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与血型重点z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9779512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输血与血型重点z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输血与血型重点z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输血与血型重点z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输血与血型重点z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输血与血型重点z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输血与血型重点z》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输血与血型重点z(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输血学:是研究、开发和应用以输血为中心的相关内容,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的独立学科。2、 血型:即血液的遗传学差异。人类的血型包括红细胞血型,白细胞血型及血清血型。3、 血型系统:血型受独立基因控制,由若干个相互关联抗原抗体组成的血型体系。4、 血型鉴定:主要用已知特异性抗体鉴定未知红细胞抗原,或辅助用已知抗原的一组红细胞鉴定未知抗体,结合相关理论基础综合判断血型。5、 新生儿溶血:一种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胎儿或新生儿免疫性溶血性疾病。6、 不规则抗体:是指抗A、抗B以外的抗体,即不是自然所期望存在的,因此称之为“不规则抗体”7、 冷沉淀物:因冷却而沉淀的物质,是由新鲜冰冻血浆

2、于4融化后,通过分离获得的低温下不溶解的血浆蛋白成分。8、 红细胞输注:全血经离心分离出血浆即可制备出红细胞,由于分离制备方法和浓度的不同,可以制备成多种红细胞制剂,将不同的红细胞制剂输注给患者,即称为红细胞输注。10、自体输血:是指采集受血者自身血液,或回收受血者手术中或创伤区无污染的血液,以满足患者自身手术或将来应急情况用血需要。11、成分输血: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将血液的各种有效成分分离,分别制成高纯度或高浓度的制剂,根据患者的疾病需要选择性的补充所需的血液成分的输血方法。12、全血输注:指血液全部成分的输注,包括血细胞、血浆、和保存液。13、交叉配血:是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

3、红细胞的抗体,使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液间没有可测的不相配和的抗原、抗体成分。14、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受血者发生的不良反应。15、免疫性输血反应:输血中或输血后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有免疫因素的参与。16、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是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升高1,并以发热、寒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且能排除溶血、细菌污染、严重过敏等引起发热的一类输血。17、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为一种罕见但有潜在致死危险的输血并发症。是指受者输入含有供血者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血液或血液成分后,不被受者免疫系统识别和排斥,供着淋巴细胞在受者体内植活,增殖并攻击破坏受者体内的组织器官及造血系统,是致命性的免疫性输血

4、并发症。18、血小板输注无效:由于免疫因素:即患者血清中有血小板同种抗体和非免疫因素:即患者有发热、脾肿大、败血症、DIC等情况时,可导致输血后患者发生畏寒、发热等症状,血小板计数不仅不升高,有时反而会下降,陷入血小板输注无效状态。19、输血相关疾病:又称输血传播的疾病或输血传染病,是指受血者通过输入含病原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以及任何病原体通过血液途径进入人体而引起的疾病。20、红细胞存储损伤:血液及其成分保存在血液保存液中,红细胞也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的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这种改变称为红细胞的储存损伤21、ABO血型系统:是第一个被描述的与人类输血与器官移植最为密切的

5、红细胞血型系统,是人类最早发现、最具临床意义的血型系统之一。根据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A、B抗原,分为四种基本血型:A型、B型、O型、AB型。22、RH血型系统:在红细胞血型系统中序号是4,数字表示004,符号表示RH,含有50个抗原,临床最组要的仅有5个,免疫源性最强的为D抗原,根据红细胞是否存在D抗原,Rh血型分为阳性合阴性两类。23、即发型输血反应:数周24小时内发生的溶血性输血反应。24、迟发型输血反应:输血1天后至数周内发生的溶血反应。25、血小板相关性输血反应:是指由于免疫性或非免疫性原因,使输入患者体内的血小板发生异常破坏,而引起发热、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血小板输注后紫癜、血小板输注

6、无效等不良反应。26、新鲜全血:一般认为采血6小时之内的全血称为新鲜全血。27、血型物质:存在于细胞表面和各种体液中具有血型特异性的可溶性抗原。28、天然抗体:无明确的抗原刺激而天然存在的抗体。29、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中能引起快速而强烈排斥反应的抗原系统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30、ABO血型正反定型:正定型:用已知型特异性的抗体试剂检查被检红细胞抗原。反定型 用已知血型的红细胞检查血清中的抗体。问答题1、 各种血液制品的最佳保存条件红细胞:42,ACD-I:21天,CPD28天,CPD-A1:35天;粒细胞:222静止保存,6-24h;血小板:222振荡,振幅不超过4cm,1

7、-3天;PEP:-20一年,1年。2、 简述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原因?种类特点?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原因: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可以是免疫性的,也可以是非免疫性的。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输入了ABO血型不配合的红细胞,在血管内被受血者的抗 A 或抗 B 破坏所致,这主要是由于在发血前将患者血型写错或检测、核对出错等人为的错误造成的。特点:临床表现很不一致。轻者类似发热反应,恢复顺利,严重者迅速死亡。严重的程度和发病时间与输入血量有关,多半在输血过程初期,输入数毫升血后发病。表现为 : 寒战、发热、烦躁、胸痛、背痛、腹痛、恶心、呕 吐、腹泻、面潮红、呼吸困难、低血压、休克、全身出血及血红蛋白尿、少尿或

8、无尿等。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能引起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同种抗体的种类很多,包括 ABO 系统的抗 A、抗 B、抗 Al ;Rh 系统的全部抗体;MNSs 系统和kell系统的全部抗体;还有 FYJK 、U 、P1 、LE 、LU 、DI 、DO 、CO和HI 等抗体。特点:溶血主要在血管外发生,但也可以发生于血管内,导致血红蛋白尿血胆红素升高,黄瘟常于输血后 57天出现。在大多数情况下,无症状或病情 轻微,很少需要治疗。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进程很慢,不会引起凝血系统明显活化或触发大量血管活性物质释放。3、 简述ABO血型鉴定试验出现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红细胞:疾病致红细胞抗原减弱、获得

9、性B抗原、红细胞被细菌污染造成多凝集现象、红细胞被自身抗体致敏、脐带血中有Wharton胶、某些药物、嵌合体血型如骨髓移植,成混合外观凝集、近期输血,成混合外观凝集血清方面的原因: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及年龄因素、寒冷性或温暖性自身抗体的存在、不完全的同种抗体的存在、血清被细菌污染造成多凝集现象、球蛋白过高造成的缗钱状凝集、近期内血浆置换、溶血素(溶血反应)操作错误4、 术中输血的目的和选择输血的种类目的是:1.补充血容量,改善循环。2.增加血液携氧能力,提高血浆蛋白。 3.增进免疫力和凝血功能.输血种类:成分输血、自体输血5、 如何提高输血的安全性,杜绝血液传播疾病发生措施:1、国家协调的采供血机

10、构体系 2、血液采集到成分制备均使用一次性无菌采集袋和分离袋 3、合理输血,尽量进行成分输血 4、加大献血人群的体格及血液检查 5、提高输血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 6、献血者尽量到血站去献血,禁止血液买卖行为,降低人群中病毒的阳 性率,如加紧毒品的管制 7、大力提倡用一次性注射器等器具 8、鼓励重复献血人群6、 成分输血的优点避免循环超负荷、降低有害代谢物质、浓缩所需的成分至有效的水平、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危险、最大限度地利用捐献的血液7、 简述溶血、发热反应的发生原因?种类特点溶血反应:1)输入异型血:即供血者与病人AB0血型不符而造成的溶血,一般反应迅速,症状发生快,后果也较严重;2)输入变质血:

11、输血前红细胞已被破坏,发生溶解变质,3)Rh血型不合所致溶血:Rh阴性的病人首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不会发生溶血反应,仅在血清中产生抗体,当再次输入Rh阳性的血液时,才会发生溶血反应,一般发生在输血后几小时至几天,且反应较慢,症状较轻。发热反应:1)致热源:一般指引起发热反应的各种微量物质 、2)免疫反应:大多数发热反应与多次输入不相合的白细胞、血小板有关。8、 严重创伤时的输血原则和输血量输血原则:合理搭配成分输血,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1首先补充血容量以以维持组织灌注和供氧 2治疗失血原因,纠正凝血紊乱,控制出血 3根据出血情况选择合适的成分输血:扩容可选择代血浆、止血、 输晶体盐红细胞或

12、全血。输注剂量:全血=体重0.7预计增加Hct200(0.7为系数因为成人血容量约占体重的7%,200,1单位全血为200ml,预计增加:预计血红蛋白值-现有血红蛋白值。)9、 红细胞输注的适应症及输注指征适应症:1、血液携氧活力:任何原因的慢性贫血:包括营养不良性贫血、再障MDS、白血病、肿瘤放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引起。 溶血性贫血:先天性、疫性、继发性贫血:肾病、胶原病、感染、恶性肿瘤、肝病等,均可输注浓缩红细胞。2、急性失血(产后大出血、消化道出血、鼻出血、肾出血、外伤失血等)和手术治疗可用代血浆或晶体盐红细胞。输血指征:Hct30%、Hb 100g/L,有贫血症状。当急性大出血时,

13、循环血容量迅速减少,出现失血性休克,要在补充血容量的同时,考虑输血。10、 现代输血的概念,你对公民义务献血有何认识输血:它是指将人类某一个体的血液或血液成分输给另外一个个体的过程,输血包括全血输注和成分输注。11、 恰当的交叉配血实验已经可以保证患者输血安全,请简述为什么还要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选实验原因:自身对照试验阴性表示受血者体内含有不规则抗体,需要对受血者血清进行抗体特异性鉴定同时对供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抗原鉴定,需选择抗原阴性的血液重新做交叉配血试验,若自身对照试验阳性,则受血者血清中含有不规则抗体或同时含有自身抗体,如果不做自身抗体的帅选试验,即使交叉配血成功,而供血者标本中有可能

14、含有针对不规则抗体的抗原,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最后不能保证输血安全。13、 简述ABO血型的特性是什么在 ABO 血型中,红细胞表面可以同时有这两种抗原,或有一种,或没有。细胞上只有 A 抗 原的称 A 型,只有 B 抗原的称 B 型,细胞上同时有 A 和 B 抗原的称 AB 型,而缺乏 A、B 抗 原的称 O 型。同样,在血清有两种不同的抗体,一种只与带有 A 抗原细胞反应并使之产 生凝集的称抗 A。另一种以同样方法只与带有 B 抗原细胞的被称为抗 B。因此血清中抗 A 和抗 B 的存在与否取决于红细胞上是否有 AB 抗原,红细胞上有 A 抗原的 A 型血清中有 抗 B。红细胞上有 B 抗原的

15、 B 型血清中有抗 A。红细胞上有 A 和 B 抗原的 AB 型血清中 无抗 A 和抗 B。红细胞上无 A 和 B 抗原的 O 型血清中有抗 A 和抗 B14、 全血输注的适应症和相对禁忌症有哪些适应症:血容量不足且有进行性出血的急性大量失血病人可以考虑输注部分全血。全血能同时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和补充血容量,但临床适用全血的情况并不多见。禁忌症: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病人。低血容量已被纠正的急性贫血病人。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的贫血病人。老年人、婴幼儿及慢性病体质弱者。需要长期和反复输血的病人。以往输血或多次妊娠已产生白细胞抗体的病人。对于血浆蛋白过敏并产生相应抗体的病人。可能施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病人等。15、 为什么说O型全血不是万能因为虽然 O 型红细胞没有 A 抗原和 B 抗原 9 可以输注给 A 型、B 型或 AB 型患者,但在 O 型全血的血浆中存在大量的抗 A 和抗 B 抗体,可以导致 A 型、 型或 AB 型患者的红细胞 B 破坏,引起溶血。因此 O 型全血不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