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读法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42935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问题导读法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问题导读法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问题导读法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问题导读法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问题导读法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问题导读法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导读法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问题导读法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有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摘 要: 问题导读法是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侧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努力为学生营造开放而有活力的学习环境,得到了语文教学工作者的赞许。问题导读法在中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存有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问题导入环节的缺陷,导入形式不当,缺乏新意;问题设计环节的失误,问题的难易水准不恰当、问题的基准对象把握不准、问题的答案太宽泛;问题理答环节不当,教学环节连贯性不强。本论文针对问题导读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通过度析当前应用中最突出的“三大方面五大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为问题导读法在中

2、学语文课堂中更好的展开提供自己的见解。关键词:问题导读法 新课导入 问题设计 评价环节 语文学科的发展问题导读法是指授课教师课前以问题导读的方式展示出与文本相关的要点,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理解,解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它是一种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实行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品读文本,在品读的过程中思考教师提炼出来的问题,随后各个学习小组内部实行交流讨论,最后由教师对文本中的重难点实行解读的一种教学方法。问题导读法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科学合理的教法,是对前人教法的归纳和总结,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对于教学教法的要求。这种教学方法在避免提问的繁琐冗余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它

3、注重问题的逻辑性,通过对教师事先设计的文本问题实行解答这个环节,使得学生了解课文的框架和思想内容。注重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侧重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为学生营造开放而有活力的学习环境。这种教学方法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于语文教学教法的新要求,把教师放在了主导性地位,将课堂真正地交给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打破了常规教学思维的束缚,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促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 语文问题导读法在操作环节上的四步骤(一) 课前发放导学案问题导读法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形式,是授课教师在总结教师辅导用书、教案、练习册

4、、课本、听课笔记的基础之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水平和阅读水平,并结合教师积累的授课经验以及教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按自然段或文章层次,把本节的重点、难点以卷面形式展示出来的教学方法。导学案是导读法的书面实践,张志公先生对导读有很深的见解,先生的理解可概括为,导读包括导与读两个方面,其中后者为主体。总体而论,导学案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本课时理解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学生的任务。换句话说,学生学完本课时所要达到的学习效果,教师讲授完这个课时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具体来说,导学案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 基础巩固方面包括:学生易错字词、作者基本信息、写作背景、文本性质; 2. 水平测试方面包括:各自

5、然段大意、各自然段重点句子的理解、写作手法、表达方式;3. 拓展延伸方面包括:文章的框架结构、文本的中心思想、文章的课后习题。在导学案的设计中,要紧贴文本,问题设计要有逻辑性和目的性,要给学生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性思考最大化。(二) 自主思考基础上的小组讨论在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各个语文学习小组内部实行交流讨论。这个步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给学生充足时间的同时,教师也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一方面,提示一些注意力分散的学生把注意力收回来,另一方面,进一步了解学生真实地讨论情况。将教师真正的请下讲桌来,解决学生提问时遇到的困难。因为提问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不但仅教师在提问学生,学生遇

6、到未知也要反向回馈给教师,教师再针对具体情境实行适当地补充。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更好的展开,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要根据文本的篇幅和学生实际的思考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只有学生理解了,教学工作才能更好的展开。学生的课堂讨论,既能够补充学生自己在思考问题时的一些漏洞,引发学生实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又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三) 归纳总结学生思考成果展示学生思考的成果,并且适当的实行总结归纳。这个环节中,教师要避免“满堂灌”的旧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去问、去思考。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并且积极地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打开在这个框架内学生思维想象的闸门。既要得到学生思考的真实情况,又得杜绝学生的思维“

7、超脱”课堂。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观点实行反驳。在得到学生答案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中要将学生的观点做一个水到渠成的归纳。(四) 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拓展教学内容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前三个步骤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框架结构实行归纳,对文本的中心思想实行总结,并且以“小故事”的形式为下个课时的展开埋下伏笔。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囊括了各个领域的内容。所以,对语文的学习也不能就此止步,只停留在这个课时所学内容本身,要适当的拓展延伸,为学生国学的学习打好基础。二、 问题导读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存有的问题随着问题导读法被广大一线语文教师所采用,问题导读法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应

8、用就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其中对中学语文教学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问题导读法在具体语文教学应用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因为对问题导读法的理解不够深入而导致的教学效率不高。总的表现为教师事倍功半、学生开始厌学、教学效果不显著、教育作用不明显。问题导读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存有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三大方面五大问题”:(一) 问题导入形式不得当案例1:在刚进中学实习的时候,王老师便给我安排了一节语文课。授课的题目是朱自清先生写的春,在课上采用了朱自清先生写的荷塘月色去导入,结果学生一脸茫然,不但没有使学生体悟到荷塘月色的意境美,还影响了春这个课时的展开。注 释 平定县巨城中学八年级118班20

9、13年9月17日周二下午第一节巩文杰的一堂课据统计 参照附录1平定县巨城中学七年级语文教学问卷调查及分析学生有阅读的兴趣,但普遍觉得自己理解水平有限,尤其是初二的学生。拿高中一年级的荷塘月色导入文本,明显超出了学生的理解力,所以这种导入新课方式明显不当,应该采用讲故事或其他较易于学生理解的形式来导入。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很大水准上决定学生会不会跟着教师的教学思维走。所以,好的导读形式,便成为了首要的课题。当前随着多媒体的发展,导入新课的方式也表现多样化的趋势。不过如何才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什么有些教师的导入方式学生不买账呢?这些问题是教师日常授课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10、,主要出现在年轻教师和老教师身上,前者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1. 教学经验不足,教学心态不成熟。日常教学实践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因为各种原因,课堂秩序混乱,教师便也没有心情去延伸;教师家里有事或身体状况不佳,急于上完课做自己的私事等等,说到底没有摆正心态。年轻教师做事要分清轻重缓急,要培养良好的教学心态。2. 课前备课不足,教学目标不明确。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备什么,怎么备?有些时候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水平和学生的兴趣还没有完全的把控,甚至对文本的理解都不够透彻,这样的境况下怎么能讲好这个堂课?年轻教师教学在导读的形式上比较新颖,不过内涵太过欠缺,目的性不强,教学环节不连贯。3. 没有紧

11、贴文本,教学策略不得当。文本和教师设计的问题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媒介,跳过最基础的因素很难完成一堂漂亮的课。而后者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在教师这个行业拥有老资格,太过自信,教学策略具体细节方面的改进心不强;二是对于新事物的理解与接收速度慢,思想保守,创新水平有限。(二) 问题设计环节的失误1. 问题的难易水准不适当案例2:在讲第17课奇妙的克隆的时候,该教师先给学生播放了几张相关克隆的图片。接着,给学生介绍了相关的内容,看到学生没有反应。随后,教师便执行了自己课前设计的预案。播放了由郭冬临和冯巩合作的相声得寸进尺,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克隆两面性的同时,勾起学生学习该课时的“胃口”。师:我们

12、今天所要学习的是一篇科普文,通过本单元前几篇文章的学习,我们了解到这种文体的特征是准确严谨。请同学们概括一下,什么是“克隆”?生:克隆是孙悟空七十二般模样。堂下哄然大笑。 平定县巨城中学八年级117班2013年11月20日周三下午第四节李芳老师的一堂课这个问题设计的难易水准明显偏难,中等水平的学生在几分钟内根本无法理解。教师平时备课的时候不止要侧重于备教材、备教法,更要把重点放在备学生上。摸清学生的理解功底是什么样的、学生关于这个课的作家作品或者相关人物了解多少,学生的语文基本知识(比方说表现方法方面的,人物塑造方面的)是什么情况,甚至有多少学生不能实现在课堂上独立朗读等等。不然,又会出现师生

13、配合脱节,学生表现出乎教师意料的事情。案例3:在评课的时候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当堂课讲的是唐代爱国诗人杜甫先生的石壕吏,该教师直接跳过了注释一去讲故事,结果拖堂了十分钟还没有完成教学任务。 平定县巨城中学七年级121班2013年12月18日周三上午第二节祁艳庆老师的一堂课在问题设计的时候,简单的部分虽然能够不设问,但是遗弃的话最终会影响课堂的进度,简单部分对文本的展开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例如,石壕吏中的注释一,它将该诗的所相关键点都提到了。虽然简单,不过在学生理解这首诗上起着重要的促动作用。在语文学习中,尤其是古诗学习的时候,学生明显感到比较吃力。学生的记忆力不差,可理解力方面还需要教师去提点。

14、跳过应该设置的问题,忽略必备的知识点,直接奔入难的主题,最终事倍功半。2. 问题的基准对象不恰当问题对象选择上不恰当,过度注重基础好的学生,无意间把绝大部分学生抛在了脑后。基础好的学生一定水准上会给教学造成误导,这是听课中常见的问题。教师课堂教学中,为了赶上教学进度,仅仅提问好的学生,教师的视线只停留起教室的前几排座位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视线不能仅留在前几排上,要把目光放在中间,第四排左右,形成一个扇形区域,这样学生才能都进入教师的视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 教师的备课基准选择不对。教师的备课基准应该是中等偏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理解水平,光通过好学生的回答就把课堂实行下去

15、,必然会丢掉绝大部分的学生; (2) 教师的教学目标制定失恰。教学目标应该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来制定,好高骛远,得不偿失;(3) 教师的教学过程设置不当。提问好的学生是为了补充教师在教材教法方面的不足,没有把握好课堂时间,教学环节不紧凑;(4) 教师的教学策略选择不宜。该缺点是教师在长期教学过程中不科学的教学思维所造成的。案例4:在评课过程中,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这节课是讲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师:今天咱们学习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请同学们结合文本具体分析这两篇短文。这两篇短文都提到了恐龙的消亡,通过不同的材料,说明了不同的问题。 平定县巨城中学

16、八年级118班2013年12月27日周五上午第一节王军鹏老师的一堂课课后,我们在这个班里随机提问了几个学生,这些学生连最基本的都答不上来。这是课后的第一小题,教师竟然拿这个题提问学生,显然有失偏颇。虽然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也要兼顾学生的接受水平。这篇课文既然是两个课时的内容,教师就应该将这个课分成两个小节讲。中等偏下学生的水平很大水准上代表着这个班级的水平,成绩评估、卷面分析总结的时候,及格率、均分,是逃不过的两项指标,很大水准上影响教师的教学测评。无论是出于教师自己的绩效工资考虑,还是为自己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备课的时候都应该充分的考虑中等偏下的学生。3. 问题的答案设计不明确问题的答案设计太泛,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这是评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