工程师车间副主任设备方面原因分析和实施5刘国东工程师设备员材料组织测试数据分析6范长宾高级技师师车间维修工组织卷接原因分析和措施实施7周继武高级技师师车间维修工组织卷接原因分析和统计分析8郑福珍技师车间维修工措施实施9平峻峰技师车间维修工措施实施10材料组织,发布一、选择课题PROTOS70卷接空稀头率平均水平0.4%原品牌企业水平现品牌企业水平选定课题降低卷烟空稀头率平均空稀头率0.8%二、现状调查我厂现有22台套PROTOS70机组,其中13、14号机组生产合作品牌黄鹤楼(软蓝)。在满足品牌均质化生产要求的前提下,追求效益的最大化,我们

3、重点攻克黄鹤楼(软蓝)品牌在PROTOS70机型生产加工过程中空稀头率较大难题,6月1日小组开始对该机型的13、14号机车进行批次跟踪写实,共跟踪19个批次,从跟踪趋势图可以看出:13、14号机组平均空稀头率达到0.80%,单台平均单班剔除量高达2.4万支。通过调研,湖北PROTOS70型黄鹤楼(软蓝)空稀头率在0.30%以下,我企业自主品牌平均水平在0.2%。13、14号车黄鹤楼(软蓝)空稀头率批次跟踪写实统计图0.0%0.2%0.4%0.6%0.8%1.0%1.2%1.4%1.6%1.8%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批次空稀头率13号车空稀头率14号车空稀头率

4、制图:刘国东制图时间2011年6月8日 三、目标设定卷烟空稀头率降低到0.4%以下四、原因分析烟叶配比不合理卷接设备精度调整不到位配方结构不合理卷烟空稀头剔除多烟丝分布不均烟丝整丝率低烟丝结构不合理烟丝密度不均匀烟支饱头不好烟丝水分偏低空头检测灵敏度偏高风力送丝造碎大卷包环境温湿度设置不适宜烟丝水分散失多风室负压低准盘凹口偏移加工过程水分偏低紧头位置偏移接烟丝盒VE储料区烟丝水分偏大风力送丝风速大烟梗剔除不合理五、要因确认1、 烟梗剔除不合理 2011年06月12日-12月15日,我们按照每天使用一个烟梗挡板高度进行测试,共完成了3个测试,取得检测数据63组,从不同烟梗挡板高度平均空稀头率统计

5、图表中可以看出:烟梗挡板高度不同,空稀头率差异较大。不同烟梗挡板高低平均空稀头率对比0.670.560.890.00.20.40.60.81.07-96-75-7空稀头率制图:周继武 制图时间2011年6月17日结论:是要因2、加工过程水分偏低6月3日至7日我们对制丝加工过程进行了详细写实,并绘制了物料含水率在各工序的变化趋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各工序的含水率都是控制在工艺标准范围内,不存在超标和偏低情况,批次间无明显差异。v 制图:刘国东 制图时间2011年6月09日结论:不是要因3、风力送丝风速大6月初,小组对黄鹤楼(软蓝)烟丝的风力送丝风速及风送后烟丝物理指标进行测试,发现不同风

6、速间的整丝率差异较大。风力送丝风速测试指标序号12345风速(米/秒)18.323.125.118.318.3整丝率(%)82.879.180.482.282.4v 制表:范长宾 制表时间2011年6月17日结论:是要因4、加香后烟丝水分偏大 为了验证烟丝水分与空稀头率的相关性, 2011年6月份,我们对加香后烟丝水份和空稀头率进行了20个批次的跟踪写实,并绘制了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加香后烟丝水分控制在标准(12.60.5)范围内,空稀头率随烟丝水分的波动变化无规律。 制图:吴启东 制图时间2011年6月10日进一步对空稀头率和烟丝含水率两指标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7、两个指标的相关系数为0.06,显著不相关。数据统计:刘国东 2011年6月10日结论:非要因5、接烟丝盒内烟丝指标降低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每次将接烟丝盒内的烟丝加入VE70储料区后再开机,空稀头率都有明显上升趋势,而每次开车设备放烟丝、跑条等造成的烟丝整丝率降低。为此,我们在6月13日,分别对5小时、10小时和13小时接烟丝盒储存的烟丝进行了试验,从试验结果看,接烟丝盒储存的烟丝整丝率降低,烟丝碎,含水率效果差。对接烟盒烟丝试验烟丝指标统计指标5小时10小时13小时烟丝含水率13.313.513.6烟丝整丝率81.782.487.8烟丝碎丝率1.62.22烟丝填充值6.8977.15v 制表

8、:刘国东 制表时间2011年6月13日结论:是要因6、空稀头检测灵敏度偏高是不是因灵敏度设置问题,造成空稀头偏高呢?为此,我们在6月14日在现场调查了不同的灵敏度设置剔除情况,结果发现,平均误剔烟支率较低,不同灵敏度之间的差异在1%左右,由此带来的对空稀头率的影响仅为0.01%,因此,不同灵敏度设置对总体空稀头率不构成显著影响。不同灵敏度情况下设置空稀头误剔率统计灵敏度设置高中低平均误剔率4.00%3.10%2.80%制表:范长宾 制表时间2011年6月14日 结论:不是要因7、卷包环境温湿度设置不适宜 6月14日起,我们以每周增加1 对环境温湿度进行跟踪测试,测试结果显示,环境温湿度控制在工

9、艺要求的范围内,空稀头率变化与环境温湿度无显著规律,相关性不大。环境温湿度测试统计日期第一周第二周第三周第四周温度22.823.925.124.9空稀头率(%)0.570.60.590.56v 制表:刘国东 制表时间2011年6月16日结论:不是要因8、风室负压偏低为验证风室负压对空稀头影响,我们于6月1618日对PROTOS70的负压和空稀头率进行写实记录 ,从写实情况看,当负压稳定在一定范围时,空稀头率变化不大。项目小风机大风机废品率过程控制12巴80-120毫巴0.379巴70-100毫巴0.43设备要求9-12巴60-90毫巴制表:范长宾 制表时间2011年6月19日结论:不是要因9、

10、卷接设备VE70压实轮调整不到位自6月14日至2011年6月19日,我们分别对13、14号机车进行了73和71个生产班次的跟踪写实。并将写实结果分为三段分别计算离散系数,结果显示,设备调整后空稀头率的离散系数就会产生波动,这说明,设备调整会对空稀头的控制精度产生重要影响,即空稀头率发现设备主机精细化调整与空稀头率具有高度相关性。阶段机台时间段生产班次废品率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离散系数一13号车24日夜至30日夜180.791.110.590.2314号车24日夜至31日夜210.380.860.160.60二13号车30日中至8日夜240.480.730.330.2114号车31日中至9日夜220

11、.520.780.360.23三13号车8日白至19日夜310.581.040.310.3514号车9日白至19日夜280.590.840.360.22制表:刘国东 制表时间2011年6月20日 结论:是要因六、制定对策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负责人完成日期1烟梗剔除不合理提高烟梗剔除量烟梗剔除量提高到7-8%以上1. 优化风机风压参数2. 降低梗挡板高度3. 调整二次分离挡板间隙郑福珍2011年6月21日2风力送丝风速大优化风力送丝速度量化风力送丝速度18-19米秒1、 查找漏风源2、 制定检查细则杨成峰2011年6月25日3残丝收集箱集中回收统一均匀搀兑1. 减少设备停机次数2. 每班定时、定

12、量搀兑刘国东2011年6月底4卷接设备精度调整不到位卷接设备精度调整13、14号车废品率降低0.2个百分点1. 更换部分关键零部件2. 、规范设备维修工艺范长宾平峻峰2011年6月底七、对策实施对策一、提高烟梗剔除量, 烟梗剔除量提高到7-8%以上对策二、风力送丝风速大,量化风力送丝速度18-19米秒对策三、残丝收集箱,烟丝集中回收, 均匀搀兑对策四、调整卷接设备精度1、更换关键零部件(1)更换无极变速器:6号机车振槽回丝变频器调到最大不能达到25%的回丝,对滚筒的供丝不能正常补给,使烟丝供丝不均,产生空稀头。(2)更换劈刀总成:劈刀总成内部齿轮磨损严重,产生空回,劈刀盘削减烟丝不能形成正确的

13、紧头位置,使烟支产生空松烟。(3)更换进口烟枪:烟枪磨损严重,对烟丝的正常输送有了阻碍,烟支紧头位置偏移加大,造成烟支空头 。2、规范机台操作工艺、规范设备维修工艺和现场工艺控制。(1)机台操作工艺规范吸丝带张紧气压设定为2.5-3.0Bar;及时更换磨损的吸丝带,将风室落到位;左风室风压-9600Pa;右风室风压-8400 Pa;小风机风压-1000 Pa。在保证不漏气的前提下,烟支圆周按下偏差进行控制;过程保养清洁测量管胶垢,保证重量控制精度;烙铁和搓板温度按下限值设定; 烟支重量内外道偏差调到最小。(2)维修技术工艺规范平整盘调整(a)根据不同烟支规格将平整盘与刀头同步对位并保证平整盘与风室导轨平行;(b) 保证两平准盘中心线与风室导轨中心对中;(c) 两平整盘之间的相对位置及平整盘与刷丝轮相对位置调整, 保证回丝量大小在25%-40%的范围;(d) 平整盘摆动间隙和平准盘顶极限位置间隙。调整吸风室导轨间隙(如图)劈刀上部 I H G 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