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9821882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中国各地的美食,让人们体会到了漂流于历史长河里的中华美食文化,勾起了中国人对饮食文化的民族记忆。这说明( )文化是人类所特有的 精神产品往往凝结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之中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享用文化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A. B C D2、用活乡土技艺技能人才,推进地方文化产业发展,就要充实这类人才“蓄水池”,特别要重视以人才项目为抓手,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提质与增量并重,把乡土人才带起来,并由他们激活产业的

2、发展。这一做法( )看到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重视了人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体现了文化对政治的反作用 认识到文化对提升乡土人才技能具有决定作用 A. B C D. 3、文化安全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文化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之上的社会基本生活制度、语言符号系统、知识传统、宗教信仰等主要文化要素免于被侵蚀、破坏和颠覆的状态。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防线被突破,其他防线就很难坚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需要( ) 加快文化发展,使其成为国家工作的中心 反对文化霸权主义,抵御外来文化侵略推销自身价值观念,削弱别国民族文化 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 B C D4、“天人合一,顺时而食

3、。”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A. B. C. D.5、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

4、量,促进社会发展A B C D6、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C文化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7、在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过程中,我们要展示具有民族和地域色彩浓厚的东西,去讲真实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要寻求与世界的共鸣

5、,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这体现了( )A.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C.不同民族文化的逐渐融合 D.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8、为制作纪录片中国古建筑,某摄制组运用现代数码摄影技术在全国各地拍摄101处古建筑,运用三维动画技术再现已消失古建筑,借助现代传媒介绍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文化。该纪录片的播出助推了中国建筑文化热。这表明科学技术( )推动了文化资源收集、传递、储存方式的变革 决定并改变当代建筑文化的性质是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是促进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因素A. B. C. D.9、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在现代,我国杂技融

6、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我国现在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在观众的审美需求 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A. B. C. D.10、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道家、农家、兵家等各个思想流派互相切磋,相互激荡,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大观,丰富了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可见思想运动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促进文化发展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推动民族文化

7、发展A B C D11、广州市博物馆展出70件该馆近十年来从海内外征集到的清代外销陶瓷,呈现了近代“中国制造”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行销海外的盛况,展示具有典型中国情调和西方特色的外销瓷器,展现东西方审美艺术与中国制瓷工艺结合,中西文明在中国瓷器上的交汇。从上述展览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商业贸易对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 近代西方文化对我国的渗透东西方文化在交流和借鉴中发展 博采众长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A B C D12、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

8、,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AB C D13、“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我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文化遗产对于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A. B. C. D.14、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尽管很多人在外打工,离家千里之外,但

9、“千万里,一定要回到我的家”,人们忙碌了一年,总是要赶在除夕前回家与家人团聚。这说明( )A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B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C民族节日是不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产物 D经济生活对传统文化产生重要影响15、著名艺术家闫肃生前经常说,“我艺术的根和魂,只有深深扎进军营这片沃土,扎进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才能写出真情、唱出大爱。”这体现了( )任何形式的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创新需要激情和具有关键作用的灵感 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A. B. C. D.16、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

10、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下列名言中能够正确体现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有( )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席勒) 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贤(老子)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孙家正)A. B. C. D. 17、“如果全世界都吃汉堡,那将是人类的悲哀;如果全世界都看美国电影,那将是世界文化的毁灭。”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文化是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B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经济全球化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D维护文化多样性,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18、为了破解当前教育遇到的困境社会过多地关注数学

11、、英语,学生语文素养却日渐下降,一些学生甚至提笔忘字,近来的亲近母语行动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在学校教育中越来越重视亲近母语、挽救母语文化表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体现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说明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具有重要作用 体现了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A B C D19、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因是()民族文化高于世界文化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根本不同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A. B. C. D.20、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奏响的是不同民族文

12、化的华丽乐音。意大利比萨大教堂、中国故宫、印度泰姬陵分别体现了世界不同民族文化风格。这体现了()世界文化相互交融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A. B C. D21、为了安全和环保,近年来江苏多地实施禁放、限放烟花爆竹政策,大力倡导用安全环保的电子鞭炮、电子礼花作为节日庆祝用品,以保护传统年俗。对这一做法的正确解读是()剔除文化糟粕,倡导文明新风 传统习俗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传统习俗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尊重民风民俗,加强管理和引导A. B C. D22、回溯过往,从信笺到电话,再到邮件,如今微信更进一步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微信拜年、微信发压岁钱、微信吃团圆饭、微信祭奠亲人技术的便利从某种意义上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甚至带来新的消费增长。这说明()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文化发展水平 微信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文化传播的手段 科技进步推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A. B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