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作业指导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03841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道路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道路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道路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道路工程作业指导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工程作业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作业指导书(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路 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一)施工测量施工前,应对道路中线控制桩、边线桩及高程控制桩等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当施工中破坏地面原有排水系统时,应采取有效处理措施。(二)场地准备施工前,应根据工程规模、环境条件,修筑临时施工道路。临时施工道路应满足施工机械调运和行车安全要求,且不得妨碍施工。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地面以下至少100300mm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应予以铲除,并且堆放在规定的弃土场内。场地清理完成后,应全面进行填前碾压,其密实度达到规范要求。路基用地范围及

2、取土场范围内的树根应全部挖出,并将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坑穴填平夯实。要根据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对路基土进行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CBR试验,必要时应做颗粒分析、有机制含量、宜溶盐含量、冻膨胀和膨胀量等试验。路基施工前应将现状地面上的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井穴等进行技术处理,并将地面整平。路基范围内遇有软土地层或土质不良、边坡易被雨水冲刷的地段,当设计未做处理规定时,应按本规范办理变更设计,并据以制定专项施工方案。(三)路基施工人机配合土方作业,必须设专人指挥。机械作业时,配合作业人员严禁处在及机械作业和走形范围内。配合人员在机械走行范围内作业时,机械必须停止作业。路基填、挖接近完成时

3、。应恢复道路中线、路基边线,进行整形,并碾压成活。压实度应符合下表规定:当遇有翻浆时,必须采取处理措施,当采用石灰土处理翻浆时,土壤宜就地取材。路基挖方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挖土时应自上向下分层开挖,严禁掏洞开挖。作业中断或作业后,开挖面应做成稳定边坡。机械开挖作业时,必须避开构筑物、管线,在距管道边1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开挖;在距直埋缆线2m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开挖。严禁挖掘机等机械在电力架空线路下作业。需在其一侧作业时,垂直及水平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挖掘机、起重机(含吊物、载物)等机械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安全距离电压(kv)1503.02.0填方中使用房渣土、工业废渣等经过试验,确认可靠并

4、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同意后方可使用。路基填方高度应按设计标高增加预沉量值。预沉量应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压实系数和地质情况与建设单位、监理工程、设计单位共同协商确定。不同性质的土应分类、分层填筑、不得混填,填土中大于10cm的土块应打碎或剔除。填土应分层进行,下层填土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建筑。路基填土宽度每侧应比设计规定宽50cm。路基填筑中宜做成双向横破,一般土质填筑横坡宜为2%3%,透水性小的土类填筑横坡宜为4%。透水性较大的土壤边坡不宜被透水性小的土壤所覆盖。受潮湿及冻融影响较小的土壤应填在路基的上部。在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厚度应视压实机具的功能确定。人工夯实虚铺厚度应小

5、于20cm。路基填土中断时,应对已填路基表面土层压实并进行维护。原地面横向坡度在1:101:5时,应先翻松表土再进行填土。原地面横向坡度陡与1:5时应做成台阶形,每层台阶宽度不小于1m,台阶顶面应向内倾斜;在沙土地段可不作台阶,但应翻松表层土。路基压实度应符合下表6.3.12-2要求:填挖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道路类别压实度(%)(重型击实)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点数挖方030城市快速路、主干路951000每层3点环刀法灌水法或灌砂法次干路93支路及其他小路90填方080城市快速路、主干路95次干路93支路及其他小路9080150城市快速路、主干路93次干路90支路及其他小路90150城市

6、快速路、主干路90次干路90支路及其他小路87压实应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均匀一致。压路机最快速度不超过4km/h。填土的压实遍数,应按压实度要求,经现场试验确定。压实过程中一个采取保护地下管线、构筑物安全。碾压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压实度应达到要求,且表面应无显著轮迹、翻浆、起皮、波浪等现象。压实应在土壤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值时进行。含水量偏差幅度经试验确定。当管道位于路基范围内时,其沟槽的回填土压实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268的有关规定,且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用压路机压实。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不大于50cm

7、时,应对管道结构进行加固。当管道结构顶面至路床的覆土厚度在5080cm时,路基压实过程中应对管道结构采取保护后加固措施。旧路加宽时,填土宜选用与原土壤相同的土壤或透水性较好的土壤。土路基的主要控制项目:1、路基压实度应符合表6.3.12-2的规定检查数量:每1000、每压实层抽检3点。检查方法:环刀法、灌砂法、灌水法2、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检查方法:弯沉仪检测土路基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 数路床纵段高程(mm)-20+10201用水准仪测量路床中线偏位(mm)301002用经纬仪、钢尺量取最大值路床平整度(mm)1

8、520路宽(m)153路床宽度(mm)不小于设计值+B401用钢尺量路床横坡0.3%且不反坡20路宽(m)156边坡不陡与设计值202用坡度尺量,每侧1点第二章 垫 层一、 垫层是设置于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等作用,以加强土基和改善基层的工作条件,通常设与路基处于潮湿和过湿及有冰冻翻浆的路段。路面垫层一采用水稳性好的粗粒料或各种稳定类粒料。二、 垫层施工技术:三、 铺筑前,将路床的所有浮土,杂物清除干净,并严格整形和压实使其符合设计图纸要求。路床表面上的车辙或松软部分和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表面都应翻松、清除或换填同类材料重新进行整修碾压。恢复中线测

9、量,直线段每1020m设一桩,平曲线每1015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外设指示桩。四、 砂垫层的材料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数量: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检查1次。要对砂砾进行标准击实试验,得出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压实度五、 摊铺采用机械摊铺,铺设宽度应超出路基设计宽度30cm,以保证路边缘的压实度。在整形过程中,必须禁止任何车辆通行。六、 碾压方向应与中心平行,其顺序是:直线段由边到中,超高段由内侧向外侧,依此顺序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压实后表面应平整、无轮迹或隆起,并有正确的断面和合适的路拱。压路机碾压速度,第一遍平压采用1.51.7km/h速度为宜,震动速度为 2.02.5km

10、/h。砂砾垫层各项指标允许偏差符合下表:序号项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围(m)点 数1厚度+20-10%10001用尺量2平整度1520m路宽(m)1533宽度不小于设计规定40m1用尺量4中线高程20201用水准仪具测量5横坡20且横坡差不大于0.3%20m路宽(m)1566压实度2.3t/m310001灌砂法砂砾垫层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浮石、粗细集料等现象用12t以上压路机碾压后轮迹深度不应大于5mm。第三章 基 层石灰稳定土类材料宜在冬期开始前3045d完成施工,水泥稳定材料宜在冬期开始前1530d完成施工。稳定土类道路基层材料配合比中,石灰、水泥等稳定剂计量应以稳定剂质量占全部

11、土(粒料)的干质量百分率表示。基层材料的摊铺宽度应为设计宽度两侧加施工必要附加宽度。基层施工中严禁用帖薄层方法整平修补表面(一)石灰稳定土类基层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土应符合下列要求:1) 宜采用塑性指数1015的粉质黏土、黏土。2) 土中有机物含量宜小于10%3) 使用旧路的级配砾石、砂石或杂填土等应先进行试验。级配砾石、砂石等材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分层厚度的60%,且不应大于10cm,土中欲掺入碎砖等粒料时,粒料掺入含量应经试验确定。2、石灰应符合下列要求:宜采用13级的新灰。石灰技术指标符合表7.2.1的规定。表7.2.1 石灰技术指标项目类别钙质生石灰镁质生石灰钙质消石灰镁质消石灰

12、等 级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858070807565656055605550未消化残渣含量5mm圆孔筛的筛余(%)71117101420含水量(%)444444细度0.71mm方孔筛的筛余(%)0110110.125mm方孔筛的筛余(%)13201320钙镁石灰的分类界限,氧化镁含量(%)5544注:硅、铝、镁氧化物含量之和大于5%的生石灰,有效钙加氧化镁含量指标,等75%,等70%,60%;未消化残渣含量指标均与镁质生石灰指标相同。1) 磨细生石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块灰应在使用前23d完成消解,未能消解的生石灰块应筛除。消解石灰粒径不得大于10mm。2) 对储存较久或经过雨期的消解石灰应先经过试验,根据活性氧化物的含量决定能否使用和使用办法。3、石灰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