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十则》教案3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803895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间词话十则》教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人间词话十则》教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间词话十则》教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间词话十则》教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间词话十则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王国维及著名的文学评论作品人间词语。 2学习王国维的诗歌鉴赏理论,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教学重点:学习王国维的诗歌鉴赏理论,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兴趣和能力。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启发相结合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由回顾“古之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导入新课。二、知人论世1、王国维王国维(1877-1927),中国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文学家。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清秀才。早年研究哲学、文学,受到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和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影响。1903年起,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讲授哲学、心理学、逻辑学。著有静安文集。19

2、07年起,任学部图书局编辑,从事中国戏曲史和词曲的研究,著有曲录、宋元戏曲考、人间词话等。重视小说戏曲在文学上的地位,开创了研究戏曲史的风气,对当时文艺界颇有影响。辛亥革命后去日本,从此以清遗老自居。后回上海,在哈同所办仓圣明智大学执教。1913年起从事中国古代史料、古器物、古文字学、音韵学的考订,尤致力于甲骨文、金文和汉晋简牍的考释,主张以地下史料参订文献史料,对史学界有较深影响。1925年任清华研究院教授,除研究古史外,兼作西北史地和蒙古史料的整理考订。1927年北京颐和园投水自尽。生平著作六十二种,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一称王国维遗书)的有四十二种。以观堂集林最为著名。 2、人间词话人

3、间词话是王国维关于文学批评的著述中最为人所重视的一部作品,是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但他又脱弃西方理论之拘限,力求运用自己的思想见解,尝试将某些西方思想中之重要概念,融入中国固有的传统批评中,所以,从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三、学生自读课文(在每一则前标上序号)预习时有没有体会到,课文选的八则,涉及

4、到几个方面的内容? 三方面: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 不同角度论述诗词境界问题。 谈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四、全班同学齐读第一部分!注意:蓦m,遽j(竟),为wi(被动)思考: 1境界在这段话中的具体含义? 境界: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出来的状况。 这里结合经过一词,可见境界应为阶段之意。 2注释中说借用形象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分析这些诗句的比喻意义?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长林叶落,西风乍起的清秋时节,登楼远眺,云淡天高,一条路通向遥远的天际。此情此景,一种孤独寂寞油然而生,似乎也唤起了一种追求和探索的期望。比喻在创业治学的开始阶段,必须高瞻远瞩,

5、视野开阔,耐得住寂寞孤独,而有所追求,有目标。同时认清前要走过的道路,理清前人已有的成果。这是第一阶段。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描绘热恋中情人的相思之苦。情有独钟,专一执着,虽衣带渐宽,枯槁憔悴也心甘情愿,无怨无悔。比喻创业治学的过程中,要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具有不怕艰难险阻,不惜殚精竭虑的献身精神。这是第二阶段。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描绘了灯如海,花如潮的无宵节,情人约会的情景。经过百千次苦苦追求,在那灯火冷落之处,终于见到朝思暮想的意中人,不禁大喜,极度幸福、欢欣。比喻经过艰辛的探索和追求,终于获得事业成功,学业有成,理想实现的无比喜悦和快慰,这是第三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