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记优质课教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18434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记优质课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醉翁亭记记优质课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醉翁亭记记优质课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醉翁亭记记优质课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醉翁亭记记优质课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记优质课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记优质课教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醉翁亭记记优质课教案【篇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王宵迪醉翁亭记】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展示执教者王宵迪 王宵迪: 2007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五年来,在校内外语文教育领域专家前辈的帮助和指导下,踏实学习积累经验逐步成长。撰写的由“字“入“文”浅谈形训在文言文教学中的缝合作用一文在2011年宁波市优秀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执教的醉翁亭记一课获2012年宁波市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同年参加江东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获一等奖。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宁波七中 王宵迪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把握全文语言从容有致充满韵味的特点(重点) 3理解欧阳修“乐”的内涵(难点) 4体会“醉”后的复

2、杂情感(难点) 5感受欧阳修的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预习单设计 课堂教学 一、识人物,导入课文 二、练朗读,熟悉课文 (一)自由朗读 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和停顿,遇到生字词结合注释参考注释,可以相互讨论,可以举手提问。 (二)请生朗读 请四位同学来朗读全文。 三、品字词,解读课文 说说文章中哪个字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 (一)一字品读“也” 1“也”在古文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虚词,谁能说说古文中的它有什么作用呢? (1)“也”有表示判断的作用,这时要把它翻译成判断动词“是”。 (2)“也”在古文中还有舒缓语气的作用,朗读的时候声音应该延长一些,语速应该慢一些。 (3)选了一

3、小段,尝试着读出“也”的韵味儿。 2齐声朗读,读出 “也”字所带来的不疾不徐从容有致的韵味儿。 (二)一字传情“乐” 1在朗读的时候,有没有感受到欧阳修身处醉翁亭时的心情? 2“乐”这个字在全文当中多次出现,太守快乐的来源是什么? (1)山水之乐闲适。 主要感受虚词的作用。 d欣赏山水之乐时,语言节奏为什么不能快一点?(2)宴游之乐轻松 主要体会实词妙用对刻画人物情态的作用。 (3)与民同乐自得 主要体会句子结构的运用对传递人物心情的作用。 (三)一字引思“醉” 1读完了太守之乐,你能不能说说欧阳修为什么醉啊? 2太守的醉纯粹是快乐的表现吗?文中有一处具体描绘了太守的醉态,你发现了么? 3大家

4、估计一下欧阳修写这篇文章时几岁呢? 4又是什么让如此快乐的欧阳修早生华发容颜苍老呢?你能从课文题目下的导读中找寻到吗?(欧阳修因为范仲淹等人上书直谏而获罪,被贬放滁州) 5此时他的内心除了乐以外还有什么?(无奈悲凉)这时酒就成了他的精神慰籍。醉中包含多少乐又隐藏了多少无奈啊。 6现在我们再来读一读第四段,体会一下也的韵味,乐的情怀,醉的无奈。 四、结合全文,感受欧阳修的人格魅力 1尽管此时的欧阳修正经历着政治的打击人生的坎坷,但他不放大磨难不消极沉沦,依然对美丽的景色保有纤细的感受力,依然能把管辖的一方土地治理得政通人和。从中你读到欧阳修一个怎样性情之人? 2他自己曾经写过这样两句诗“行见江山

5、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意思就是我一路游历山水一路吟诗咏怀,如果不是因为你把我贬到这儿来,我怎么会有这样的机会呢?这就是欧阳修! 3最后,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品味也的韵味,感受乐的情怀,体会醉中的人生感慨。 附文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6、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

7、也。【篇二:21醉翁亭记教案设计及课后反思(公开课)】 醉翁亭记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 认识欧阳修“与民同乐”思想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 掌握全文的脉络并理解写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 学习本文精练优美、流畅自然的语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及要求: 1、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2、 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 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2、熟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教学难点: 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一、题解,了解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 1、 作者: 欧阳修

8、(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宋代散文家之首席。 2、 写作背景: 写于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三年(1046年),他当时只有三十九岁,却自称为“苍颜白发”的“醉翁”,这有点自嘲的意味。滁州地处江淮之间,交通不便,民风淳朴。欧阳修虽壮年被贬,仕途失意,但不悲戚嗟叹,而是以积极的态度当好他的地方官,为百姓办事。滁州风光秀丽,欧阳修便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与民同乐,把内心的抑郁掩压在山水与诗酒之乐之中。 3、 出处: 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文忠是他的谥号。 二、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熟悉课文内容: 1、生字: 滁 壑

9、琅 琊 潺酿 辄 霏暝 晦 伛 偻洌 肴 蔌酣 弈 觥 筹翳 2、重点词: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的样子。 有亭翼然而临于泉上者: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名之者谁:为?命名 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野芳发而幽香:香花 佳木秀而繁阴:发荣滋长 伛偻提携:指老老小小的行人。 宴酣之乐:尽兴地喝酒 觥筹交错:酒杯;酒筹三、朗读课文,注意句中停顿。 第二课时 阅读理解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在掌握重点字词含义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同上 教学过程: 讲读第一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滁州的地理特点? “环滁皆

10、山也。” 西南诸峰的特点? “林壑尤美” 琅琊山的特点? “蔚然而深秀” 亭的位置? “临于泉上” “来饮于此”中“此”指?醉翁亭 自号醉翁的原因?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划分层次? 第一层:亭的自然环境。(?醉翁亭也。) 视觉角度:俯仰 空间角度:远近;大小;整体局部个体 第二层:亭的得名,醉翁二字的深意。(?寓之酒也。) 5、 小结: 总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并指出“醉翁”二字的深意。 第三课时 一、讲读第二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 3、学生串译。 4、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朝暮景色的特点?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 春夏秋冬景色?

1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乐亦无穷”的原因?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 5、 小结:分别描写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 二、讲读第三段: 1、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检查重点词。3、学生串译。 4、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酒宴上陈列的东西? 描写“宴酣之乐”的句子? “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 描写太守形象的句子?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 划分层次? 1、滁人游山之乐 (游也。) 2、众宾宴饮之乐 (欢也。) 3、太守宴醉之乐 (醉也。) 5、小结:描写太守与滁人游山宴饮之乐。 第四课时 讲读第四段: 1、 朗读,注意句中停顿。 2、 学生串

12、译。 3、 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描写傍晚情景的句子?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 理解本段衬托手法的运用: 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写醉与乐统一,点明主旨的句子?“醉能同其乐” 4、 小结:写酒宴散,众人归的情景。 第五课时 一、总结课 教学目的及要求: 1、总结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 3、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总结全文,理解文章主旨。 2、学习本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二、总结全文: 醉翁亭记 欧阳修(北宋) 何谓“醉翁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乐在赏山水 (二) 乐在与众人醉 (三) 禽鸟乐众

13、人乐太守乐(“醉能同其乐”) (以乐掩其郁) “醉翁”主旨与民同乐 (四)第六课时 一、艺术特点: 1、结构严谨巧妙。 以“乐”贯穿全篇,并层层推进,前后照应。 用不同的虚词过渡,层次分明。 2、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 3、语言精练优美,流畅传情。 二、完成课后练习。 三、课后小结: 教学反思 做学生探索路上的引路人。我们在上课时常强调统一答案,久而久之,很多学生误认为只要我在课堂上抄好了笔记,考试前背熟答案就行了,因此不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唯标准答案是听”,没了好奇心,也就没了求知欲、探索能力,最终扼杀了学生主动思考的积极性。现在,我们要重视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努力增强他们的求知欲,积极培养

14、他们的探索能力。在学习中,我们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探索,敢于求异,不拘泥于标准答案的权威。在课堂上,我们要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放开学生的手脚,激励他们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甚至展开争论。不少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为在课堂上能“舌战群雄”,自然会在课前做足准备功夫。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能激发思维,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把知识迁移转化,最终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篇三:醉翁亭记教学设计】 28、醉翁亭记 主备人:张喜凤讨论稿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意思,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学习写景与抒情、叙事结合的写法,体会“醉”与“乐”的关系,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3、体会作者娱情山水以排解抑郁的复杂思想感情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写景与抒情、叙事结合的写法,体会“醉”与“乐”的关系。 2、体会作者娱情山水以排解抑郁的复杂思想感情和“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说一个古代的年号,看看你们能联想起哪一宗历史事件。 教师说出:“庆历四年”。 学生: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教师:滕子京是因为什么事而“谪守巴陵郡”的呢? 学生:参与了范仲淹的政治改革。 教师:非常正确。实际上,这次改革,受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