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起源

上传人:j**** 文档编号:99792842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起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起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起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端午的起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范文及评析:端午的起源读例文,思考问题。1.下面两篇习作都是介绍端午节的起源的。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2.想一想,过端午节的时候,你们那里还有说明风俗?端午节的起源(一)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粽子,妇女和孩子们还喜欢用丝绸之类缝制成小小的粽子、鸡心、葫芦、樱桃以及小猴、小虎等形状的手工艺品香包,挂在胸前。认为这样做可以防病,戴到端阳正午时,把它扔掉,称谓“扔灾”。相传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了以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

2、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问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国的都城)。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皇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还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

3、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从此,每年五月初五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端午节的起源(二)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端午节,又叫重午节、端阳节。这个节日大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它与春节、中秋节一起,并称中华三大节日。关于端午节的起源,各地说法不一。影响最大的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战国时代楚国人,出生在湖北秭归县三闾乐平里。由于他学识渊博,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便做了楚怀王的左徒。他主张对内“举贤授能”、对外“联齐抗秦”,最后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然而,他的这一政治主张却遭到楚国一班奸臣的反对,受到排挤和陷害

4、,被放逐到湖南一带,流落在洞庭湖畔。不久,又听到楚国都城被秦国军队攻破的消息,他难忍亡国之痛,于是在农历五月五日这天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为了救他,竞相划船寻觅并向水中抛粽子。还有的认为过端午是为了驱邪避毒。楚荆岁时记说:“五月五日,士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风俗通中说:“五月五日以彩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至今东北农村还保留着端午节清晨到野外采摘艾蒿挂在门旁和在儿童的臂上系五彩线的习俗。现代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即古代吴越人(一个龙图腾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还有的认为端午节源于夏至,即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范晔的后汉书就持此说。悟写法:比较而言,两篇介绍端午节起源的文章各具特色。比如,文(一)以故事取胜,生动有趣,文(二)则材料丰富、旁征博引,更见其研究的深入。但总体来看,文(二)似乎更优秀些。从写法上,文(二)运用了引用、举例子等方法,对相关的人和事的介绍更清楚明白。从文章结构上看,文(二)也更加注重条理和照应,使结构显得紧凑而连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