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窗》(粤教)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48656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窗》(粤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窗》(粤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窗》(粤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窗》(粤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教学设计】《窗》(粤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窗》(粤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窗》(粤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窗是一篇议论散文,全文共分四个自然段,从日常生活常见的“窗”这一事物中挖掘出了深刻的哲理思想与人生意义。文章开头用“春天”引出“窗”这个话题,认为“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开篇就将窗子的形象和作用凸显出来。第二、第三自然段承接上一段的话题,进行了横向铺陈和纵向开掘。第二自然段主要是进行了横向铺陈:其一,是将“春天”的概念推演成“大自然”;其二,是将上文赏春主要写春天,转而侧重写人。第三自然段主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进行了纵向挖掘:将人性的线索引向了社会历史的边缘。第四自然段,作者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比较了窗和眼睛的共同之处,并将“关窗”和“闭眼”联系起来

2、,不但为思想的探索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非常完美的照应了开头。然而,这篇文章的阅读难度较大。一方面由于这篇文章重在议,将深刻的哲理用比较富于文学性的语言说出来。另一方面由于钱钟书先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古今中外的名句典故信手拈来,喜用譬喻,这些对学生的现有能力来讲又显得过于深邃。因此,在讲课过程中,要以“读”贯穿课堂,以“读”带动对文章的理解,并采用“探究合作法”,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出能反映行文线索,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语句来,引导学生“发现分析提出见解“,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议论散文的文体特点。2、品味文章语言,提炼、揣摩和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过程与方法

3、目标】1、采用“探究合作法”,让学生在教材中找出能反映行文线索,集中体现作者感悟的语句来。2、通过优美句段的欣赏,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习文章以自我的情感体验、观察理解为基础,书写个人的见解和感受的方法,从而学会关注生活,有意识地感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品味文章语言,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深刻思想和哲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2、学习平凡中见深意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3、揣摩作者的语言特色,掌握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学难点】1、对优美句段的欣赏和课文精彩语言的把握。2、通过对窗的理解来体会作者的深刻思想和哲理。

4、3、理解议论散文重在议的特色。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列举一些对“窗”描绘的佳句,并归纳人们对“窗”的特点的认识。夜过也,东窗未白凝残月。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 ,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 小结:窗,是了解的视点;窗,是连接两个世界的通道;窗,可以是有形的,可以是无形的;窗,可能有自己丰富的经历,窗,可能是生活无声的见证二、 知人论世,作者简介:钱钟书:19101998,字默存,号槐聚,江苏无锡人,现代作家、学者。他

5、的父亲钱基博历任清华大学、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国立蓝田师范学院等校教授,曾参与20世纪初的新文学和新文化运动,且著有中国现代文学史;学者钱穆、科学家钱学森都是出自这一家族的名人。1910年11月21日钱钟书出生时,伯父为他取名为“仰先”,即“仰慕先哲”之义;1911年他周岁抓周,抓了一本书,因此他父亲为他正式命名为“钟书”;1920年即他9岁时到无锡东林小学读书,父亲为他起字“默存”,意思是要他少说话。钱钟书早年就读于教会办的苏州桃坞中学和无锡仁中学。1933年即他23岁时于清华大学外国语文系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1935年即他25岁时与杨绛结婚,同赴英国留学。1937年即他27岁时毕

6、业于英国牛津大学,获副博士学位。又赴法国巴黎大学进修法国文学。1938年秋即他28岁时回国,先后任昆明西南联大外文系教授、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英文系主任。1941年即他31岁时回家探亲,因沦陷而羁居上海,写了长篇小说围城和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围城已有英、法、德、俄、日、西语译本。散文大都收入写在人生边上一书。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德中西比较诗论。与此同时,他在上海暨南大学、中央图书馆和清华大学执教或任职。1953年即他43岁后,他在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任研究员。所著多卷本管锥编,对中国著名德经史子古籍进行考释,并从中西文化和文学的比较上加以阐发、辨析。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理清思路:画出文

7、中有具高度概括性的语句,找出全文的骨架。2、明确:(1)关键句: 第一段: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 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第二段: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第三段: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门是住屋子都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 第四段: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2)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由春天引出窗的形象和作用第二部分(2-3):门与窗的比较第三部分(4):窗是房屋的眼睛 小结:本文先由春天引出话题窗子。然后横向铺陈:其一,是将“春天”的概念推演成“大自然”;其二,是将上文赏春主

8、要写春天,转而侧重写人。接下里进行了纵向挖掘:将人性的线索引向了社会历史的边缘。最后,由窗想到了眼睛,由眼睛想到了灵魂的窗户,前后呼应。四、 精读课文,深入感悟:1 作者在表达春光太多为什么用“贱”字,这么形容有什么好处?明确:“太贱了”是指阳光太多,风懒洋洋的,没有生气。跟屋里的寂静相比,外面间断的鸟声显然就是琐碎单薄的。好处是表意准确,用语新颖传神,且为下文揭示窗的作用和意义作好了铺垫。2作者为什么说“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呢?为什么又用“画配了框子”来比喻呢?明确:因为作者认为屋外的春天太贱了,如果在屋子里透过窗子看春天,由于屋里的阴深、沉闷、寂静,反而会觉得春天更明亮、有生气和喧闹

9、。因为春光是美丽如画的,作者欣赏的又是在屋子里透过窗子看的春天,窗子就像画框一样,所以用“画配了框子”来比喻。3“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说说句子中“追求”和“占领”有什么不同的意义。明确:“追求”表示“门”是可以出去的,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欲望,主动地去追寻春光、领略春光;“占领”表示“窗”可以引诱一角天进来,让风和日光进来占领,人们从而可以驯服它,利用它,享受它。4.“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这句中的“逗引”是什么意思?谁处于主动地位?明确:“逗引”指用言语、行动招惹对方借以取乐。五、课堂总结:散文形散神聚,本文内在的逻辑就是通过联想,由春天引出话题窗子,由窗和门的区别想到物质和精神的区别,由窗想到眼睛,而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开窗关窗就像睁眼闭眼,因此结构上首尾呼应。同时,在写法上,横向铺陈,联想丰富;纵向挖掘,深刻厚实。六、布置作业:仿照窗这篇课文, 比较杯和碗的异同并写成小短文,字数不少于800字。(提示:可以从功能、外形、使用者的心理、进化阶段、给人的启发等角度来进行描写议论。) 教学反思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