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中心小学消防安全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40055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宁中心小学消防安全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长宁中心小学消防安全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长宁中心小学消防安全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长宁中心小学消防安全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长宁中心小学消防安全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宁中心小学消防安全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宁中心小学消防安全制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宁中心小学消防安全制度一、指导思想根据上级关于开展消防安全专项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切实做好安全专项治理工作,消除安全隐患,遏制群死群伤的火灾事故发生,特此制订此预案。二、成立消防安全领导机构1、校长为消防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2、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 长:彭流清副组长:周伯雄组 员:吴君荣、周瑞芳、曾国全。三、安全教育制度1、每学期不定期举办安全教育活动,内容包括消防法律知识、防火灭火常识、火场逃生知识等。2、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墙报等宣传有关消防知识。3、要求学生学会简单的自救常识和寻求救援方式、方法,并要懂得使用110、119、120等特种服务电话号码进行

2、报警。4、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检查。5、制订消防安全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6、节假日落实教师的值班制度。7、逐步完善安全办学档案。四、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职责1、校长的消防安全教育职责(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第一负责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2)主持制订学校的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教育计划、有意识地把消防安全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3)组建学校的消防安全教育机构,并确定专人负责学校实施消防安全教育的具体工作。(4)把消防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常规工作,并及时总结,不断提高。(5)对教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制订对教职工个人的消防安全评价措施,并把评价结果纳入个人综合考核。(6)进行经常

3、性的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及时排除。(7)做到不组织学校未成年人参加灭火。(8)保护未成年人不受火灾侵害。2、学校消防安全教育领导的消防安全教育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消防法规和未成年人保护法。(2)在校长领导下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保卫工作。(3)组织全校性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4)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活动。(5)坚持经常检查学校消防设备情况,保证设施齐备、完好、有效。(6)坚持经常检查学校火灾隐患,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及时排除。(7)不组织学校未成年人参加灭火。(8)保护未成年人不受火灾侵害3、班主任及其他教师的消防安全教育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消防

4、法规和未成年人保护法,认真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制度。(2)在学校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3)组织学生活动,要认真考虑消防安全,要有防范措施,要有请示报告。(4)采用生动、活泼、适合学生生理心理特征的形式,组织对学生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5)保护未成年人不受火灾侵害。4、学校教职工消防安全教育职责(1)严格执行消防法规。(2)主动接受消防安全教育,管火、管电、管理建筑及易燃易爆物品的人员,要持证上岗,规范操作,规范管理。(3)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报告,及时排除。(4)保护未成年人不受火灾侵害。(5)经常向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参加救生演习,及时排除消

5、防隐患。五、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一)师生学习、生活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认真贯彻消防法规,认真执行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的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制度。2、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管理制度,服从老师管理。3、不得焚烧废纸、杂物。4、任何人不得私拉乱扯电线,电器线路更换修理,由专职电工负责维修。5、设置醒目的消防安全标志,保持通道畅通。6、爱护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的使用方法。7、发现火灾隐患,立即向消防专干、学校领导报告。8、发现火灾迅速拨打报警电话119。9、了解火场情况的人,应及时将火场内被困人员及易燃易爆物品情况速告消防人员。(二)各类仓库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严禁吸烟,严禁扔火种。2、室内禁止焚烧

6、废纸、杂物。3、严禁明火照明,禁止点燃蚊香。4、禁止使用电炉等电热器具,防止火灾事故。5、文具物品摆放整齐,保持室内通风,防止温度过高引发纸张自燃。6、不得私自存放汽油、煤油等易燃易爆物品。7、禁止私拉乱扯电线、线路,发现线路老化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及时维修更换。8、爱护消防器材,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9、发现火灾隐患及时排除,及时上报。10、发现火灾,迅速拨打报警电话119,并立即上报学校领导。(三)办公室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为了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及学校的财产安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确保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请教职工遵守办公室的下列规定:1、严禁下班后室内留有火种,防止出现火灾隐患。2、熟悉学校现有

7、的灭火设备存放位置,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3、电路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请电工定期检查。4、严禁在办公室使用电炉。5、职工下班后,及时关灯及电器用品,防止意外火灾。6、发现火灾立即拨打火警119,并及时组织教职工施救。(四)体育器材室消防安全制度为了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进入体育器材室人员,请严格遵守下列规定:1、严禁明火进入器材室,禁止吸烟遗留火种。2、及时检修电线、电路,呈报损坏情况,严防线路老化,后勤及时检查。3、器材室应配备常用灭火设备。4、危险性强的体育器材,根据教学需要由任课老师统一借用,严禁学生私自使用。5、发现火灾速打火警119。并

8、及时组织教职工施救。(五)实验室消防安全制度为了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确保实验室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请遵守下列规定:1、实验室内严禁吸烟,并要防止遗留火种。2、实验室内必须备有灭火设备。爱护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3、电路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请电工定期检查。4、使用仪器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以防意外事故发生。5、要妥善保管各种可燃物,贮存搬运和使用都要由专人负责。6、发现火灾应立即拨打119,并及时组织教职工施救。(六)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音乐室、美术室消防安全制度为了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创造良好的教

9、学环境,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请遵守下列规定:1、室内严禁吸烟,并要防止遗留火种。2、室内必须备有灭火设备。爱护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3、电路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请电工定期检查。4、电路保险丝切勿用铜线铁丝代替。5、不能超负荷用电。6、教学时,用电设备要严格遵守仪器的操作规程,注意检修电器设备。7、发现火灾时,应立即拨打119,并及时组织教职工施救。六、活动场所的安全措施1、教学楼、宿舍楼的通道保持畅通,设定应急疏散路线,并在显眼处标明应急疏散示意图。2、教学用房、生活用房、办公用房不能存放易燃易爆物品。3、集会预留疏散通道,专人管理各类用电设备。4

10、、严禁学生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回校。七、预演训练(一)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宣传消防法律知识、防火灭火、火场逃生知识。具体内容如下:l、发现楼内失火时,切忌惊慌乱跑,要冷静地探明火源,判断风向,并在火势未蔓延时,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火灾区域。2、起火时,如果大楼通道被烟火封死,应该立即关闭房门和室内通风孔,防止进烟。随后用湿手巾堵住口鼻,防止吸入毒烟,并将身上的衣服浇湿,以免引火烧身。如果大楼通道中只有烟没有火,可在头上套一个较大的透明塑料袋,防止烟气刺激眼睛和吸入呼吸道,并采取用弯腰的低姿势逃离火区。3、发生火灾时,应沿防火安全通道朝楼下跑,如中途防火通道被堵死,应向楼顶跑,同时也可以将楼梯间的窗户玻

11、璃打破,向外高声呼救,让求援人员知道你的确切位置,以便营救。4、如果楼不高,可以在教师的保护组织下用绳子从窗口降到地下再跑向安全地区。(二)各班各处室应急预案进行疏散训练。l、各班要分组安排疏散,不要慌乱奔跑。2、听到火警信号后,各班马上切断电源。3、由老师指挥有序地迅速向安全地区撤出,并向集中地点集合。4、各楼梯口、大门铁闸要求门卫早上拉开,不得关闭。八、应急预演方案1、铃声信号:二响短促声火灾发生,疏散工作立即进行。2、应急火场逃生组织疏散在3分钟内完成。3、撤出线路安排(教学楼)。南面、北面教学楼二、三层靠西面课室的学生一律走西边楼梯,靠东边教室的学生一律走东边楼梯。东面教学楼二层教室,

12、规定靠北边的两个教室的学生走北边楼梯,靠南边的一个教室的学生走南边楼梯。九、指挥疏散人员安排撤出时,一楼上课教师管好各教室门口后,即至楼梯口维持楼上撤出的秩序,二楼、三楼、四楼上课教师在管理好各班撤出后,一直待在各楼梯口维持到全部学生迅速撤齐到集合地点,办公室教师迅速到各撤出路线及集合点维持 秩序。各班到达集合地点后立即整理队伍,点清人数。十、抢救、灭火工作1、火灾发生,立即上岗关闭总电闸,门卫打开校门供人员、车辆出入,同时制止无关人员进校,保证校门疏通。2、行政人员发现火灾立即打119电话报警。3、等学生撤出后,按先后顺序对伤员抢救或由领导班子成员组织人力送医院抢救。4、除留守的教师外,其余教师利用各种消防器材前往现场进行抢救,严禁组织学生进行灭火。十一、发生火灾时,任何人不得占用学校的电话,保证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对家长的查询电话直接给予安慰性的答复,尽量少占路线。各产品过程检验的检验时机应在操作者对首件加工完成后自检,并判定合格。再由车间依据计划将需进行专检的部件填写报检单报检,在报检后首先由检验人员应检查车间是否按程序文件的规定开展了自检,然后接受报检进行检验、记录及判定。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