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教材七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10627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教材七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部编教材七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部编教材七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部编教材七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部编教材七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教材七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教材七下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_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校际联考七年级语文试卷(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人: )一、积累与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 )A.狂澜(ln) 殷红(yn) 亘古(gn) 鲜为人知(xin)B.卓越(zhu) 哽咽(yn) 气氛(fn) 迥乎不同(jing)C.祈祷(q) 惩罚(chng) 挚痛(zh) 妇孺皆知(r)D.校补(jio) 哺育(b) 污秽(hu)锲而不舍(qi)2、 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3分) ( )A. 署名 嗥鸣 家喻户晓 兽挺亡群B.选骋 屏障 警报迭起 锋芒毕露C.仰慕 独裁 沥尽心血 一反

2、即往D.默契 怪诞 鞠躬尽瘁 潜心贯注3、 下列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杨振宁和李政道共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B.回忆鲁迅先生选取生活中的琐事,再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让读者知道他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和爱好,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可敬。C.说和做一文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作为学者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主要是劝勉人们要刻苦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3分) A、 在同学们的热心的帮助下,使他更加坚定了追求美好人生理想的信心。 B、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 C、老师

3、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诲总是浮现在我面前。 D、他迈着强壮有力的步伐正面向我们走来。5. 仿照前两句续写一个句子,使它与前两句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书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书是绚烂夺目的彩虹,让人一扫心中的阴云;书是_,让人_。6.古诗默写(4分)(1) 王维在竹里馆中描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的诗句是:_,_。(2)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与“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城”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7.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答。(4分)一位家境困难的学生得了严重的眼病,需要高额的治疗费。同学们自发组织上街募捐。他们第一天的募捐语是“他得了眼病,请大家捐款”;第二天他们把募捐语改为“春

4、天已经来了,可他看不到”。结果第二天募得的钱远比第一天多,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1)原因是_(2分) (2)你社区正在准备发动一场向灾区献爱心的捐助活动,请你帮忙拟写一条标语。_(2分)二、阅读理解(3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5分)【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赵普)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

5、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8.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1)普少习吏事 ( ) (2)及为相 ( )(3)家人发箧视之( ) (4)肃遂拜蒙母( )9.翻译下列句子。(6分)(1)太祖常劝以读书。_(2) 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_(3)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_10.下列与“太祖常劝以读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自以为大有所益C跪而拾之以归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11.仔细研读两文,说说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至少两点)(2分)_

6、。(二)阅读最后一课选段,回答1216题。(12分)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韩麦尔

7、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12.选段中的“监狱”比喻_;“钥匙”比喻_。(2分) 13.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4分)描写的对象是_。(1分)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1分)表现了_。(2分) 14.这段文字开头写钟声和号声有何作用? (2分) 答:_ _。 15.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8、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2分) 答:_ _。 16.小弗郎士为什么感到韩麦尔先生“从来没有这么高大”?(2分) 答:_ _ _。(三)阅读父亲的眼神,回答1719题。(11分) 星期天,我到商场买鞋。鞋柜台前挤满了人,我好不容易才挑选了一双满意的旅游鞋,正爱不释手,耳边响起一个沙哑的声音: “同志,你手上这双鞋蛮好看的,得多少钱一双啊?” 不用回头,一听我就知道是个乡下人。我转过身来,仔细地打量着他:个子不算高,有些单薄,身上的中山装早已褪色,带洞的解放鞋上沾着泥土,头发乱蓬蓬的,一个十三、四岁的男孩正牵着他的手,好奇地望着周围的一切。 我指着“254元”的标价给他看。 那乡下人看了,嘴角轻微撇

9、了一下,不禁面带愧色地对那男孩说:“孩子,爹买不起,太贵了。”那孩子低下了头,咬着嘴唇,把爹的手握得更紧了。过了半天,才抬起头来,用乞求的眼神望着爹,怯生生地说:“就是就是他们都有。” 我虽不知道“他们”所指何人,但我想一定是他的小伙伴们。从小孩子的声音中分明觉出一种委屈,一种渴望。这小孩也太不懂事了,这么小就会跟人家攀 父亲见孩子那委屈的样子,也只有硬着头皮,来到柜台前挑了起来,柜台里有各色各样的新潮旅游鞋,可我见他似乎没有在意鞋的式样和质量,而只在意那一张张价格表。他咂了咂嘴,似乎很难找到使他满意的价格在这家商场里,最便宜的鞋也得一百多块。总算挑了一双最便宜的鞋,父亲问孩子:“要买就买这双

10、吧。”孩子懂事地点了点头。 那父亲只好从内衣里摸出一张皱巴巴的百元票子和两张大团结,手略有些颤抖地递给营业员。就在那一霎那,我注意到这位父亲望着这血汗钱的眼神,那眼神流露出的是对这一百多元钱的“依依不舍”,那眼神是对孩子可以“风光”地穿上新鞋的满足那眼神打动了我,我感觉眼前这位父亲的形象突然高大起来。 噢,记起来了,在我十几岁的时候,也经常和人家攀吃攀喝,经常向父亲要钱买这买那,父亲将钱递给我时,有何尝不是这样的眼神?而我那时太粗心了,没有把它当回事,我经常买这买那,却从未见过父亲给自己买什么新鞋,买什么新衣服。 我放下挑好的旅游鞋,来到柜台前,精心为父亲挑选了一双既轻便又舒服的棉夹鞋 17、文章通过典型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刻画“父亲”这个人物形象,请各举一例,并说明其作用。(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