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旷日持久的战争》(人教)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42607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步练习】《旷日持久的战争》(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同步练习】《旷日持久的战争》(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同步练习】《旷日持久的战争》(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同步练习】《旷日持久的战争》(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同步练习】《旷日持久的战争》(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步练习】《旷日持久的战争》(人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旷日持久的战争同步练习 选择题1.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交战双方,其中处于两线作战的国家是()21世纪教育网英国法国俄国德国奥匈帝国A.B.C.D.2.凡尔登战役之所以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是因为()A.此役双方伤亡人数达到70多万B.使用坦克C.动用了新式武器D.规模最大三心二意的同盟伙伴3上面图片不能反映的问题是()A.列强以自身利益作为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B.意大利不守信用,背信弃义C.同盟国内部矛盾不断激化D.协约国方面具有一定的正义性4.同盟国和协约国把1916年看成是关键性的一年,都想给对方致命的打击,赢得战争,为此()A.英法联军发动了凡尔登战役B.德国军队发动了马恩河战役C.英法

2、联军发动了索姆河战役D.大战的重心从西线转移到东线 综合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德国的预备役军人,夏天还是大学生,现在手挽手,唱着歌,去迎接英国人在朗吉玛克的机枪手们送给他们的死亡受到军事专业训练的广大民众怀着充分无比的良好愿望向前挺进。他们踩烂了靴跟去争取实现施里芬的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支撑欧洲的各支大军的热诚在1914年爆发,但在两年后开始低落下来。材料二凡尔登战役开始时,德军集中了所有的火炮,向方圆只有31平方千米的法军阵地发射了100多万发炮弹。战役中,德军投入46个师,法军投入60个师,战争达到了无以复加的惨烈程度,伤亡70多万人。有人这样描写:“这个304米高的小山坡被炮火从山顶抹平

3、,在整个战斗期间矮了近8米,战场上全是弹坑、炸倒的树木和尸体。”【来源:21世纪教育网】请回答:(1)材料中“施里芬的不可能实现的目标”指什么?原因如何?21世纪教育网(2)材料二所指战役的主要特点是什么?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两年半以来,世界的一大部分在遭受着历史上最可怕的战争的破坏。在这场斗争中,德国和它的盟国奥匈、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赢得了战争中的许多胜利,显示了它们的不可摧毁的力量。盟国是为了捍卫它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但是,同时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它们建议甚至现在就立即开始和平谈判。它们确信它们所将提出的以保证它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的建议,

4、是可以作为恢复持久和平的基础的。如果,尽管有了这个和平与和解的建议,而斗争竟仍要继续下去,四盟国决心将斗争进行到胜利为止。2-1-c-n-j-y德国政府和平建议(1916年12月12日)材料二协约国不得不在它们的答复中首先强烈抗议敌国照会中两点主要论断,这个照会企图将战争责任推在协约国身上,并且宣扬中欧国家的胜利。倡议还希图加强德国和它的盟国的公共舆论。这些盟国已经由于它们的损失而发生严重的动摇,由于经济上被包围而疲惫不堪,并且由于强迫它们人民作出极大的努力而分崩离析。21教育网协约国政府的答复(1916年12月29日)请回答:(1)材料一中,德国是怎样自我标榜其和平建议的出发点和目的的?(2

5、)材料一、材料二中,双方对当时大战局势的评价有何不同?哪一方面的观点比较符合实际?(3)对战争的责任问题,双方是如何看待的?你是如何评价的?参考答案第一课时 1.【解析】英法两国只在西线作战,俄国只在东线作战,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奥匈帝国在东、南两线同时作战。21cnjy【答案】D2.【解析】紧扣“凡尔登绞肉机”分析,指的是战争双方伤亡人数之多。【答案】A3.【解析】解答应结合战争爆发前和爆发之初的形势来考虑。意大利原本属于三国同盟的成员,可是在战争之初倒向协约国对德宣战,这一事件直接体现了B、C两项,而B、C两项从深层体现的实质问题是A项。21m【答案】D4.【解析】凡尔登战役是德国发

6、动的;为了支援凡尔登,英法联军发动了索姆河战役,以上两次重大战役均发生在西线。【答案】C21世纪教育网5.【答案】(1)以闪电战打败法国,再回头对付俄国,速战速决。马恩河战役使德军速战速决的计划破产,并陷于东西两线作战的不利境地,战争进入相持阶段。www-2-1-cnjy-com(2)双方投入兵力多,战事惨烈程度高,伤亡人员多。6.【解析】解题时首先要抓住材料出处的大致时间范围,即1916年底,然后分析在此时间内战争双方面临的形势。第(1)问从德国的出发点和目的分析。第(2)问要读懂材料,概括出双方的不同评价,结合教材知识判断更符合实际的是哪一方。第(3)问实际上是对双方认识的评价,要结合教材知识,根据帝国主义国家发动战争的目的来分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答案】(1)“出于制止流血和终止战争恐怖的愿望”“保证它们人民的生存、荣誉和自由发展为目的”。(2)德国认为盟国已赢得了许多胜利,显示了不可摧毁的力量;协约国认为同盟国方面经济困难,即将“分崩离析”。后者的观点较符合实际。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3)德国认为“盟国是为了捍卫它们的生存和民族发展的自由而被迫作战的”,不负任何责任;协约国认为应由同盟国负战争责任。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双方都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都是非正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