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爱心教育把关爱送给留守儿童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800210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过爱心教育把关爱送给留守儿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过爱心教育把关爱送给留守儿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过爱心教育把关爱送给留守儿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通过爱心教育把关爱送给留守儿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通过爱心教育把关爱送给留守儿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过爱心教育把关爱送给留守儿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过爱心教育把关爱送给留守儿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过爱心教育把关爱送给留守儿童在内蒙古的一些农村牧区,很多家庭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如何教育好这些孩子,使他们在没有父母照顾的情况下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茁壮成长?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兴盛学区关工委的做法,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在兴盛学区476名寄宿生中,共有托管在家的“留守学生”78名,残疾、单亲儿童8名。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学区关工委和家长学校提出了“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让学生成才”的响亮口号,对留守学生开展了爱心教育和关爱活动。 由学区领导、教务主任、总务主任、各年级班主任组成的留守儿童教育关爱领导小组,在每学期学生报到时都会及时摸清流动人口去向,与家长和“留守学生”

2、托管监护人定期电话联系,明确双方责任,实现共同教育。负责监管的教师在平时及时了解掌握“留守学生”的心理及其变化,针对他们自卑、虚荣、嫉妒、敏感、仇视等主要表现,对症教育,在节假日为在校住宿的“留守学生”组织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各班级还成立了“留守学生”互助小组,安排品学兼优的学生对“留守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帮助。各班班主任、生活指导老师等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都对“留守学生”予以特殊照顾,使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学区师生的教育和关爱下,“留守学生”不仅在心灵上得到了慰藉,在学习成绩和道德品行方面也有了很大提高。五年级一班学生宋文琴由于离异的父母都不愿意履行抚养义务,曾经失学并流落社会。学区关

3、工委通过多方协调,终于做通了学生家长的工作,使她重返校园。六年级一班的杜晓京和四年级一班的杜鑫姐弟俩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只能靠80多岁的爷爷照顾,学习、生活非常困难。关工委积极与他们的父母联系,征得同意后将姐弟俩交由学校托管。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关爱下,姐弟俩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姐姐杜晓京去年还被自治区妇联评为全区“十佳女童”。(浙江遂昌“留守儿童”教育出实招为切实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遂昌县“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出实招。一是改善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在财力、人力、物力上加强投入,扩大寄宿规模,改善住宿条件,为留守儿

4、童提供住宿便利。对特困家庭子女的寄宿费用予以优惠、减免。为寄宿学生配备高素质的生活教育,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二是培育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培育发展12所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有针对性地开展留守儿童代理监护人家庭教育知识讲座、留守儿童青春期保健知识讲座,使其真正承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三是开展丰富多彩主题教育活动。依托家庭、社区、家长学校等阵地,精心组织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关爱留守儿童的各项特色活动,结合“双合格”、小公民道德建设、“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亲子携手同行实践等系列活动,广泛动员和组织留守儿童和家长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四是努力为留守儿童办实事好事。不断优化留守儿童生

5、存、保护和发展环境,发挥社会化协调机制、法律服务机构和信访网络的作用,帮助留守儿童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推行“代理家长”制度,推动建立留守儿童社会服务机构,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月日下午,家住四川省南部县城前街社区的李欣怡小朋友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社区“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在退休干部蒲春举老爷爷的指导下,完成当天的作业。随后,李欣怡又用服务中心的亲情热线给远在新疆务工的父母打电话:“我在老家过得很开心,有蒲爷爷在,你们就放心吧。”在南部县城前街社区,像李欣怡这样感受“家”的温暖的“留守儿童”有名。 南部县老干部局局长邓琼瑶说,蒲春举与李欣怡并不沾亲带故。为了给像李欣怡这样的“留

6、守儿童”创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在县老干部局和社区的支持下,蒲春举等名离退休干部于今年月份牵头组建了“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并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开展对“留守儿童”的亲情教育。社区为“留守儿童服务中心”提供了专门的场地,添置了电视机、电脑、电话等硬件设施,以及上千册课外科普读物。 这名老干部每天坚持到中心“上班”,且不收取任何报酬。老人的主要任务是为“留守儿童”辅导学习;进行法制教育,使他们知法、守法;督促他们洗澡、理发、剪指甲、换洗衣物;与他们一道做操、打乒乓球、做游戏;提醒他们经常与父母通电话、保持书信联系等。前街居委会主任邓小华说,自从组建了“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留守儿童”滋

7、事的少了,社区风气有了改观。四川绵阳关爱留守儿童“六举措”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全县60万人口,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达13万人,尤其是在农村,“留守儿童”比例高、数量大,对“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既是对特殊未成年人的关爱,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该县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加强和改进了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是摸清了家底,“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所在班级,家庭住址、父母打工地、父母联系电话、委托监护人等基本材料一一登记造册备案。 二是各校分管德育工作的领导和老师定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他们得到的父爱母爱较少,心里时有怨气,觉得自己孤单无助等情况,给他们查原因、讲道理,消

8、除其内心的迷茫。 三是建立代管家长制,在“留守儿童”亲戚、朋友中挑选具有责任心,教子有方的担任代理家长;实在没有合适人选,则在老师中为其安排临时家长,代理家长全面履行家长的监护义务,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四是开展代管家长培训机制,“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对孩子经济上的关心较多,对其行为和思想上的关爱相对缺失,培训代管家长则主要引导他们全面履行家长职责,了解孩子的心理和需求,真心诚意和孩子交朋友,补上孩子缺失的父爱和母爱。 五是建立“家长热线”,“留守儿童”班主任老师每月如实向学生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互通信息,寻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要求学生每月与父母通话不能低于两次,每次通话不能低

9、于两分钟,确保孩子与家长的适时沟通。 六是完善寄宿制管理制度,学校条件许可的,尽量让“留守儿童”在校寄宿,一方面方便对他们的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消除上学、回家途中的安全隐患。河南安阳积极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近年来,安阳市在抓好社区未成年人伦理、心理、生理“三理”教育工作的同时,积极实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其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按照同一部署,由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开展留守儿童情况调研,摸清底数。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建立县、乡、村留守儿童档案。 二是创办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利用村人口学校、中小学家长学校,创建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如,汤阴县伏道中心小学挂牌成立了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

10、将留守儿童工作作为期终考核的一项内容,记入年终考核档案;滑县妇联自编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讲稿,对乡镇妇联主席进行培训,然后以村为单位,对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宣传教育,目前已讲40期;安阳县曲沟镇一中通过网络等各种渠道,广泛收集典型案例,制作成幻灯片,在家长学校播放,警示留守儿童家长从生活、学习、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关系孩子的成长。 三是实行“代管家长”制。殷都、安阳、内黄等县区组织乡村干部、学校教师与“留守儿童”组成“代理家庭”,设立“代理家长”,组建校外学校小组,建立“留守儿童谈心室”,开展快乐“双休日”活动,使留守儿童时时处处感到家的温暖。汤阴县伏道中心小学在全校开展“奉爱心,结对子,全面关怀留

11、守儿童”活动,每位老师帮扶爱心,结对子,全面关怀留守儿童活动,每位老师帮扶3-5名留守儿童,每班的优秀学生也和留守儿童结成对子,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心理上帮助留守儿童。 四是开办寄宿制学校。滑县通过创办寄宿制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如滑南希望小学组织学生和留守儿童结对子,互帮互学;为留守儿童设立亲情电话,使留守儿童可以随时与在外务工家长联系,家长也可以随时打电话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学校一周开展一次大的集体活动,使留守儿童在参与集体活动中提高自身素质,得到健康发展。学校还设有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可以随时向老师倾诉心事,寻求帮助。 五是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安阳县水冶镇小东关学校向全校在外务工的家长发出致家长的一封信,开通家长热线电话;林州市和涧镇开展了“妇联架桥、电话为梁,我给远方父母送去节日问候”主题活动;内黄县妇联在春节到来之际,开展“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亲情沟通作文竞赛活动。各地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促进了留守儿童与家长的沟通。各产品过程检验的检验时机应在操作者对首件加工完成后自检,并判定合格。再由车间依据计划将需进行专检的部件填写报检单报检,在报检后首先由检验人员应检查车间是否按程序文件的规定开展了自检,然后接受报检进行检验、记录及判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