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同名262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18330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同名2623)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醉翁亭记(同名2623)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醉翁亭记(同名2623)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醉翁亭记(同名2623)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醉翁亭记(同名2623)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同名262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同名262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五 单元(章)第5课时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课题: 醉翁亭记 第一使用人备注第二使用人备注课 型: 新授课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2) 过程与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理解作者那种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学情分析】:学生对欧阳修的生平及醉翁亭的相关故事很感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理解本文从“乐”和“醉”中所抒发的 “与民同乐”的思想。教学难点: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教法与学法】:学生自主交流、师生合作探究,辅之以创设情景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板

2、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山水之乐 四时之乐乐 宴酣之乐 与民同乐禽鸟之乐人之乐太守之乐【教学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一篇千古传诵的优美游记散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醉翁亭记吧。 二、检查预习 1、正音:滁ch 壑h 琅琊ln y 潺chn 酿nin 辄zh 暝mn 伛偻y l 蔌s 觥筹n chu 翳y 2、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欧阳修的资料,交流归纳。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死谥号“文忠”

3、,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文学成就新五代史,参与修撰新唐书。3、写作背景:宋仁宗庆历5年(1045),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上书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写了千古流传的优美游记散文醉翁亭记,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注意文中连用的个“也”字和个“而”字。)请同学们用以下的句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是一篇()的文章。有不理解的地方么?如果有,请同学们把自己最想问地问题提出来?文中哪一个字贯穿全文,并揭示全文的主旨?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

4、人之乐太守乐与民同乐。四、合作探究,研习主题醉翁亭记是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佳作。那么究竟它有那些美点。让我们运用在前面课堂上学习到的方法,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再次品读,发挥合作探究的能力,表达出自己对文章的领悟,用“醉翁亭记之美,美在”的句式开头说一段话。学生分小组研读、讨论、回答。最后小结。美在语言。语言凝练、含蓄。骈散结合,相映成趣。注意运用虚词,全文用了“也”、“而”把诗一样的句子断开,让它带上散文的韵味,回环反复,一唱三叹。美在意境。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醉翁亭记的思想意脉是一个“乐”字,醉中之乐,它像一根彩线连缀各幅画面。山水相映之美;朝暮变化之美;四季变幻之美;动静对比之美。从

5、而达到情与景的交融,意与境的相谐。五、拓展延伸,深化理解我们还学过和这篇散文写作背景、内容相类似的文章么?你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了么?从中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学生思考、探究作答。类似文:小石潭记岳阳楼记记承天寺夜游共同点:寄情山水,旷达情怀。人生启示:苦难是人生的最好试金石。磨难,人生的一种财富。挫折是一把双刃剑。人生要有所得,必须有所失。六、巩固提升,课堂盘点欧阳修、范仲淹、苏轼、韩愈,他们奉献给我们的,不只是一种美,不只是具有永久价值的杰出文学作品,而是一种思想和精神,他们是撑起民族精神大厦的一根根擎天的巨柱。真正打动人的是一种照亮世界的精神。【布置作业】:必做:伴你学读读背背选作:我们可

6、爱的家乡也是风景迷人,请你发现家乡的美,来表达一种美好的心声。(不少于300字)【教学后记及反思】:第 五 单元(章)第6课时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课题: 醉翁亭记 第一使用人备注第二使用人备注课 型: 新授课 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和重要虚词的用法。2)过程与方法:品读课文,鉴赏本文的意境美、语言美、结构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文中所表现作者的旷达情怀和美好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胸怀天下的理想。【学情分析】:学生对欧阳修的生平及醉翁亭的相关故事很感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在朗读中疏通文意,推究文理,品味意

7、境。 教学难点:“醉翁之意”在何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教法与学法】:学生自主交流、师生合作探究,辅之以创设情景法【教具】: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欧阳修 四时之境 醉翁之意在于山水之间 众宾之欢 【教学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的一篇千古传诵的优美游记散文,古往今来,多少人们对此文百读不厌,津津乐道,感慨万千,沉醉于其中。那么人们为何而醉?本文有何独特的魅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篇美文醉翁亭记吧。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 学生听多媒体范读(扫除文字障碍)自读齐读试背指导: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

8、,停顿正确;读出语气,读出感情。2、初读感知内容:醉翁亭记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优美的景色令人陶醉。3、自读课文,疏通译文译文形式:学生分成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圈点勾画出疑难词句,小组内质疑,记录不能解决的难题,全班讨论。教师点拨,强调重点字词句。第一段:秀,秀丽。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翼,像鸟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 临,靠近。 名之者谁? 名,取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

9、山势回环,山路转弯,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第二段:开:散了 云归而岩穴暝 归,聚拢。 芳,香草 发:开秀,开花,这里指滋长。 落:减少 出:裸露暮而归 归,返回。译文: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暮云回聚拢来,山岩洞穴就昏暗了,阴暗明朗(交替)变化,(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

10、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没有穷尽。第三段:歌,唱歌(名词活用为动词) 临溪而渔 临,到。 酒洌:酒水清。 杂然而前陈者 陈,摆开。译文:至于背着东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不间断的,这是滁州人出游。到溪水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山中野味,田野蔬菜,杂乱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的举行酒宴。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管弦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

11、声喧嚷,宾客们(尽情)欢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太守喝醉了。第四段:已:不久。 太守归 归,回去。 从,跟从。 翳,遮盖。鸣声上下 上下,高处和低处的树林。醒能同其乐 酒醉后神智恢复正常状态。太守谓谁 “谓”通“为”,是。译文: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纵横散乱,太守返回,宾客跟随。这时树林里浓荫遮蔽,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禽鸟在快乐了。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在享受自己的乐趣。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啊。三、合作探究,整理知识点1、通假字:太守谓谁 “

12、谓”通“为”,是。2、形近字辨析: 水尤清冽 li (凉)泉香而酒洌 li (清)3、一词多义: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秀丽 佳木秀而繁阴 滋长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靠近临溪而渔 到云归而岩穴暝 归,聚拢。暮而归 归,返回。太守归 归,回去。4、词类活用:有亭翼然临于泉上 翼,像鸟翅膀一样(名词作状语)名之者谁? 名,取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至于负者歌于途 歌,唱歌(名词活用为动词)5、 古今异义词: 古义:上下,高出和抵触的树林。(鸣声上下) 今义:方位词。 古义: 酒醉后神智恢复正常状态。(醒能同其乐)今义:睡眠状态结束。 古义:情趣。(醉翁之意不在酒)今义:意思,意义。四、拓展延伸,了解典故阅读风雨醉翁亭,比较文章与课文内容与抒情方式的区别【布置作业】:必做:背诵默写三四段 选作:搜集有关忧国忧民的诗词名言【教学后记及反思】:各产品过程检验的检验时机应在操作者对首件加工完成后自检,并判定合格。再由车间依据计划将需进行专检的部件填写报检单报检,在报检后首先由检验人员应检查车间是否按程序文件的规定开展了自检,然后接受报检进行检验、记录及判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