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酬乐天》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96592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酬乐天》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酬乐天》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酬乐天》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酬乐天》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酬乐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酬乐天》(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诗两首教案酬乐天扬州处初逢席上见赠教案教学目标1、 感受诗人长期贬居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2、 激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3、 学习诗人融理于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富于内涵的哲理。教学重点1、感受诗人长期贬居生活的艰辛和对世事沧桑、亲朋凋零的伤感。2、激励学生积极面对生活,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3、学习诗人融理于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富于内涵的哲理。教学难点学习诗人融理于景,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富于内涵的哲理。教学过程1、 介绍作者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唐朝中期杰出的诗

2、人和唯物主义思想家,为匈奴族后裔。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刘禹锡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公元793年(贞元九年)与柳宗元同榜登进士第,一同参与永贞(805-806)革新,结果一同贬谪远郡,历尽坎坷。晚年回到洛阳,任太子宾客、秘书监分司东都的闲职,后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其诗精炼含蓄,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2、 解决字词问题,了解古诗内容 酬:答谢,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见赠:送给(我)。 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3、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抛弃,搁置。 怀旧:怀念故友。吟:吟唱。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勾起了对故人的怀念。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

4、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侧畔:旁边。 (7)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8)长(zh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作品译文巴山楚水一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熟悉的人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真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我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今天听到你为我作的那一首诗,就借这美酒重新振作起精

5、神吧。3、 重点赏析1、古诗的首联和颔联奠定了怎样的感情基调?感伤,因为诗人长期贬居,他感到世事沧桑,亲朋凋零。2、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这首诗的亮点,更是流传千古的佳句,有没有同学能够猜猜为什么它能够流传千古,广受喜爱。(1)诗人以生动丰富的形象来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既富有情趣又能发人深省。(2)这句话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对于我们也有激励的作用。比如说,我们在学习中,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是我们要坚信,困难的身后就是幸福,我们要乐观地面对困难并克服它,战胜它,从而收获成功的幸福。(3)对偶的运用,使得句子整齐有韵律,表现出音韵美。无题

6、教案教学目标1、 解决字词问题,并了解古诗内容。2、 感受诗中矢志不渝的爱情。3、 欣赏诗人运用象征描写爱情的手法。教学重点1、解决字词问题,并了解古诗内容。2、感受诗中矢志不渝的爱情。3、欣赏诗人运用象征描写爱情的手法。教学难点欣赏诗人运用象征描写爱情的手法。教学过程1、 导入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2年或813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

7、,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简介七律 2、 解决字词问题,了解古诗内容1. 蜡炬:蜡烛。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油称烛泪。 2.蓬山:指海上仙山蓬莱山。此指想念对象的往处。 3.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有意为情人传递消息。 4.东风:春风 5.残:凋零 6.泪:指蜡泪,隐喻相思泪水 7.镜:照镜,用作动

8、词 8.但::只 9.云鬓:青年女子的头发,代指青春年华 10.夜吟:夜晚吟诗 11.殷勤:情谊深厚。 12.看:探望 13.丝方尽:这里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三、古诗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

9、寄情诗。 首联是极度相思而发出的深沉感叹,在聚散两依依中突出别离的苦痛。“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既写自然环境,也是抒情者心境的反映,物我交融,心灵与自然取得了精微的契合。这种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写,在李商隐的笔底是常见的。例如夜雨寄北的前两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次句不仅象征诗人留滞巴蜀,而且反映了客子离人的百无聊赖,同“东风无力百花残”一样,写实与象征融为一体,赋予感情以可以感触的外在形态,也就是通常说的寓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别”字,不是说当下正在话别,而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前人诗中曾有“别日何易会日难”(曹丕燕歌行)“别易会难得”(宋武帝丁都护歌)等句,都是以强调

10、重聚之难而感叹离别之苦。李商隐从这里推进一步,表明因为“相见时难”所以“别亦难”难以割舍、痛苦得难以禁受。“东风”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两个难字包含了不同的意义,前一个难是写当初两人相聚的不易,有过多少思念追求;后一个难字则写出离别时的难舍难分和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可见这对恋人的爱情生活是多么的艰难和辛酸。第二句则写伤别之人偏逢暮春。百花盛开凭借的是春风之力,而春风力竭,则群芳凋逝。花尚如此,人又能怎样呢?诗人在这里用暮春景象进一步表达了人世遭逢的深深感伤。 颔联接着写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

11、微。诗人以象征的手法写出自己的痴情苦意以及九死而不悔的爱情追求。“春蚕到死丝方尽”中的“丝”字与“思”谐音,全句是说,自己对于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思念不止,表现着眷恋之深,但是终其一生都将处于思念中,却又表明相会无期,前途是无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将终生以随。可是,虽然前途无望,她却至死靡它,一辈子都要眷恋着;尽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这两句里,既有失望的悲伤与痛苦,也有缠绵、灼热的执着与追求。追求是无望的,无望中仍要追求,因此这追求也着有悲观色彩。这些感情,好象在无穷地循环,难

12、以求其端绪;又仿佛组成一个多面的立体,光从一个角度是不能见其全貌的。诗人只用两个比喻就圆满地表现了如此复杂的心理状态,表明他的联想是很丰富的。“春蚕”句首先是人的眷恋感情之缠绵同春蚕吐丝绵绵不尽之间的联想,又从蚕吐丝到“死”方止而推移到人的感情之生死不渝,因此写出了“到死丝方尽”,使这一形象具有了多种比喻的意义。南朝乐府西曲歌作蚕丝:“春蚕不应老(不应,这里是“不顾”的意思),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造意与无题的“春蚕”句相近。不过,这里的春蚕“何惜微躯尽”,是在料定“缠绵自有时”、前途颇有希望的情况下产生的意念。无题“春蚕”句则不然,就其表现追求精神而言,它表现的追求是无望的,

13、却又是不计希望之有无的,感情境界有差异,联想也更为曲折。以蜡烛的燃烧比喻痛苦的煎熬,在李商隐以前的南朝乐府中,也不少见。如“思君如明烛,中宵空自煎”(王融自君之出矣),“思君如夜烛,煎泪几千行”(陈叔达,同题)等皆是。“蜡炬成灰泪始干”同样是用蜡烛作比喻,却不是单一地以蜡泪比拟痛苦,而是还进一步以“成灰始干”反映痛苦的感情终生以随,联想比前人深微复杂得多,形象的底蕴也因此而丰富得多了。 以上四句着重揭示内心的感情活动,使难以言说的复杂感情具体化,写得很精彩。 颈联从诗人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上句是写出了年轻女子晓妆对镜,抚鬓自伤的形象,从中暗示出女方的思念和忧愁。“云鬓改”,

14、是说自己因为痛苦的折磨,夜晚辗转不能成眠,以至于鬓发脱落,容颜憔悴,亦即六朝诗人吴均所说“绿鬓愁中改,红颜啼里灭”(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的意思。但是,无题“晓镜”句说的是清晨照镜时为“云鬓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为此而愁。这就生动地描写了纡折婉曲的精神活动,而不再是单纯地叙述青春被痛苦所消磨这件事了。自己于夜间因痛苦而憔悴,清晨又为憔悴而痛苦。夜间的痛苦,是因为爱情的追求不得实现;次日为憔悴而愁,是为了爱情而希望长葆青春,总之,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这种昼夜廻环、缠绵往复的感情,仍然表现着痛苦而执着的心曲。下句,“应觉月光寒”是借生理上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的凄凉之感。“应”字是揣度

15、、料想的口气,表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对于对方的想象。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 直接写出年轻女子寒夜相思的悲凉情境,深夜沉吟,孤寂无伴,会感觉月光的刺骨清寒。细腻地描写对方的愁苦,可见诗人对女方的体贴入微,也就更加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深挚。 尾联,想象愈具体,思念愈深切,便愈会燃起会面的渴望,这就是其内容。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诗词中常以仙侣比喻情侣,青鸟是一位女性仙人西王母的使者,蓬山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座仙山,所以这里即以蓬山用为对方居处的象征,而以青鸟作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现。这个寄希望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诗已经结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与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这首诗,从头至尾都融铸着痛苦、失望而又缠绵、执着的感情,诗中每一联都是这种感情状态的反映,但是各联的具体意境又彼此有别。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复表现着融贯全诗的复杂感情,同时又以彼此之间的密切衔接而纵向地反映以这种复杂感情为内容的心理过程。这样的抒情,联绵往复,细微精深,成功地再现了心底的绵邈深情。4、 布置作业背诵古诗两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